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

明朝的特务从哪里开始的呢?

当然是从朱元璋搞革命时就开始了。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

在造反时,朱元璋的眼线遍布各地,手下将领的一举一动都纳入眼底。比如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因为有所不满,竟然勾结张士诚当反骨仔。还没有正式接触,就被朱元璋的密探发现,朱元璋拍马赶到,拿着鞭子把朱文正细细抽了一遍。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2)

革命胜利,当了皇帝。朱元璋的疑心就更重了,尤其是对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这些老哥们。这些人会不会不服呢?会不会也想着造反呢?

一开始,朱元璋是利用自己的心腹胡惟庸来对付他的那些功臣,利用胡惟庸打压了许多功臣,可是,有一个问题,在打压的过程中,胡惟庸开始喘起来了,竟然有点自己当家作主的意思。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3)

于是,朱元璋就想到另起一个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为自己所直接掌控。因为政府部门握在了宰相胡惟庸的手里。

于是,锦衣卫产生了。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4)

1.锦衣卫

锦衣卫原本是皇帝亲兵上十二卫中的一个,朱元璋将它提拔起来,称为锦衣卫,着飞鱼服,配绣春刀,平时在皇帝前面开个道。

大家看这个出警入跸图。前面拿刀的就是锦衣卫。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5)

暗地里,锦衣卫其实干一些侦探活,比如派人打入到大臣家里,侦察大臣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的手下曾经有一个叫宋濂的文官,此人为官谨慎,在宫中的话从来不往外传,写的文书,草稿一律删毁。可就是这么老实的人,朱元璋也不放心。

有一天宋濂上班,朱元璋问他,昨天跟谁吃饭,喝没喝酒,有没有客人,吃的什么等等,宋濂一一回答。

朱元璋点点头:确实如此,你没有骗我。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6)

原来,朱元璋已经派人侦察过了,对宋濂昨天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这就是锦衣卫的功力了。

此外,锦衣卫还深入民间,调查一些下岗员工,或者退休高干的情况,看看他们有没有借余威违法犯纪之类。有时,还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真的打哈。搞到最后,群众一看到有穿着锦服,操京城口音的,就跟见了鬼一样的躲。

在锦衣卫的工作下,胡惟庸的犯罪事实很清楚了,比如私下把犯官之女送给了不该享有的文官,又比如一起交通事故中,他的儿子坠车而死,胡惟庸私自把马夫给杀了。总而言之,胡惟庸被打倒,关进了锦衣卫的监狱。

锦衣卫有个专门的监狱叫诏狱,由锦衣卫下面的北镇抚司直接管理。审案手法简单粗暴,就是各种打,有拉肠术、脱皮术、腰斩术等等。进去了,没有不招的。

利用这些,朱元璋把胡惟庸打倒了,从此,天下底再没有大臣或者武将可以威胁他或者他子孙的统治。接下来,怎么办呢?

当然是卸磨杀驴。朱元璋也知道锦衣卫干事太不讲规矩,是一时之计,长久实施,对统治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打倒胡惟庸之后,他就把锦衣卫的权力收了回来,又把诏狱中的刑具给烧了,还请大臣来看。让大家放心,以后大家好好干活,大明王朝千秋万载。

那么,锦衣卫就此退出特务舞台了吗?

没有,不但锦衣卫没有退出,反而又杀进来一个更激进的东厂。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7)

2.东厂

朱元璋死后,皇位传给了孙子建文帝,可没想到,建文帝的叔叔朱棣早就想造反了。

朱棣从北京发兵,推翻了建文帝,自己当了皇帝。朱棣就是一个小号的朱元璋,他本人对特务机构情有独钟,马上恢复了锦衣卫的特权,重启了特务统治。主要查一下大臣有没有对他当皇帝有什么不同看法的。

有看法没关系,抓出来消灭就是了。另外,也要找一找建文帝的下落。

可是,干了十八年皇帝,朱棣突然又新立了一个东厂来主抓特务工作。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8)

为什么呢?

一来,锦衣卫毕竟是外臣,操纵起来不方便。二来,朱棣本人是比较相信太监的忠心和他们的办事能力,早在当燕王时,他就安排了太监在南京帮他打探消息。

三来,锦衣卫也不能让人放心啊,当时朱棣有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纪纲。这个人竟然要造反。

纪纲曾经搞了一件事,他跟一些大臣出去射柳树玩。他悄悄交待一个手下,说等一下,我故意射不中,到时,你拿个柳条说射中了,我看看他们服不服我。

果然,等手下举起柳条时,大臣都说射得好准啊。

这就是赵高玩过的指鹿为马的游戏了。赵高玩,那是秦二世特别二,你也想玩,也不看看朱棣是个什么人物。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9)

很快,纪纲就被弄死了。但也暴露了,锦衣卫因为有调查抓捕大臣的权力,很容易形成大臣只知有锦衣卫,不知道有皇帝的局面。

考虑到各种需要,朱棣决定设立东厂,全部由太监出任管理人员。这里,介绍一下太监的组织加构。太监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帮助皇帝打理着他的帝国。

