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1)

11、调侃自己也是获得人缘的技巧

如果我们能够在社交场合拿自己开开玩笑,既可以活跃气氛,又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因为你尊重别人,取笑自己,正表示你是把自己看做和他人一样处于同等地位。

美国著名律师曹特是一位喜欢自我调侃的人。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他登台演说时,先替他介绍给听众说:“他算得是我国第一位公民!”

曹特完全可以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但是他如真那样做,他便是一个没人瞧得起的傻瓜了。

那么该如何说呢?他不但要利用这个介绍词幽默一下并且还要从中获得听众的好感。他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一个名词,我起初有些听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这位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介绍时,一定又在想到他的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是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任不关紧要的角色,如第一个公民,第二个公民之类,这些配角每人所说的话大都只有一两句,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有何不同之处。”

这真是一篇聪明绝顶,竭尽幽默能事的妙论!他把校长先生替他戴上的高帽子,丢给大家去戴,显示自己是与听众站在一样的地位。同时他的言语措词也是高人一等。如果他改用一种庄重的态度,简括地说:“校长先生说我是第一位公民,大概是在说我是一个舞台上的配角。”结果决不会那样生动有趣,使得听众笑逐颜开。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2)

12、停止争论就能制止家庭吵闹

凡事不可太聪明,忘我,糊涂才是灵。

个人利益置脑后,绝私,一定家和平。

有很多人无论对什么事都很较真,凡事要弄个明白,讨个说法,也许你会觉得他们很精明,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世间并非任何事都能说清,如家务事就永远说不清,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同理,世间并非任何事都有个说法,有个原则,如家庭的事就找不到个说法,就没有什么原则。

处理家庭琐事的最好办法就是装糊涂!对待家庭纠纷的最大原则就是无原则!这就是治家的糊涂学,这就是糊涂治家的灵丹妙药!反之,如不是糊涂治家,而是处处精明,处处讲清,这样的家庭十有八九要破裂。

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庸在家治中的妙用。《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个人的利益,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习惯。人与人相处,利益不同便有冲突,或为地位,或为钱财;如若个性不同,一个爱动,一个爱静,而人也无法调和;习惯上更是如此。

若在社会上这种利益、个性、习惯的冲突可以协调。两人争一个处长的位置,一个上,另一个可以调走,在别处发展,战火自熄。个性不同,不交友,淡而处置,上下班点头而过。井水不犯河水,也不会有什么难事。习惯不同在工作单位很难引起冲突,各吃各的饭,各穿各的衣,八杆子打不到对方。

但是在家庭生活中,若存在着利益、个性、习惯的冲突,那就真成了大问题。如何才能使家庭和睦呢?

中国家庭生活中的亲情原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精髓,应该继承。在一个大家庭中若要维持好一个家庭,没有一种克己、无私的精神是绝对不行的。

糊涂治家学倡导一种克己的治家原则正在于此。家庭中总是有冲突的。几代人之间总是有矛盾的,这些冲突怎样解决?这些矛盾怎样调和?

用金钱显然是不行的,因为家庭总不是市场,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并不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用压制?显然是不行的,那种家长说了算,不考虑后代的时代已经过去。封建专制已成明日的黄花。那么,靠什么呢?糊涂学说,只有靠克己极而言之靠绝私。也就是说靠家内每一个成员对自己利益的克制,对对方的理解。

“克己”,“绝私”,这似乎是上一时代的口号,在今天商品大潮下似乎不合时宜,但糊涂学坚持这一条,并认为这正是糊涂治家学的高明之处。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供我们开发,供我们借鉴。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3)

13、事说三次不好听

如果常在言谈中“否定对手,”则会令对方难堪、生气,甚至产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小红是个很好的女孩子,漂亮大方又有人缘,结婚当天贺客满堂,众人认为新郎新娘两人“郎才女貌”,真是天作之合,一定可以永浴爱河,白头偕老,而小红也非常高兴,找到了如意郎君。在婚礼进行时,小红透过头纱,偷偷地斜瞄了一下英俊体贴的老公,不禁感到欣喜与满足,憧憬着不久就将展开人生的新旅程。

