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

作为图腾来说,龙的形象在长久的历史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龙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帝王专用的图腾,而普通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条件使用的,可以这样说,龙在过去并不是民族的图腾,而是帝王一个人的图腾。那么我们普通百姓能够使用的龙图腾在那里呢?那就是“龙生九子”。

龙生九子是国人极具有智慧的一个创造。和高高在上的母亲不同,这九个龙子显得是那么的亲切和可爱,他们或立于屋檐为主人避火,或伏与桥头镇水,或于刑狱上维持礼法,或于大钟上长吟……在不同的领域展示这他们的才能。而且他们极具自己的喜好和个性,喜音乐的囚牛,喜杀戮的睚眦,喜登高的嘲风,喜平安的椒图……可以说,龙子们一方面寄托了百姓对于龙图腾的景仰和希翼,一方面又融入了他们实实在在的需求。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的历史上,龙子才是最为普遍和具有代表性的龙文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作为门环的椒图,陀碑的赑屃,武器上的睚眦,钟上的蒲牢,琴上的囚牛,桥边的蚣蝮,屋檐上的螭吻和嘲风,佑财的貔貅,香炉上的狻猊,衙门里的狴犴……。

这些形形色色的龙子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活生生的在我们的历史文化中遨游起舞,他们不属于冰冷皇宫里的那位寡人,他们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民族的龙图腾。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中,很少有那个民族把图腾文化创造的如此多样化和世俗化,也很少有那个民族能够创造出如此丰富的图腾系列。这么优秀而具有历史内涵的创意,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展,那将是我们的无能和无知。

但是在现在,龙子文化对于普通人却非常陌生,它们附着的文化内涵也被大家所遗忘。不要说外国人。就连中国人自己很多也不知道龙生九子的寓意和形象。这种文化逐渐消亡的痛苦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国家。

龙文化没落的根源在于我们文化传承形式的缺乏。“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圣人的一句话使中国的神怪文化被打入了冷宫。而随之造成的结果是艺术家对这种形式的极大蔑视和我们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禁锢。和国外不同,龙文化在我国是由工匠继承和发展的,而国外是由艺术家来传承和发扬。工匠的艺术层次决定了他们创新和表达效果的有限。所以我们很悲哀的看到,龙的形象没有走出历史的禁锢,没能够飞翔在我们现在的天空上。

龙文化除了是我们的图腾以外,也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幻想艺术的最高作品。幻想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哈利波特、魔兽世界、指环王、传奇、变形金刚、……等等。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

我们的图腾能够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龙图腾从诞生到发展本生就是无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凝聚结晶,而龙生九子则是把这种创造发挥到了极致。她所缺乏的仅仅是适合于这个时代的改变与包装。如果我们的龙能够具有现代的审美形式,那么她的生命力不仅仅将影响中国人,她必将影响世界。

1、囚牛(qiúniú),龙生九子之一,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

2、睚眦(拼音:Yázì),龙生九子之一,龙身豺首,性刚烈,最是好杀嗜杀好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这样,这位模样像豺一样的龙子出现在刀柄刀鞘上就很自然了。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2)

3、狴犴(拼音:Bì'àn),又名宪章,形似虎,龙生九子之一。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囚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每当衙门长官坐堂,行政长官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3)

4、狻猊(拼音:Suānní),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4)

5、饕餮(拼音:taotie)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5)

6、椒图(jiāotú)形状像螺蚌,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这是一个实用性和寓意都非常有意思的龙子。但可惜的是我们只在大门上看过它的头部造型,而且头部造型也相似于传统狮子的造型,我的设计尽量还原椒图文字中的描述。对于蚌壳的装饰和处理结合了螺蚌的共同特点。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6)

7、赑屃(拼音:Bìxì),又名龟趺、霸下、填下,龙生九子之长,貌似龟,有齿,力大,好负重。其背亦负以重物,在石碑下的石龟为其形象。 赑屃的造型是比较多见的,许多庙宇宫殿都可以看到这个传说中的龙子。基本上是一个龟的造型。龙和龟的组合在远古就有记载。三海经中就有龙龟的记载,而传说中的玄武和赑屃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拆除北京旧城墙时,在东便门和西便门的城墙下各发现半个*屃,因此有*屃驮着北京城之说。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7)

8、螭吻,又叫鸱尾、鸱吻(拼音,Chīwěn、Chīwěi、Chīwěn),龙生九子之一,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鸱尾到底是一种鸟还是传说中海上的鲸鱼没有确定的说法。 也叫好望。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8)

9、貔貅(拼音:pixiu),貔貅由于其寓意被现代人所推崇,所以这个龙子的造型是非常常见的。只是造型不够精美,落后于人们的审美而已。我在处理貔貅的时候对其的每一个结构都进行了细化,在符合貔貅传统造型的基础上,是之更精美和独特。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9)

因为“龙生九子”的版本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出入,下面在介绍一些其他版本中有的“龙子”

嘲风(chaofeng),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嘲风的安置,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规格严整又富于变化,达到庄重与生动的和谐,宏伟与精巧的统一,它使高耸的殿堂平添一层神秘气氛。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0)

蒲牢(pulao),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1)

趴蝮: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好水者,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被雕成桥柱、建筑上滴水的兽形,是古桥的守护神。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2)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3)

神话里龙生九子(传说龙生九子)(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