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

首部闵行简史《本来闵行》近日举行新书发布,该书用简朴的语言对闵行人文历史特色亮点作生动描述,选配大量珍贵老照片和原创视频,全景再现闵行的历史发展轨迹,被认为“深刻勾勒出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精要”。闵行区融媒体中心图文并茂连载发布,辅以精心制作的音频节目,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阅读体验,温润心灵,抚慰乡愁。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开启了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光明和复兴的伟大征程。地处上海近郊的闵行,同样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书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历史华章。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抚今追昔,是不能忘却的纪念。

星星之火 照耀春申

20世纪20至40年代,在那个内忧外患、风雨诡谲的时代背景下,上海县的中国共产党组织活动与上海城区及周边郊县交集密切,发挥了独特作用,形成多个联络点、根据地、交通线。地下党员的主体是年轻人,很多人以教师职业作掩护,以学校为联络点,组织读书会、联谊会活动,办夜校、编刊物宣传革命,培养新兴力量。部分地区建立了武装队伍,开展锄奸、袭击、反霸斗争和游击战。

早在1925年,上海县境内的蒲松市(现在的新泾地区)有两名党员在虞姬墩组织“农民进德会”,又在北新泾领导青年组织“励学会”。次年3月,中共赵巷农民支部成立,属中共法租界部委领导。

1928年,县境内新龙华到闵行一带,建立了三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党员20余人(一说40人),组织3个农民会,会员约150名。发动农民暴动,同土豪劣绅作斗争。暴动失败后,组织溃散,党的活动也中断。

1932年起,七宝地区的中共地下党活动十分活跃,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带领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这一时期,中共地下党在新泾地区创办了“晨更工学团”,产生过重大影响,1934年春被国民党查封破坏。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继而上海沦为孤岛。上海县境内地下党员分布于虹桥、龙华、漕河泾、七宝、莘庄、颛桥、杜行、陈行、中心河等地区,分别属于上海党组织(中共江苏省委所属的“郊区工委”“工委”“教委”等)和浙东党组织(浦东属中共浦东工委,浦西属中共青浦工委,两者同属中共淞沪地委,地委属中共浙东区委领导)。组织坚持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火种。战功赫赫的淞沪支队活跃在上海县境内大显神威,令日伪势力闻风丧胆。1945年9月,淞沪支队北撤,本地区尚有36名党员留下来坚持斗争。

抗战胜利后,县境内党的领导机构有中共龙华分区委、中共新泾分区委和中共淞沪工委,分别属中共上海市委和“外县工作委员会”领导。至解放时,龙华、新泾两分区委系统共有中共党员238名,分布于龙华、漕河泾、虹桥、七宝、梅陇、诸翟、华漕、大金更、周家桥等地;淞沪工委系统在境内有党员17名,分布于莘庄、颛桥、杜行、陈行、中心河等地。

炮声隆隆 闵行新生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占领南京。随后各部多路疾进上海,沿太湖南北走廊发起解放上海战役。

上海战役打响前夕,闵行区境内的中共地下党(中共龙华、新泾区委)组织力量,实地观察地形,掌握道路、桥梁、河道等情况,绘制成地图,收集国民党驻军番号、兵员数量、武器装备和义务警察编制、人员数量和动态写成情报一并转交解放军。上海战役外围打响后,中共龙华区委组织起一支50多人的向导队伍,分别派往青浦、松江泗泾等地,配合部队作战。

5月11日,解放军分东西两路向上海市区挺近,揭开上海战役帷幕。东线兵团沿沪杭铁路、黄浦江及海岸线长途疾进,金山、奉贤、松江分别解放。

奉贤县治南桥解放后,解放军直逼与黄浦江隔江相望的闵行镇(现江川地区)。5月14日上午,国民党军队分别炸毁了黄浦江南北(西渡和闵行)两个轮渡码头。下午3时,解放军在南岸乘坐一艘木船渡江驶向北岸的通用机器厂闵行制造厂,在厂内护厂队员的协助下,占领厂区,继而收缴了闵行镇保安队和警察局的全部枪支弹药。5时,汇集在闵行汽车站由闵行工商界和文教界人士组成的“闵行人民会”和广大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宣告闵行镇解放。

松江县治松江城于5月13日解放,解放军沿北松公路向东疾进,14日占领马桥集镇。国民党驻上海县治北桥部队炸毁了位于北桥俞塘河上的沪闵路大桥和放鹤桥后向北往上海市区溃逃。15日凌晨,解放军占领国民党上海县政府大楼。上海县治北桥镇解放。