不料,婚后一个月,小红开始觉得生活上不尽如意,也不如婚前想像那么如公主般美好。她过去习惯在上厕后,将卫生纸丢入马桶旁的小垃圾桶,可是老公却坚持可以丢进马桶内冲掉。两人竟会为了这个小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吵了一个半小时。最让小红生气的是,每当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时,老公总是大男子主义地说:“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小红一肚子气,委屈地跑回娘家住了两天。

虽然小红觉得老公很健谈,有时说话也带幽默,但是有时却也令她感到很不是滋味。譬如,有一次,老公竟在朋友到家里来聊天时说自己老婆:“别的情侣、夫妻是彼此看对眼,我呀,我是看走眼了!”小红听了,气得白他一眼,一个人走进厨房生闷气。

尽管事后老公解释说,那些话只是在朋友面前“开开玩笑”而已,但小红总是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每次都是以“否定别人”来开玩笑?而在家里老是一副“只有他是对的”的样子,动不动就说“你看你,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哎呀,你们女人不会懂的啦!”

人呀,最怕莫名其妙地被人家“否定”。您看这句话——“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这不仅是“否定”,还是“双重否定”呢!难怪听者会怒气冲天、恨意满肚。不过这还算好,另外还有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三重否定”——“说你错了,你还不承认,你给我闭嘴!”如果再加上一句“你去死啦!”那就变成“四重否定”了;还有人再上一句:“你去死啦,死了也没有人帮你哭!”您看,这不是又变成“五重否定”了吗?

其实,有些玩笑话的确是脱口而出,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玩笑式的“否定”说多了,听者心中自然很不是滋味。尤其是“双重否定”、“三重否定”,真是抹杀对方的基本自尊,引起他人不悦。

一个人,有一天和太太吵架后,一气之下住到宾馆去。后来沉思反省后觉得有些理亏,就打个电话给太太:

“老婆啊,今天晚上做什么菜等我啊?”

“我啊,我做毒药等你!”

“噢,这样哦,那你做一份自己吃就好了,我不回来了!”

呵,真是够“毒”的!

批评人的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被批评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错的。那你为什么不做个对的人呢?

美国心理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多次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多年以前,我所办的成人教育班和示范教学会中,多了一个从纽约《太阳报》来的记者。他毫不给我留情面,不断攻击我的工作和我。我当时真是气坏了,认为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不能容忍。我马上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古斯·季塔雅,特别要求他刊登一篇文章,以说明事实真相,而不能这样嘲弄我。我当时下决心要让犯错的人受到应得的处罚。

现在我时常为我当时的举动感到惭愧。我现在才了解,买那份报的人大概会有一半人不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的人里面又有一半会把它只当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来看;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在几个礼拜后就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卡耐基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虽然你不能阻止别人对你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但你可以做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决定是否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

“尽可能做你应该做的事,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免得让批评你的雨水顺脖子后边流下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也曾告诉过卡耐基地在白宫的行事原则:避免所有批评的唯一方法,就是“只要做你心里认为是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要受到批评的。做也该死,不做也该死”。

任何人好像都有批评你的权力,无论你做任何一件事,你要把握好以下原则:哪些是听都不要听的,哪些是礼节性地应付,哪些是真正有益于你的工作的。

“受人尊重”与“生理”、“安全感”、“爱与被爱”、“自我实现”等,是人的五种“基本需求;每个人都需要从他人语言认同、肯定,来增加“自我价值”与“自我尊严”。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4)

14、耻笑讥讽万不可

不要以为小节无伤大雅,相反要注意从小处入手,树立自己的形象,全方位地完善自我,才能使自己登上大雅之堂。

台北县曾发生过一起灭门血案,萧崇烈一家三口均遭杀害,在警方锲而不舍的查缉,最终得以侦破。凶嫌邓笑文被捕后,坦白说因受经营堆高机生意的萧崇烈“讥讽”而萌生杀机,在行凶后因担心事情败露,而再杀其妻女灭口。

邓笑文表示:死者萧崇烈曾经多次用话刺激他、耻笑他,并用手指指他胸前,笑他“没什么用”,开堆高机那么久了,仍然是“给人请(聘雇)”,不像他自己开堆高机没多久就当了老板。对这样的“讥讽”,邓笑文一直怀恨在心,后来萧某只要与他碰面,就不断嘲笑他,最终使他萌生杀人泄恨之心。

