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设置(如何面向00后开设大学写作课)
日前受邀参加了一个关于大学写作课程的专业研讨会准备PPT时不完全统计了一下,本校涉及写作这一主题或直接以“写作”为名的本科生课程(对于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全校层面普遍开设还是各学院自行开设,都是一个标准设置),主要存在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这三者开设写作课程都是因为专业设置的需要仅有极少数学院开设有《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一类针对性课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写作课程设置?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写作课程设置
日前受邀参加了一个关于大学写作课程的专业研讨会。准备PPT时不完全统计了一下,本校涉及写作这一主题或直接以“写作”为名的本科生课程(对于研究生教育,无论是全校层面普遍开设还是各学院自行开设,都是一个标准设置),主要存在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这三者开设写作课程都是因为专业设置的需要。仅有极少数学院开设有《学术论文规范与写作》一类针对性课程。
前述研讨会不无现实针对性。它所对应的现状或许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不少专业学院可能在潜意识中认为写作属于个人技巧或禀赋,至少在大学阶段、在教学课时安排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无须或无法另行专门安排。那么涉及本科生的学术写作,除了分散化的课程论文和面向本科生的创新训练项目,往往就只能依赖于大四时专业教师的个别指导。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文科学院开设的写作类通识选修课程,在客观上就不得不承担面向本科生的学术写作普及与训练的部分功能。本文试结合亲身曾参与过的一门《阅读与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谈一些思考。
教学对象的思想特点与表达习惯
学情分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当我们多年前讲00后一代新人是互联网原住民的时候,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意味着从思想观念到技术使用的习惯上,都给我们的写作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互联网时代叠加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浪潮,更猛烈地消解文字表达的严肃性与我们对于“书写”的敬畏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来说,似乎显得不是那么有共鸣了。他们习惯于读屏时代、读图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和视觉冲击,更易于和习惯于进行140个字的碎片化表达。最近大家热议的不少“互联网黑话”——钱要叫“米”、直播间要叫“啵啵间”、死要用“s”替代,这些固然有其特殊原因,但如果没有这些年来比较倾向于“圈地自萌”的二次元亚文化的一拍即合,恐怕很多梗、很多新话也不会那么快的畅行无阻,以至于出现所谓“中文已死”的担忧。年轻人这样不加拒绝地快速接受一套又一套未必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话语体系,正是哲学家马尔库塞所描摹的丧失了自反性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状态。
对于“写作”的轻视,导致真正下笔的时候会极为慵懒随意、过度放松,养成一种不经意间的错漏。表达的语病、句读的断裂、格式的奇葩、意识流翻滚,造成各种言不及义、离题万里。这些年参与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的过程中,阅读准大学生的个人表格中500个字的自我介绍,以及每年阅读学生的大量课程论文,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存在上述通病。
此外,还存在一个学科因素的影响。部分应用性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致用性要求和强调,使得相对于经典阅读而言,似乎更为重视前沿论文的阅读。临阵磨枪、专注于技巧层面的论文工作坊,对本科生学术写作素养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内容的功能定位与结构安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哈佛大学将“清晰而明白地写作”列为合格本科生的五项要求之首。我们对本科生的写作教育,应当使他们具有使用日常的、有教养的语言进行说理表达的能力。
我们应当使学生形成三种意识:一是自我意识,所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情发于中,言无所择”。二是问题意识,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三是对象意识,白居易作诗追求的“老妪能解”提示我们,说话是本能,写作则是非自然的,口头与书面毕竟是两个系统,但我们要最大化地追求通俗易懂。我们应当使学生避免两个陷阱:一是“知识的诅咒”——好人写“烂文章”,专家不说“人话”;二是“表达的平庸”——口语化不是口水化,清晰流畅是超越时代的标准。
应当像爱因斯坦那样,作大师级的科普与传播,用初等数学知识就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表达清楚。有理说不出,照样不能走遍天下。讲不出因果性、所以然,以学科门槛作为借口,损害的是科学的尊严和声誉,体现的则是自己表达能力的欠缺。凡事必须要按照人类理智的基本规则讲清楚讲明白,才能够服人。
基于上述考虑,面向本科生的大学写作课程所指的写作,应当定位在基于逻辑和证据的说理写作、学术写作,旨在训练学生能够就一个话题正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会寻找强有力的论据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课程应当着力于协助学生建立一般性的知识架构,了解目录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认识论等涉及一般知识素养形成的跨学科内容。其写作训练定位为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非虚构写作、逻辑性写作、说理写作及一般学术文章写作,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其阅读训练定位为面向学生择要介绍中西方文、史、哲、社等各领域的经典著作。进而,结合一些知名学者的具体案例,介绍阅读和学习这些经典的基本方法和可靠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对经典著作的基本认识,掌握学习经典的基本方法。再通过读后感、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的形式,让学生将所学付诸写作,由授课教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针对性写作指导。
面向未来,必须充分认识到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日积月累、多写多练、持久投入方能收到实效的过程,必须将本科生写作课程设计进一步完善。要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必须辅之以小班化教学,还需要更多地与教师在课上课下沟通互动。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阅读训练强度,增强写作训练的操作性,进行更具研讨式教学情境的小班化教学。在未来各学科、各学院可能普遍开设专业写作与文献研读相关选修课或通识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保有和升级课程特色优势,聚焦本科生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的普遍性提升,实现错位发展。(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许革,张彦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