这其中,有很多名称高大上的部门,其实是苦哈哈的清水部门,比如神宫监,有个神字,好像很牛,其实就是给皇帝家的祖庙扫地添香的。

还有都知监,听上去也牛得不行,其实就是清道的。皇帝去哪,先由他们把地扫一扫,吃灰的事情有他们,风光的事情就轮不到他们了。

而一些看上去不咋地的名称,却是很牛的单位。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司礼监。

司礼监是皇帝机要秘书,又是太监总管,其最高领导称为掌印太监。因为负责签署文件,所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是太监中的宰相,权力有时候甚至比内阁首辅还要大。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0)

而排行第二的就是御马监,听起来像孙猴子的工作单位,其实很牛,原因只有一个,御马监还管着一批禁卫军。这支军队叫:“羽林三千户所”,下辖四卫,又称四卫军。最多的时候有四万人,少也有五六千。所以,御马监的掌印太监也常被称为太监中的兵部尚书。

东厂基本上就由司礼监的大太监担任。人称厂督。

东厂的办公地点在东安门,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厂里面有祠堂,有牌坊,上面写着流芳百世,还供有岳飞的像。反正挺像模像样。

有了东厂,就可以更加直接的控制整个帝国。而且还可以平衡锦衣卫。东厂的低级办事人员,基本都是从锦衣卫调的,而因为东厂的人受皇帝直接控制,所以锦衣卫渐渐被东厂压制,锦衣卫成为给东厂打下手的。

一开始,东厂没有监狱,锦衣卫还能帮着审案子,后来东厂自己搞了一个监狱,那锦衣卫就只有跑腿抓人的份了。

这些特务出去工作,除了陷害忠良这样的主业之外,还有一些神秘的任务。比如郑和下西洋,主业是宣布大明国威,其实是带着寻找建文帝这样的副本下的西洋。

后面,太监这个领域出了很多人才,比如导致土木堡之变的王振。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1)

王振原本是个教书的文人,估计水平一般,走科举一辈子也没有希望,干脆横下一条心,排除万难,斩断情丝以及情根当了太监。知识分子当太监当然有优势啦。

早在朱元璋年间,对太监是严加控制的,宫里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内官不得干政事。王振掌权之后,半夜三更让人把这个碑悄悄背出去砸了。

这也就是说,王振想干点大事。后面他果然干了大事,忽悠着皇帝朱祁镇亲征,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当了人质,回国后又丢了皇位被软禁,而王振在土木堡之变时就被砍死了。

后面,朱祁镇搞夺门之变,重新当了皇帝。其中不少太监出了力,比如曹吉祥。而这位曹吉祥后面有出息了,想变天,太监当皇帝。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2)

可以说,到了这会,太监的权力已经无法控制。到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上位时,太监发扬传统,积极努力,又另设了一个特务机构:西厂。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3)

3.西厂

西厂的设立十分偶然,话说朱见深当皇帝的成化十二年,突然京城出现了妖狐,又有一个妖道偷偷摸摸到了皇宫的万寿山上。这一下,搞得人心惶惶。朱见深没有安全感,认为锦衣卫跟东厂已经不能保障京城的安危了,所以又找了一个太监出来另立机构。

这个太监叫汪直,原是朱见深宠妃万贵妃宫里的小太监,因为很机灵,所以被朱见深看中。接到任务后,汪直乔装打扮,带一两个人,骑着小毛驴,把京城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朱见深一高兴,特批他在西边搞一个特务机构,这就是西厂。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4)

当然,除了完成朱见深交给他的任务,汪直也狠抓本职工作,陷害忠良,敲诈勒索,业务搞得有声有色。

在朱见深的大力扶持之下,西厂的势力很快超过了东厂,东厂的人见了西厂都要矮一头。

影视剧里有一个说法,叫你们东厂不敢抓的人,我们西厂抓,你们东厂不敢杀的人,我们西厂杀!

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出了事实。西厂成为了明朝最顶尖的特务机构。

可是,这个最厉害的西厂最终却被东厂搞下去了。

太监尚铭出手了。

尚铭是东厂厂督,原本比汪直辈份高、资历老,但无奈汪直半路杀出,另开了一个西厂,生生抢走他的市场份额。

尚铭当然很不爽,但汪直有皇帝罩着,他也只有忍了。可尚铭决定反击了。为什么呢?

因为他跟汪直的感情破裂了。

有一天,一个盗贼潜进皇城,被尚铭的校尉抓住了。平时,尚铭都要跟汪直打声招呼,有功算大家的。可是,这两天汪直生病没来上班。尚铭一看,好不容易有个独占功劳的机会,就不打招呼自个上报皇帝了。

朱见深很高兴,发了一大批赏金。

汪直听到后,大怒,老子只是病了,你就当我不存在?行,你等着,放学后别走!

尚铭听到后,十分恐慌,从此开始搜集汪直的一些把柄,做了一个汪直事迹汇编,告了汪直一笔。

这个时候,汪直恰好不在京城了。

做为一个有理想的太监,汪直身残志坚,跑到边关打仗去了。本来仗也打完了,汪直打报告要求回来。朱见深一看,嗯,打得不错,你继续去下一个地方,接着干。

这就倒霉了,做一位特务头目,留在京城,呆在皇帝身边才是正经事。太监说白了,干的是狐假虎威的事,不在老虎后面,狐狸还有什么威风?