据警方表示,凶嫌邓笑文心智健全,但因受到对方不断的讥讽和嘲笑而杀人,这成为历年来灭门血案的特殊案例,值得人们警惕。

古人早有明训:“言语伤人,胜于刀枪。”许多人常以“嘲弄”他人为乐子,也有部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戏称未能在比赛中过关的来宾“笨”,或嘲笑比赛者的长相“丑”。这虽然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但总让人觉得不妥,毕竟“尖酸刻薄”、“有失厚道”的言事批评,会使听者产生不悦;严重的,正如灭门血案的被害人一般,遭到杀身之祸,后悔莫及。因此,古人说:“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自有其道理,真是叫人不得不谨慎。

其实,言辞起冲突而萌生杀机的情况,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所闻。法国巴黎有一名“美食专栏作家”,经常在文章中特别赞誉某家餐厅,或严辞批评某些餐厅的菜肴。有一次,此专栏作家在专栏中对一餐厅的菜色做“像猪食”的评语,以致激怒了餐厅老板。该老板事后特别再请此美食专栏作家去试吃“精致美味的佳肴”,不料美食专家吃完后脸色大变,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时气绝死去。餐厅老板被警方逮捕收押后,坦承“设毒宴”下毒,他说:“批评我们的美食像猪食的人都该死!”

这真是叫人瞠目结舌,“专栏作家”们下笔时一定要小心点,就像你说话一样,尽管并没有恶意,但是若言词过于尖酸刻薄,批评太过分,可能也会“惹祸上身”。

事实上,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样,只要被一些不中听的话激怒,都可能会因情绪状态失控,而口出狂言,大打出手,最后鼻青脸肿。宜兰县头城镇有两家相邻的家具行,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后来他们又因轿车被刮蹭而引起言语冲突,于是两家除了动口怒骂、动手狠捶互殴外,又用口“互咬”。结果,四十一岁的林先生鼻子被咬落于地,他忍着疼痛拾起半截鼻子,赶至医院求救缝合,另一方是五十三岁的许先生,也在“口齿互咬大战”中,下巴被咬下一块肉,鲜血溅满脸孔和家具,也痛苦万分地赶赴医院缝了十多针。

上述因说话而遭到杀身之祸、或打得鼻青脸肿、咬掉下巴的实例,看来,似乎觉得很好笑,介是却值得我们深思,说话切不可口无遮拦,否则,你的一句无心之话,却有可能惹祸上身。

“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哪顾得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错矣!

不拘小节常被人看做是大度潇洒的表现:但是大事全部是由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惟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业。更何况,许多生活社交上的所谓小事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明显的财富收入,但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全部体现,是一个人潜在的形象以及在人际资源方面的投资。

有人说他不会同自己的另一位同学合作。这让人觉得很惊讶:大家都是同学,生意上又可互惠互利,为什么不能合作呢?他说:“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我听着他嚼口香糖的声音就想吐。还有我拉他去跟人家谈判,出来后我真为有这样的同学而丢人,他的形体语言太夸张了,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拍手大笑,让对方觉着我们跟人家不在一个层面上,怎么做生意啊!”

其实这位同学人不错,也有不少其他优点,但修养、礼仪上的这些小问题竟然给他带来如此大的负面影响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有的人也许腰缠万贯,但却言辞卑鄙,举手投足好像个下里巴人;有的人口袋里没几个钱,衣着打扮也非名牌,但就是举止大方,气度不凡,让人不敢小瞧。比如说走路这样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行为,有的人走路时弯腰驼背,无精打采;有的人则挺胸抬头,气宇轩昂;有的人左摇右晃或连蹦带跳;有的人则端庄大方,沉稳干练,等等。同样的道理,站姿、坐姿、吃相、着装等无一不向别人传递着你的修养品味、性格学识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作为一个精明人,无论是自己的言辞或是行为举止方面的一些小节,都要加以注意,因为这正是你道德修养的一个侧面反映。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5)

15、说话不能直肠子

说话要学会“绕”,正所谓“曲径通幽”,轮船正是善于“绕”,才能避开险滩暗礁,一帆风顺。

陈毅同志当外长时曾主持过一次关于国际形势方面的记者招待会。会上陈毅谈到了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骚扰我领空的事情,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慨。有个外国记者趁机问道:“外长先生,听说中国打下了这架侦察机,请问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的?是导弹吗?”只见陈毅用手作了一个用力往上捅的动作,说:“我们是用竹竿子捅下来了。”与会者无不捧腹大笑,那个记者也知趣地不再追问了。

竹竿子能捅下高空侦察机吗?陈毅同志说的显然是一句错话。但却错得极妙!试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回答方式呢?如实相告,就会泄露我国的核心机密,当然不行;但按一般方法说“无可奉告”,则会使会议气氛过于板滞、凝重,而“是用竹竿子捅的”这句错话,却听起来煞有介事,既维护了国家机密,又造成了幽默轻松的谈话气氛,真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怎能不叫人拍手叫绝!