5月15日晚,解放军进驻颛桥集镇,并露宿街头。次日,在颛桥中心小学内召开军民大会,宣告颛桥地区解放。同日,曹行地区解放。

沿沪杭铁路向上海挺进的解放军部队5月14日解放松江泗泾后,抵达今华漕镇政府所在地诸翟。5月15日,解放军某部到达莘庄镇,莘庄解放。

5月16日夜,解放军第27军第80师前哨部队潜入浦西外围阵地七宝镇前沿阵地,并于19日0时25分,发起攻击。在七宝漕宝路七号桥一带,国民党凭借钢筋水泥的巨型碉堡和大量子堡作为防御体系,负隅顽抗,战斗十分激烈。

5月21至23日,解放军第27军第81师派出一个营的兵力连续向七号桥碉堡发起攻击,激战三昼夜,终于攻克守军防线,打开了进军上海市区的大门。有37名解放军指战员为解放七宝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1)

5月15日,进军浦东地区的解放军占领鲁汇、杜行,16日从召稼楼、杜行向陈行挺进,是日,陈行地区解放。

5月24日,解放军又分别击溃虹桥、梅陇地区的国民党军队。至此,闵行区境内全境解放。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2)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闵行区境示意图(1949年5月14-24日)

早在4月中旬,根据上级决定,山东滨北地区南下干部在行军途中于苏北平潮建立中共上海县委,委员6人。南下到松江,增至8人。于5月19日正式进驻北桥镇,宣告上海县人民政府成立。

红色资源 发掘保护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财富,也是开发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保护和发掘红色资源的意识不断加强,闵行区针对一些遗址、旧址、纪念地等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和利用。

闵行区烈士陵园

为纪念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牺牲在闵行地区的革命先烈、颂扬他们的历史功绩而建造,陵园设有祭扫广场、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和烈士墓区。在本地区出生或本地区战斗过的烈士沈干城、赵季昌、严同宇、赵铎心、曹仁寿等共计400余位,安葬于该陵园的有180余位。

地址:闵行区临春路388号

七号桥碉堡遗址

解放战争时,解放军进军上海市中心区途中在这里与国民党守军展开激战。属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地址:闵行区漕宝路2001号

顾振烈士纪念馆

顾振烈士纪念馆于2016年4月1日清明前夕正式开馆。展馆通过追求理想、坚守信仰、智勇抗敌、薪火相传四个部分讲述了成功发动召稼楼起义的革命烈士顾振的一生。

地址:闵行区沈杜公路2059号召稼楼礼园内

七宝镇明强小学

七宝镇明强小学创办于1905年。1928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七宝地区第一个地下党组织。作为七宝地区地下党长期活动的据点,走在创办进步刊物,搜集敌人军事情报的前线,尤其在上海全境解放时作出过重要贡献。

地址:闵行区新镇路1050号

苏浙别动队华漕抗日遗址

1937年七七事变后,9月中旬,苏浙别动队第一支队第三大队(内分三个中队)正式成立,这是抗战初期我党在上海直接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10月20日晚,三大队接到支队部命令,连夜开赴华漕前线,接替胡宗南部在苏州河南岸500米长的防线。次日拂晓,二、三中队驻营地休息(原唐祖庙今华漕镇社区学校周边地区),遭到敌机突然袭击,大部分队员牺牲。

地址:闵行区华漕镇北街17号

抗日阵亡将士墓地

1937年11月11日夜,国民党陆军某部在北松公路北桥段与日军发生遭遇战,伤亡500余人,遗体由普慈疗养院(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就地掩埋。2015年5月,闵行区在此立“抗战英烈纪念碑”,2016年9月5日公布抗日阵亡将士墓地为文物保护点。

地址:闵行区北松公路151号附近

三丫叉侵华日军杀人塘遗址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沦陷。同年11月12日深夜,日军将前往市区贩米的当地百姓及过路者30人枪杀。因先后杀害平民百余人,后被称为三丫叉杀人塘。1996年4月,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并立“三丫叉遇难同胞纪念碑”。

地址:闵行区北翟路3711号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3)

文字:吴玉林

制作:刘帆

播讲:陆缨

实习编辑:施雨

出品: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闵行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4)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5)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6)

不能忘却的纪念意思(不能忘却的纪念)(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