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轼一生坎坷(把刘禹锡和苏轼一对比)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所谓自信和豁达,与其说是一种天性,不如说是一种选择。
01大唐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
那一年,他21岁。
中举的士子们到大慈恩寺题诗留名,站在刘禹锡前面的青年,身形瘦削,他在题诗后留下自己的名字:柳宗元。
刘禹锡上前打招呼:“我乃中山靖王之后……”
没错,这就是刘禹锡的开场白,跟几百年前的刘备是一样的。
刘禹锡和柳宗元成了好朋友。
264年后,大宋嘉佑二年(1057年),北宋科举考试,主考官欧阳修拿起一份试卷交给阅卷官员传阅,众人纷纷称赞:这是妥妥的状元之才。
欧阳修捻须思索, 自己的学生曾巩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如果这文章是他所写,我作为主考官,给他定为第一……
为了避嫌,欧阳修大笔一挥,评了第二名。
结果,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四川来的瓜娃子苏轼。
那一年,他20岁。
苏轼在文中写到:“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和副考官梅尧臣感叹其中文采,却不知道这几句话出自何处。
等到苏轼前来谒谢,欧、梅二人就提出疑问,结果苏轼回答:“何必知道出处!”(潜台词是:是我临时编的)。
欧阳修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他预言说:“此子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在当时看来,无论是刘禹锡,还是苏轼,他们都应该前程远大。
但是,在命运给予的礼物背后,都暗中标好了价格,那些闪耀着光彩的人物,必然要经历艰辛磨难。
所以《大学》里说:
诗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02大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登基,史称唐顺宗。
顺宗皇帝身残志坚,虽然卧床,但仍然重用自己的老师王叔文、王伾,他们连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发起一场革新。
这场革新像极了千百年后的“戊戌变法”,前后只进行了140多天。
在推行变法时,因为触动藩镇、宦官集团利益,顺宗皇帝被逼禅位给太子李纯,推行革新的官员全部被贬谪。
王叔文被贬为渝州司马;王伾被贬为开州司马;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这件事,史称“永贞革新”,也叫“二王八司马”事件。
大宋熙宁四年(1071年),经历过丧母、丧父之痛的苏轼上书谈论王安石变法的弊病,这让王安石有些恼怒,于是苏轼请求离京任职,任杭州通判。
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到任之后,苏轼给宋神宗上谢奏表,生性耿直的他就写到: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很明显,这话里话外,有那么一点不满和牢骚,此时变法的领头人已经由王安石变成了宋神宗本人,所以苏轼这句话就成了“嘲讽时政”,加上他之前写过的一些诗,很快,苏轼就被逮到了御史台。
御史台里种满了柏树,上面经常栖息着乌鸦,所以御史台又叫“乌台”。
而苏轼这一次因言获罪,就称“乌台诗案”。
最终,在朝中大臣,甚至太皇太后出面劝阻下,苏轼被贬到黄州。
03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妻子去世,朝中旧朋无人联系,心绪低落的他就写下《江雪》这样的悲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凄冷之意,迫面而来。
相较于柳宗元的悲观,刘禹锡就豁达了很多,即使到了悲秋的季节,他还能写下不一样的《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短短28字,却一扫文人“伤春悲秋”的习性,足足振奋世人1200多年。
刘禹锡将这首诗寄给柳宗元,安慰柳宗元:朋友们,开心一点,人间不值得。
或许正是在刘禹锡的鼓励下,柳宗元放下悲愁,开始寄情山水,于是他写下了流传后世的“永州八记”。
与刘禹锡的豁达从容相似,苏轼到了黄州,因为被贬谪,职位“有名无实”,他甚至没有俸禄。
黄州太守很崇拜苏轼,于是将黄州东郊的一片荒地划给他,用以耕种自给。
从此,苏轼就有了另一个名字:东坡。
在黄州第二年,朋友们来东郊看望苏轼,大家认为东郊土地瘦瘠,不如去沙湖那边,土壤肥沃,众人一起往沙湖去,结果在路上下起了雨,冒雨前行的苏轼就写下了《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的豁达与从容。