可见,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将真话变为错话,曲折地说出来,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生活中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例如有人求自己帮忙,但却实在是无能无力,此时若直言拒绝,一定会使对方难堪或伤害对方,那么该怎么办呢?;

有一次,林肯在某个报纸编辑大会上发言,指出自己不是一个编辑,所以他出席这次会议,是很不相称的。为了说明他最好不出席这次会议的理由,他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个骑马的妇女,我停下来让路,可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

“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到过的最丑的人!”

“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她说:‘当然你一生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呆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大家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哑然失笑。林肯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自嘲来表达自己的拒绝意图。既没让人难堪,还在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林肯的意图。

有时候为了避免直言相告,还可巧妙地寻找借口来为自己解围或是保全他人的面子。

舞会上别人邀你,你内心实在不想跟他跳,可说:“我累了,想休息一下。”既达到谢绝目的,又不伤别人的自尊心。

别人与你相约同去参加某一活动,但届时你忘记了;或过后生悔,未去赴约。直说出原因,将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失约的可能原因有身体不适、家中有事、客人来访等,你可挑选较合情理的一种,作为事后的解释。

为了避免直言,运用各种暗示,以含蓄、隐晦的方法向对方发出某种寓着自己真实想法、态度的信息,以此来影响对方的心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这也不失为一个妙招。

一次,某乡党委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刚调到机关任传达工作的一位老同志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同志认为这项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委书记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某电影导演,为拍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新衣,对着镜子左照右看,总感到自己的两颗“犬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当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时,导演一见到他就很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掉了,我们的影片已不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同志懂得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好的品质,于是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在与人交谈中,慷慨激昂,锋芒外露,固然是一种本事,但细语声声,婉言相告,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种本事。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6)

16、唠叨害人又害己

感冒不是什么大病,用药物就可以治好,而唠叨却是一种顽固的精神疾病,轻则使人敬而远之,重则既害人又害已。

有位母亲为了她13岁的独生子去看医生,她很苦恼,让医生无论如何想办法帮帮她的儿子。她说她儿子很聪明,但在学校里的功课却总是不及格,成绩单上关于学习态度以及同学关系的评语也不好。他母亲抱怨说,他回家总是不肯做功课,不是说没有作业,就是说在学校做完了。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面,任母亲怎么唠叨也不动地方。儿子的父亲是一名驻外商务人员,时常外出旅行,和儿子关系很疏远。他把管教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妻子,因此也不了解她面临的困难。

医生对这孩子及他家里的情况大致了解之后,就约他来谈谈。初次见面,就让人感到他是个特别的孩子。一般的孩子见到陌生人总是拘束、腼腆害羞,我必须先花点时间跟他们闲聊,以排除他们紧张羞怯的心情。但是这男孩不同!他一见到他,就跳起来热烈地和他握手,就好像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似的,然后轻快地随医生走入办公室,在医生还没来及开口问他时。他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问题:“医生,您听我说,您一定得帮帮我妈妈!我实在忍受不了,她唠叨下去的话,我只好逃走。我不知道她对您说了些什么,但是您知道她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我在家里一刻都不得安宁。我在浴室刷牙,她在客厅叫道:‘不要忘记关灯!’我开冰箱时,她说:‘不要忘了关上!’我在家里没有一件事可以清静自在地做。每天都是:‘你到哪儿去?去洗手!不要和某某人在一起,他不是好东西!不可以!你为什么要买那盒磁带?零花钱怎么随便乱花?去刷牙!你脸怎么那么苍白!站直一点!”’

