世界足联公认五大球王(谁说华人没有球王)

原创作者丨历史穿山乙(皇帝说史特约作者)

巴西的贝利、德国的贝肯鲍尔、阿根廷的阿尔弗雷多•迪•斯蒂法诺、匈牙利普斯卡什,这一个个响亮的球星,相信只要是稍稍爱好足球的朋友对他们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跟他们并列称为“世界五大球星”的人是谁?不是拉美人,不是欧洲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华人——李惠堂!

1976年联邦德国评选出“世界五大球王”,李惠堂名列其中,他成为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

世界足联公认五大球王(谁说华人没有球王)(1)

广大的中国球迷朋友对中国足球总有种怒其不争的哀怨,却很少有人想到,曾经有这样一个中国人,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进球超过一千个的五大巨星之一。他在各项职业比赛中射入1860个进球,当之无愧地,他是中国足球的骄傲!

李惠堂祖籍广东五华,1905年出生在香港,当时还是清朝光绪年间。四岁时随着父母回到了五华老家居住。李惠堂自幼就喜欢足球,他把自家的狗洞当成球门来练习射门。家里唯一的足球被他踢坏了,他就摘下自己家门口的柚子树上的柚子当球踢,柚子摘完了,他又用家里废弃的布条扎成了步团当球来踢。到他16岁时候,他又考入了香港的皇仁书院,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足球训练。那时候的他就已经球技过人,有一次他一人从后场带球,连过四五个防守队员,一直把球带入对方禁区,起脚怒射,球挂死角而入。

1925年,李惠堂来到上海,参加了上海乐华足球队,他决心跟外国的强队较量一番。第二年在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上,他带领球队以四比一击败了曾经蝉联九次冠军的强队英国猎克斯队,此次胜利让诸多的洋人对中国足球刮目相看,要知道那时候国际上充斥着对中国“东亚病夫”的蔑称。对中国人的足球能力,国际上一向是抱着瞧不起的态度。

随着李惠堂在各种国内国际比赛上炫目表现,他也被国人誉为一代球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能跟一代京剧大师齐名,也可见当时李惠堂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了。

入选国家队的李惠堂先后四次带领中国队取得了远东运动会足球赛的冠军。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困难,难以拿出资金支持李惠堂带领的中国队前去比赛。但是李惠堂不想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他带领球队提前两个月出发,靠沿途参加足球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一路上经历了27场比赛的队员们到达柏林时,已经是筋疲力尽。这也导致了他们奥运会首轮就零比二不敌英国队,早早出局。

世界足联公认五大球王(谁说华人没有球王)(2)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李惠堂伤愈归来,出现在了香港赈济内地的义赛的球场上。1941年香港沦陷,当时南京的汪伪政权给李惠堂致电,邀请他到南京和东北各地巡演足球赛,并要求他来主持南京的体育事务。李惠堂有一颗爱国心,他不想为汪精卫政权效力,于是想来想去,只好走为上计。

李惠堂带领家小以去澳门访问为借口,逃回了广东老家。回到老家的他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李惠堂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举办了多场的足球义赛,把募捐所得全部捐给了救灾、慰劳抗战伤病官兵上。

1947年,42岁的李惠堂挂靴退役。新中国成立后,贺龙元帅曾经曾经写信邀请他做中国男足国家队的教练,可惜种种原因并未成行。1965年他当选国际足联副主席,坐到了华人在国际足联上获得的最高职位。1976年联邦德国的足球杂志将他评选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李惠堂在香港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李惠堂,他是中国足球的骄傲,他精湛的脚法,他的爱国情操,他的体育道德(他足球比赛生涯中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处罚)都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中国足球真的要想崛起,就要好好学习李惠堂的球技以及球技之外的很多很多优秀品德……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 hdshuosh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