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

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1)

02:10

视频编辑 李思洁(02:10)

“本来上了一天班有些昏昏沉沉,打了半节课的拳,整个人都精神了。”在虹口区精武体育总会上了第一节课,女学员谢峻伟“感觉良好”。9月19日晚,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正式开课。此次市民夜校首次覆盖上海全部16个区,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教学。据统计,今年秋季班在市群艺馆总校外,设立了20个分校和55个教学点,开设168门课程。其中,线上直播课程22门,线下互动课程146门。

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2)

上海大世界分校开设的声乐合唱训练课

市民家门口的艺术学校

为填补中青年艺术普及教育的空白,2016年,上海市群艺馆开办市民艺术夜校,主要面向18-55岁的“上班族”。12次课程500元的亲民价格、拥有闪光资历的专业老师,让市民艺术夜校一推出就受到喜爱艺术的中青年人的热捧,热门课程一位难求,几度“火”上热搜。6年多时间里,市民夜校课程一直在增加,校区也不断拓展,成为上海市民家门口的艺术学校。

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3)

樱花谷驿站外滩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教学点开设的美妆课

今年的市民艺术夜校继续以总分校模式推进,将中青年美育注入到更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除了原有的文化馆分馆、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点位,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公服中心、党群服务站、专业院团、民办专业机构、商圈楼宇、企业园区等空间都成为教学点,为市民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服务场所。

秋季班课程中增添了不少各地生活中的非遗项目,希望以此推动非遗在中青年中的传承。市民在夜校共度的时光,时尚与传统文化交叠,各区都拿出十八般武艺,将最好的地域文化通过夜校传播给广大市民。

精武迷踪拳是这期市民夜校最快被抢空的课程之一。精武武术是虹口区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今年秋季班首次加入市民艺术夜校,开出了“精武迷踪拳”课程。

提到精武武术,霍元甲的名字无人不知。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让这门历史悠久的武术沾染几分传奇色彩和爱国色彩。而精武总会教授的精武迷踪拳是精武武术几百个拳种之中最有特色的拳术。

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4)

学员练习迷踪拳

来自市民夜校的学员大多是奔着霍元甲和中国武术而来,不缺乏热情,却有不少是零基础。对此,班级特别设立了微信群,方便学员和老师随时交流,教练许斌还录制了招式视频,便于学员课后展开练习。

“学习精武迷踪拳,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更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许斌认为学习这套拳术,零基础不要紧,重要的是学员要对中国武术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崇高信仰。

上海市艺术培训机构有多少(线下课程价格更亲民)(5)

许斌教练演示迷踪拳

“希望大家一方面传承优秀的非遗传统,一方面学会、练好迷踪拳。”精武总会副秘书长、副总教练方婷介绍,上海精武总会传承的是霍元甲改良的72式霍氏迷踪拳,套路太长,学起来有难度。为推广迷踪拳,精武总会选择72式霍氏迷踪拳的前27式重新编制,“这套新编的迷踪拳动作朴实,攻防技术强,既有健身价值,又能防身。”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报名的25位学生中,有20名是女生。“上了一会课,就有热血沸腾的感觉。”谢峻伟在首堂课上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武术独有的“精气神”,“老师首先教的就是‘抱拳礼’,中国武术还是以礼为主、尊师重道,进入状态后,整个人的精神一下就提起来了。” 谢峻伟住在虹口区,发现市民夜校开设了精武迷踪拳课程后,她一下就想到了霍元甲,立刻感兴趣地报名了。

宝山区把夜校开进了首个科创与文创相结合的个性化定制新型活力园区——智慧湾科创园区。这里曾先后举办宝山城市未来艺术节、国庆系列音乐会等,也落户多位艺术名家的工作室,文化艺术在园区蔓延生根。因此,宝山区文化馆精心选取了“尤克里里”课程在此教学,希望用别样的音乐为科创发展赋能。

工作在智慧湾科创园的小张得知后,就兴奋不已:“这把尤克里里我已经买了两年了,但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机会学习,宝山市民夜校太给力了,把课程开到我们身边,我和同事们都打算要抢一抢名额,争取年底可以秀上一把。”园区负责人对此也非常支持,“这不仅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艺术的熏陶,更为园区、为科创建设发展提升了文化气质”。

线上课程同步开设

今年市民夜校春季班课程受疫情影响推迟了3个月后,改在线上举行。进行初次尝试后,秋季班将线上课引入了常规课程模式。各分校均开设线上直播、线下现场教学两类课程,其中线上直播课程将针对长三角市民进行招生,同时线下教学均考虑可随情况之变随时转为线上直播课。与线下课相比,线上课程受时空限制更少,且12节课300元的价格更为亲民。

“为了给学员提供良好的线上体验、探索线上艺术课程的合适模式,我们进行了大量调研和梳理。” 宝山区文化馆负责人姚砚介绍,他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线上,比如木艺、陶艺等对设备有较高要求,乐器类也更适合面授。

因此,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筛选,逐一听了各位老师的试讲,最后确定了形体芭蕾课程在线上开课,并简化报名流程,课程设置也要更加符合“80后、90后”作息规律,希望让更多人共享这个艺术课程,分享美好体验。

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则开设了线上超轻粘土创意手作课程。授课的徐时欢老师作为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手乐”栏目特聘手作老师,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捏塑技艺,推出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学习四史系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成语故事》系列等都与时俱进,深受年轻群体喜爱。

家住浦东新区的陈女士也跨区报名参加了本次“超轻粘土创意手作课程”。她说,线上课打破了区域的限制,在家就可以参与其中更为便捷,而且还可以让小朋友甚至是全家一起学习,“300元12节课的性价比实在是高!”

“在秋季班开始前,我们专门提醒了各分校教学点,一定要从入门把关,严格遵守防疫措施。一些课程在征求学员同意后,也转为了线上课程。” 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表示,此次秋季班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既是防疫措施下的“新举措”,也扩大了市民艺术夜校的服务半径。长三角甚至更远地方的居民,都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参与到市民艺术夜校之中。除了需要报名付费的课程,市群艺馆还通过上海数字文化馆平台,在线上推出40门免费课程供市民学习,“预计今年市民艺术夜校的学员人数将超过15000名,实现了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夜校的整体目标。”

“市民艺术夜校是提升市民美育的重要抓手。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让更多市民学会一门美学技能,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提升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吴鹏宏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