“如果没有什么事可挑,她就提我的功课。我从学校回来一踏进家门,门都没关上,她就叫道:‘你不觉得应该先去做功课吗?’我一气之下,就偏不做功课,让她不能称心如意!医生,我知道我还算聪明,也希望把书念好将来上大学,但是我不希望由母亲来控制我的每一次呼吸,我唯一对付她的办法就是不念书,因为她比我还着急。”

在他母亲的意识中是希望儿子能刻苦、用功、上大学、发挥他的才能,而且她希望自己能够不唠叨。但是在潜意识里就不同了,我渐渐发现她在害怕儿子长大。她希望他永远是个小宝宝,一切都需要她照顾,都由她来控制。她不承认,后来慢慢能接受自己有这样潜在的动机,这才开始控制她自己的行为。而在儿子的意识里是希望符合他母亲的期望,在学校里功课好、表现好、将来上大学等,尤其还希望母亲不再唠叨;但在潜意识里他不愿念书,因而更加强了母亲对他行为的控制,结果是母亲更唠叨。由此可以看出,儿子的意识及潜意识动机都和他母亲配合,而潜意识的目的却是破坏性的,这样的情况心理学上称为“病态的相互关系”。

有一位妻子向她的朋友诉苦,因为她经常向丈夫唠叨着催促他修理东西,而丈夫老是拖下来不做,又不放心她找修理工来修,一来为了省钱,二来觉得别人不如他修得好。朋友建议他们定个协议,当家里有东西需要修理时,就给他15天的时间去修,而且把日期记在日历上,免得到时找借口说忘了,一个月以后那位妻子很开心地告诉朋友,只有一次是她找工人来修的。

的确,很多时候,在家庭生活中订立规则常常可以解决夫妻之间的冲突:

有一对夫妇常为周末的活动而争吵。妻子厌倦了天天呆在家里,希望能到外面吃吃饭、跳跳舞;而丈夫则对外面的应酬厌烦了,希望能在家里享受宁静周末,听听唱片、看看书、玩玩牌。因此,几年来经常发生冲突。后来丈夫提议,夫妻双方轮流负责计划周末的活动,妻子安排一周,丈夫安排下一周。这个办法不只是效果绝佳,并且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其他问题。妻子常建议留在家里,是出于体贴丈夫的一周工作的辛劳;而轮到丈夫作决定时,又常是决定出去玩,让妻子惊喜一番。

其次,解决唠叨的第二步是,看看是否事事唠叨,不论轻重缓急。是的话,就要设法略去不重要的事,而只对重要的事订立规则。换句话说,家里如果有人常爱唠叨,就让他对重要的事制订规则,以除掉不好的行为,同时除掉唠叨。

其三,第三步就是分析其中的沟通过程,沟通一定要清楚具体,避免含糊不清。千万不要接受:“我等一会再干”或“我有时间再干”的回答,这种回答最容易引起唠叨。比如家务劳动,要明确要求在某个时间内完成,并说明否则将会有什么后果。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四,要常常开家庭会议,或小型讨论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讨论哪些事情要做,应在什么时间做等等,并检讨拖延未做的事,注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其五,检查一下夫妻之间或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否已到了恶化的地步,是的话,光靠前面几种方法来解决唠叨还是没有用,必须借助心理治疗或心理辅导,以解决根本问题。

最后,这是最实用的一点,在孩子耳边用悄悄话告诉他要做什么事,通常很有效。这种举动显示出一生活上的亲密感,让孩子觉得心理很舒服。有时候也要给他留点面子,不要当着兄弟姐妹的面说他。同时孩子对这种“秘密信息”很感兴趣,也能增加他的自我重要感。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7)

17、承诺可以拯救生命

言必行,行必果,可体会到自我的真正价值。反之,游戏人生,碌碌无为,却恰恰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人的一生,可能会做出很多承诺,对恋人、对朋友或是对家人,但是真正能兑现诺言的人却为数不多。

1989年,一次8.2级的地震几乎将整座城市夷为平地,在不到4分钟的短短时间里,3万人以上因此丧生!