苏轼一生,被贬谪的时候多,但无论何种境况,他总能乐天安命。
有人说他的豁达是一种天性,但这种豁达,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呢。
反正人生之中,总会遭遇风风雨雨,凄惨落魄是一生,豁达从容也是一生,怎么过,都是一种选择。
04大唐元和九年(815年),被贬谪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终于收到朝廷的诏书:回京。
回到了长安的刘禹锡和柳宗元非常开心,两人结伴去游玄都观,观中桃花盛开,刘禹锡一高兴,就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样的诗,多少有些“膨胀”,所谓“刘郎去后栽”,分明是在影射什么,有的人读了诗,很不开心,于是上奏,接着刘禹锡以及和他一起观花的“诸君子”就收到了新的安排:
刘禹锡被贬播州,柳宗元被贬柳州。
当时播州路远,柳宗元担心刘禹锡随身侍候的80岁老母亲难以忍受颠簸,于是提出要和刘禹锡更换被贬地。
后来,在其他好友的帮助下,刘禹锡被贬地改到了连州。
这件事,被韩愈写在了柳宗元的墓志铭上,这就是柳宗元“以柳易播”的往事。
刘禹锡和柳宗元一起南下,在衡阳分别时,柳宗元写下一首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希望年老时,咱们能住在一起,做一对“邻居翁”。
遗憾的是,越是美好的愿望越是不会实现,这就是人生。
衡阳一别之后,下一次相见,还在衡阳,只是刘禹锡母亲去世,他扶灵至衡阳,同时收到了好友柳宗元去世的消息。
柳宗元将自己的文稿以及子女,全部托付给刘禹锡。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大宋时的苏轼,也在遭遇着坎坷,来到黄州第三年,他的乳母去世,正在悲戚之时,却发现窗外有乌鸦衔着纸钱。
原来已经是清明,内心悲痛的苏轼以泪和墨,写下了书法史上有名的《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
后来反对变法的司马光上台,大家想起漂流在外的苏轼,于是召他回京,结果在议论朝政时,苏轼又表示:王公变法,其实也没有那么坏。
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因为这样的做法, 苏轼既让变法派排挤,又不被保守派接受。
继续流放吧。
你看,豁达的人也会遭遇痛苦折磨,但或许也是因为这些痛苦,才让他们更加坚定选择了继续豁达。
05大唐长庆四年(824年),时年52岁的刘禹锡赴任和州,对于他这种被贬官员,在地方官员眼里,从来都是“落毛凤凰不如鸡”。
于是,到了任地,原本应该给予的三厢套房的配置就变成了一间僻静的小屋。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刘禹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困难的环境下,依旧不忘自己乐观的心,这样的事,也就刘禹锡能做到了。
同样,大宋时的苏轼被贬谪到岭南惠州,彼时的岭南,多烟瘴毒气,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苏轼还乐呵呵写下了: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传回朝中,当朝大臣一看,都这样了,还活得这么滋润,再贬吧。
这一次,时年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儋州。
据说,在宋朝,流放海南是比满门抄斩低一等的惩罚。
但到了海南,苏轼还是乐天安命,他在本地建立学堂,亲自教学生,在他的教育下,海南出了第一个进士。
06大唐宝历二年(826年),已经54岁的刘禹锡接到诏令,赶回洛阳。
归途中,经过扬州,在这里,从苏州赶回洛阳的白居易设宴等待着刘禹锡。
诗豪与诗魔在扬州相见。
同样是经历浮沉的两人无尽感慨,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3年的外放生活何等艰辛啊,太不容易了。
结果刘禹锡回赠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再回首,不过是一生浮沉,也没啥可说,暂凭杯酒长精神。
4年后,刘禹锡回到长安,他一个人又去了玄都观,这一次,身边再没有柳宗元陪伴,他又写了一首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岁月荣枯,我老刘又回来了。
大宋元符三年(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在北归途中,经过常州,苏轼去世,享年65岁。
在去世前一个月,苏轼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一生有哪些功业?无非都在被贬谪途中。
可是,因为他的豪放,那些被贬谪的往事,也成了最美丽的回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