被尚铭一告,汪直就是想反驳,打报告都要迟一步。

不久后,朱见深罢免西厂,将汪直调到南京当御马监。也就是提前退休了。西厂就此关了张。

可是西厂并没有永远退出明朝的特务舞台,很快,它又满血复活,而且又杀出一个内行厂。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5)

4.内行厂

西厂关张的二十年后,朱见深的孙子、明朝最能折腾的皇帝朱厚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6)

这位仁兄没有别的,爱闹腾,好好的皇宫不住,搞个野生动物园式的工作室:豹房,一会又客串将军到塞外打仗,一会又跑到南方平叛。而在他的下面,有八个没有小伙伴的小伙伴:八虎。也就是八位太监。

太监一多,职位就安排不过来。于是,西厂重新开张,由八虎之一的谷大用掌管。东厂则由另一虎马永成掌管。可是,最大的太监是刘瑾。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7)

刘瑾是司礼监太监,手下却没有特务机构这怎么行?而且一山不容二虎,阉掉的也不行。这八虎之间都有矛盾,所以刘瑾另开了一个机构:内行厂。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终于集齐了。

四大机构展开行业竞争,你陷害一个忠良,我祸害一个大臣,你栽个赃我嫁个祸。你打个土豪,我弄个良民,追我赶,特务工作百花齐放。

可是,友商往往坑爹,同行都是冤家。因为特务之间内讧,都御史杨一清跟太监张永联手将刘瑾打倒,判了一个凌迟。西厂跟内行厂也因此而关张。明朝特务机构重新回到锦衣卫跟东厂并存的二元化治理模式。接下来,锦衣卫反常的实现了逆袭。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8)

5.锦衣卫的逆袭

朱厚照之后的皇帝嘉靖皇帝对太监的管理就严多了,手下的太监回归到服务皇家的本职岗位。而嘉靖皇帝有一个发小兼救命恩人叫陆炳。此人就是锦衣卫都指挥。

因为受到嘉靖的信任,锦衣卫破天荒超过了东厂。

陆炳在位期间,也是忠于职守,勇于陷害,同严嵩合作陷害过内阁首辅夏言。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19)

当然,这是明朝特务史上的特例。总的来说,东厂因为接近皇帝,权力更大,比如到了万历年间,大太监冯保率领东厂又超越了锦衣卫。尤其是冯保开启了与文官的合作模式,跟张居正一内一外,搞起了改革。

冯保之后,特务机构迎来了最负盛名的领袖魏忠贤!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20)

6.东厂的巅峰与末日

魏忠贤原本是个混街道的,因为水平一般,欠了一屁股债,干脆阉了自己跑到宫里当起了宫务员。此人胆大心黑,撬了大哥魏朝的女朋友、皇帝朱由校的奶妈客氏。而皇帝朱由校又是一位极具匠人精神的木匠,潜心研究木质结构的稳定,而不是帝国结构的稳定。所以魏忠贤渐渐掌握了权力,当了司礼监掌印以及东厂厂督。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21)

跟前辈们经常跟文官为敌,专门服务皇帝不同。魏忠贤对文官采取了半拉半打的政策,一半的文官被他收编。魏忠贤的手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子、四十孙。这些名字阿猫阿狗的人其实都是当朝高官。

另一半则被魏忠贤打倒,魏忠贤专门整了一个黑名单,比如有一个《东林点将录》,里面都是跟他做对的东林党人。他把这些东林党人都采用水浒传的外号编了号。方便以后一个个收拾。

比如户部尚书李三才被称为托塔天王,大学士叶向高被称为天魁星及时雨,吏部尚书赵南星被称为天罡星玉麒麟。

而魏忠贤的特务机构也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有一回,有四个人在密室里喝酒,喝高了,其中一个人开始骂起了魏忠贤。其他三个人吓得不敢应声。正骂到酣畅时,门突然被踢开,冲进来一群差人,将这四人抓了起来,带到了魏忠贤的家里。

魏忠贤下令将骂人的砍成血泥,然后笑着对另外三个人说:你们很好,没有骂我。

说完,魏忠贤拿出金子赏给这三人。这三人早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

可以说,魏忠贤站在了特务历史的最高峰,颇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

不过,物极必反,厂卫其实是依附于明朝统治层的一个机构。无论他们再厉害,也是与明朝共存亡的。他们的任意妄为,猛拆大明朝的地基,却忘了他们其实也是站在大明这座高楼上,当地基被拆,高楼倒下时,他们也无可避免遭受灭顶之灾。

接下来,清兵入关,大明覆灭,明朝的厂卫自然灰飞烟灭。有意思的是,清兵入关,除了吴三桂之外,开门投敌最积极的带路党员就是太监们了。

当然,明朝的厂卫是消失了,但特务机构并没有就此消失,后面又出现了清朝的血滴子。民国的军统等等……

明朝西厂和锦衣卫同时存在吗(明朝四大特务组织)(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