在一阵混乱之中,有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安全地安置好了以后,跑到他儿子就读的学校,迎面触目所见,却是几乎被铲平的校园。

谁看到这一幕,都是伤心的。此时他想起了曾经对儿子所作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至此,父亲热泪满眶。面对看起来是如此绝望的瓦砾堆,父亲的脑中仍记着他对儿子的诺言。

他开始努力回想儿子每天早上上学必经之路,终于记起儿子的教室应该就在那幢建筑物,他跑到那儿,开始在碎石砾中挖掘搜寻儿子的下落。

当父亲正在挖掘时,其他悲伤的学生家长赶到现场,悲伤纷乱地叫着:“我的儿子呀!”“我的女儿!”有些好意的家长试着把这位父亲劝离现场,告诉他“一切都太迟了!”“无济于事的”,“算了吧。”等等,面对这种劝告,这位父亲只是一一回答他们:“你们要帮助我吗?”然后依然继续进行挖掘工作,在杂乱无章的瓦砾中地寻找他的儿子。

不久,消防队队长出现了,也试着把这位父亲劝走,对他说:“火灾频传,处处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你留在这里太危险了,这边的事我们会处理,你快点回家吧。”而父亲却仍然回答着:“你们要帮助我吗?”

警察也赶到现场,同样让父亲离开。这位父亲依旧回答:“你们要帮助我吗?”然而,最终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他。

只为了要知道亲爱的儿子是生是死,父亲独自一人鼓起勇气,继续进行他的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挖掘的工作持续了38小时之后,父亲推开了块大石头,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亲尖叫着:“阿曼。”他听到了回音:“爸爸吗?是我,爸,我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说,如果你活着,你会来救我的。如果我获救时,他们也获救了。你答应过我的。‘不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在我身边’,你做到了,爸!”

“你那里的情况怎样?”父亲问。

“我们有33个人,其中只有14个人活着。爸,我们好害怕,又渴又饿,谢天谢地,你在这儿。教室倒塌时,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洞,救了我们。”

“快出来吧!儿子!”

“不,爸,让其他小朋友走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接我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都会在我身边!”

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能轻易对人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尽量实现,因为你的一句承诺可能承载着他人全部的希望。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8)

18、决不说三道四

生活中一个大嘴巴的、爱乱讲话的人总是遭人厌恶。但是这种人可能就在你的身边,切记你不要成为他们身边的这种人。

人之所以会喜欢到处乱讲,到处与人论是非,其主要动机不外乎下列几点:

(1)可以借由别人私底下的一些不当言行,来突显出自身的优越。

(2)借着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讨论别人的隐私上,来逃避自己在生活上所必须面对与处理的难题。

(3)借助随时握有他人甚感兴趣的最新小道消息,来向他人展示出自己是一个消息很灵通的人,并且,以给予他人最新独家的消息,来满足自己驾驭他人的能力。

因此,若有人想要向我们索取相关消息的时候,他们也可能必须以施予小惠的方式,才能换得一些他们想知道的八卦消息。

如果,我们对于自己现有的一些思想或行为,感到不满或羞愧的话,那么,就应该从改善自己的行为开始做起,而不是利用挖人隐私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与罪恶感。

首先,我们应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过去曾经有过哪些说话的坏习惯,让自己深感不满,然后一一地记录下来,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却是必要的。

当记录完成之后,再将一些已经改善的坏的说话习惯一一加以删除,并向自己承诺原谅自己的过去,而且从此不再去触及它。

最后,再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想办法改善一些现有的坏的说话习惯上。

改掉观赏或阅读充斥小道消息的脱口秀、广播节目以及相关的报章杂志。

相反地,将多余出来的时间,拿来阅读一些可以激励自己成功的名人传记和相关的报章杂志,以期慢慢地改掉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坏习惯。

增强自己的自制能力,是改掉喜欢爱说三道四这个坏习惯最直接的方法。

只要你认识到了自己的这一坏习惯,并对它深恶痛绝,那么以自己的自制力以及恒心,就一定能克服。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9)

19、多一言不如少一语

交浅而言深,既为君子所忌,亦为小人所薄。

一个人如果老是喜欢追问别人的不幸或者隐私,往往就会变成不受欢迎的人。所以除非是涉及到工作上的问题并且你打算承担全部的责任,否则最好不要挖别人的隐私。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同事或者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应该尽量尊重他的隐私。有时,旁人过度的关心反而会帮了倒忙。尤其是当一个人正在承受痛苦时,你以为他需要你的关心和安慰,其实此时他可能需要的是疗伤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够静静地呆一会儿。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在他们耳边问长问短更叫人心烦了。

西方有一句很精彩的谚语“curiosity can kill the cat”,意思是好奇害死猫,这句谚语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其意思也就是说好奇心是致命的,会死人的。在东方人们也常设“打听天机的人,易遭人怨;泄露天机的人,易遭天谴”。有些人往往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详细地询问别人的生日喜好或者家庭情况。有的人认为这是办事情的好方法,结交陌生人的好手段。因为他们相信,一旦一个人把比较私人性质的事情告诉你的话,就会对你产生特别的依赖和信任,真的是这样吗?

