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御心四术阅后即焚(早先的儒)

儒,承载着“仁”,宣言着“礼”,经过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清扫,又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兴起,经受住了两千多年百家文化的冲击,抗住了历朝历代各种思想的批判,他始终挺起着脊梁,承载住了文明的变迁,在华夏人的心中,屹立不倒。没有儒学,中华文明肯定是另一番模样。

然而,历史没有重来,也不会有假如。在儒学早已变成国学的今天,他依然对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命运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鬼谷子御心四术阅后即焚(早先的儒)(1)

饮水思源,在儒学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步履维艰。最早的“儒”出自于孔子之口,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对子夏说:“女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劝诫子夏一定要做个君子一样的儒者,不要成为小人那样的儒者。但在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来,在孔子的时代,已经有了“儒”的存在,只是比较杂乱,还没有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世界观。

《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也,从需。”也就是说儒,偏旁是需,代表着柔弱,也是对术士的一种称谓。但儒又为何会把需作为一个偏旁,代表着柔弱的意思呢?

与祭祀相关

在文明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祖先或者神的崇拜,是每个民族的必然。周武王打败商纣,建立西周,并沿用殷商的制度开始,直到春秋时期,一直都处于旧的殷商文化与西周文化相互碰撞,直到被同化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开始的时候,原先的殷商贵族被打败作为俘虏,被周朝的贵族收为奴隶,也有一部分亲近周朝的贵族被分封,建立宋国。在刚成为奴隶的时候,殷商遗民大都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部分知识分子便脱颖而出,成为贵族身边的家庭教师,指导着周代新贵的知识与礼仪,尤其是祭祀。无论是这个时候的贵族还是平民,处于蒙昧的边缘,祭祀便成了他们最重要的礼仪,直到现在都还有着深刻的影响。刚好在这新旧时代冲突的年代,一部分掌握着殷商祭祀礼仪的人,流落到了民间。就在这几百年间,殷商文化终于征服了西周的上上下下。

至此,便有了人之需,当然,这个需是祭祀方面的需。于是,这部分不事生产,却掌握着祭祀礼仪的人们,便成了儒。

鬼谷子御心四术阅后即焚(早先的儒)(2)

贫穷的生活

针对当时儒者的生活,在《墨子*非儒》中就有一篇到当时儒者的生活。大意是这些儒编制繁杂的礼仪,长久的守丧和虚假的哀悼来欺骗他们的亲人,他们自己本来就穷的不行了,还摆着很高的架子,好吃懒做,以致经常有冷又饿。他们和乞丐没什么区别,像老鼠一样贪吃,像羚羊一样好怒,像野猪一样走路。有见识的人笑话他,他就说别人是无知的人,怎么会知道良儒呢?他们春夏都在向人乞讨。等到秋天五谷都已收割了的时候,就寻找大户人家的丧事去帮忙,甚至全家都赶着去吃饱喝足帮,帮个几家也就够了。这种人借他人的财产来满足自己,富人家有了丧事,他们就很高兴,喜道:“衣食的机会来了!

鬼谷子御心四术阅后即焚(早先的儒)(3)

可以看出,早期的儒具有很明显的特点,贫穷还十分的倨傲。早期的儒,作为殷商时期的遗民,生活本就不好过,也不愿自己进行生产。在《墨子*非儒》中就有描写到当时儒的生活“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吃懒做,经常是又冷又饿。

在这里,墨子和儒学本来就是对立的关系,他的话也不能全部相信。但在战国后期荀子也说到这些儒,有部分人是“呼先王以欺愚者,而求衣食焉”,说的也是早期的儒者,嘴里喊着过去殷商时期辉煌的历史,用来欺骗一些蠢笨的人,求来一些衣服穿和饭食吃。无论在墨子刻意中伤的描述,还是荀子的自辩中,都可以看出来,早期的儒,都是自己不去生产的,都靠着给人们做一些祭祀的礼仪,或者讲述先王的辉煌,作为存活的根本,可以说是十分的贫穷。

虽然这写儒是什么分贫穷,但是他们还是有着非常崇高的社会地位。就像是孔子,鲁国的国君都要向他来请教礼。

柔道的人生观

能作为儒的必定是有着很不错的知识水平,对礼有着一定的了解的一群人,可以说是殷商时期士的阶层了。但在周朝的统治中,殷商这些士族就像胡适说的那样,作为被统治的阶层,早已习惯了不抵抗,但心中坚持自己的礼的那种彬彬有礼的形象,忍辱负重的前行,所以得到了一个儒的称呼。

鬼谷子御心四术阅后即焚(早先的儒)(4)

就如作为殷商遗民统治下的宋国,正考父就曾经留下了一个鼎铭,作为殷商遗民的训诫:“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大意是第一次我是弯着腰接受命令的,第二次是鞠躬接受命令,第三次我是趴在地上接受命令的,扶着墙行走,也没有人是我敢欺负侮辱的。我就靠着这个吃饭,用来养活我的家人。

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儒者们又有着这样的训诫,为了活着,只能是养成这种柔道的不抵抗的人生观。

小结

按着以上这些说法,早期的儒,却是是和弱脱不了干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