的确,要跟一个人建立比较亲密的关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分享他的秘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常常会使用各种手段,他们可以为你算命,为你填表,为你做心理测验的游戏,也可以用他们的秘密来交换你的秘密,甚至用“假秘密”交换你的“真秘密”。但是每个人在他对你说出他的秘密之后,都可能不安心,因为他不知道你会不会把他的秘密说出去。所以,最简单的方法,他也会要求你说出你的秘密。例如,有的人不小心对你说了他的秘密,他马上会甜言蜜语,信誓旦旦地诱使你说出你的秘密。而你一旦对他说出了你内心积蓄已久的秘密,那你们两个就平等了,各自手中都有了牵制对方的武器。所以,如果别人对你说出了他的秘密,同时也交换了你的秘密,你就要小心了,如果你说出他的,他也一定会说出你的。

可是事情往往没有那么单纯,如果你不愿意说出你的秘密,再或者你真是没有什么东西好说的话,恐怕你也要倒霉,因为你知道他的东西太多,他却没有牵制你的把柄,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什么困难,他可能就不会伸出他的援手,而是躲在一旁幸灾乐祸。

别人的隐私我们没必要知道,自己的隐私也没必要去告诉别人,适当的距离是人际交往最需要把握的尺寸。

人都是占有欲很强的动物,你想占有别人,别人也想占有你,最好的生活方式和秩序就是彼此之间达成共识,互相不侵扰对方。

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不是说这个演员演技臭,就是说那部电视剧恶心,到了中国足球队比赛的时候更是唾沫横飞,比解说员叫得还猛还有力量。最让母亲受不了的是,每次我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后,还在恬不知耻地来一句:“你说对不对,妈?”其实我们这样满嘴意见,对别人来说无异于一种煎熬,可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又不自知。

我们大声发表出来的评论,常常是自己的信仰、信念、思考甚至表达方式的个性化流露,这样往往就会激起别人内心的烦躁,引起别人的反感。他们会想:“这个人是不是有问题啊?让人静静地呆会儿都不行。”

一个评论大师,随时随地、肆无忌惮地评价这个事情或者那个人的好坏也容易使我们看起来完全是浅薄浮躁,胸无成府。有时,一些人还像我一样询问受害者“对不对”,更是让人觉得你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的身上。这样只能更加让人不舒服,因为,他们心里在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讨厌,说出一些不知所以的话,还总是要别人来附和他,真是烦死了!”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10)

20、说话时不可忽视神态举止

表情比言语的表达力更深厚。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他还对此列出了一个公式:

信息的传递=7%言语 38%语音 55%表情

虽然人们是用语言交谈,用语言传播信息,但语言并不是说话的全部。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信息的准确传播和接受,都还得借助双方的表情、姿态、动作等肢体语言。

真正会说话的人,不仅会用嘴说,还会用表情和肢体语言。事实上,肢体语言本来就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通过眼神、表情、手势或姿态等,就能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对方。

事实上,一个人的讲与听的过程,是交替使用眼睛和耳朵的过程。

根据美国的语言专家研究,人的感觉印象中,有77%来自于眼睛,14%来自于耳朵,9%来自于其他感官。

因此,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表情,是否已经被对方所接受。

有的人一开口就滔滔不绝,但别人却不爱听、听不懂,或者根本不想听。

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他的神态举止上。

神情孤傲,会伤害听者的自尊心;态度冷淡,会令听众失去听的兴趣;举止随便,会使听众对你不够重视;表情卑屈,会使听者产生怀疑;动作慌乱,会动摇听众对你的信任感;面容过于严肃,会使听众感到压抑和拘谨……可见,善于说话的人,其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将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果。因此在说话时,决不能忽视表情的重要性。

看精明的人都是如何办事的(你必须要了解的精明人说话的150个小绝招)(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