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迟到的许多年再次证明自己(黄晓明的大男主)
【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2018年刚刚开始,“弟控”萧平章和清华学霸陈鹏赚走了吃瓜群众今年的第一轮眼泪。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的资深弟控&宠妻狂魔
《无问西东》里的清华学霸,对初恋一片丹心
这两个角色的扮演者黄晓明在成功霸屏的同时,也成功引起了我的兴趣。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很少写黄教主这个人,因为他实在是太“为人所知”——
真爱粉都有对他的两面性表示心累的时候,但没想到黄晓明真的回复了她:“抱歉让你久等了。”
就是这样一个“赞美他和批评他都属于政治正确”的人,在追完《无问西东》、《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两部作品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对他做了一次专访。
于是我发现,对于黄晓明这个演员而言,在赞美和批评这两种“政治正确”之间,或许还有第三种评价方式。
从巴甫洛夫到薛定谔,
黄晓明的演技是一个物理学问题
讲真,一直到《无问西东》之前,“黄晓明的演技”在网上是一个被周期性群嘲的问题。
影评人史航曾经把黄晓明和范冰冰两个人比喻成“演艺界的蓝领工作者”,意思就是——他们是在用“体力”演戏,很卖力,但就是没有灵魂。
“我相信以后他们可能会成为很好的表演艺术家,但是,目前来说还是演艺界的两个蓝领工作者,就是体力工作者,他们哭,他们帅,他们美,他们闹,他们伤心,但都是体力劳动,所以他们跟另外一些白领工作者不一样,他有时候跟白领一块对戏,你看着也以为他是白领,但突然说会儿话他扛着饮水机就走了,就是这样的,就是在这里面我们就看到两个人轮流扛着饮水机在那,聊天、谈恋爱、接吻、上床,这是个蓝领大比武……”
因此,在很多吃瓜群众心中,“黄晓明的演技”是一个“巴甫洛夫”式的问题:
就像受过“铃铛-食物”训练的小狗一摇铃铛就会产生流口水的条件反射一样,吃瓜群众一度曾经将黄晓明的名字跟烂片划等号。
这种情况从《风流少年唐伯虎》 开始。
内地70后中生代小生早年与港圈一向亲近,然而港式剧本一直有不接地气和强行搞笑的硬伤,于是,黄晓明也难以避免地被带偏了。
魔性笑容和浮夸的肢体动作从那时候开始
喜剧人设不讨喜,《新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却意外广受好评,于是他开始在霸道总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饱受恶评的电影《何以笙箫默》中达到巅峰。
过犹不及啊
他的魔性笑容、杰克苏本体、强行撩……
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不合时宜的油腻套路……
……都成了他颜值也拯救不了的最大黑点。
黄晓明自己对这个问题并非毫无觉察,他曾经在《今夜百乐门》里自黑式重现自己“意味深长但毫无意义的微笑”。
但有意思的是,你又不能不承认,一旦挑对了剧本和对手,黄晓明的演技绝对担得起他70后中生代小生的领衔地位。
比如刚出道时让他圈粉无数的《大汉天子》里的刘彻。
大概也是因为刚出道,青涩的黄晓明演起初出茅庐的刘彻,简直就是本色出演。
他把一个笑起来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少年天子形象牢牢立了起来。所以15年过去,还会不断让人提起。
《风声》也是他的强力挽尊之作。同样是“笑”这个表情出现在《风声》中的日本军官武田脸上,就带了阴险毒辣的味道。
跟顾晓梦的最后一场对峙戏中,黄晓明和周迅的情绪都被彼此逼到爆发,成为经典。
还有后来的《中国合伙人》,“土鳖”青年成冬青这个角色是他主动向导演申请的。
而成冬青的成长史几乎可以和黄晓明的奋斗史划等号,从奋斗到成功,黄晓明每一个表情都掌握得刚刚好。
所以,也有人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黄晓明的演技是“薛定谔式”的,因为在你打开他的一部作品之前,永远不知道他演技究竟是好是坏。
尤其是《无问西东》和《风起长林》之后,网友也开始对黄晓明“六脉神剑”般的演技好奇起来,更多人开始认同“黄晓明演技的薛定谔定律”。
就拿他招牌的“围笑”来说,“巴甫洛夫派”眼中,黄晓明的围笑是如下的固定打开方式;
然而《无问西东》里,他去见王敏佳时的微笑,拥有明镜般的眼神和恰到好处的嘴角,关键是笑得有温度也有感情。
还有痛苦。
“巴甫洛夫派”认为,黄晓明的“痛苦”只有一种表现方式,那就是《何以笙箫默》里的皱眉 高冷。
或者一言不合就面目狰狞地露肉。
然而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萧平章的痛苦有多种层次。
年迈的父亲上战场,他呆呆地凝视着窗外,眼神里满是沉重;咬住牙齿,压抑着内心的痛苦。
将死之时,他跟爱人告别,眉头、嘴唇和手指共同发力,悲情指数爆表。
台词功力在最近的两部作品里也有明显变化。
很多“明教”中人感慨,“霸道总裁”终于下线,重新上场的是一个可以hold住复杂角色的演员黄晓明。
为了更好呈现战场上的萧平章这个角色,他建议导演给自己的嘴唇加点干裂。
E姐也问过黄晓明,怎么看关于自己演技的“薛定谔定律”。
他说,那时候自己还年轻,无论大小机会都想抓住,想多做尝试,然而他忘了——不适合自己的尝试其实在消耗观众对自己的期待值。
“以前总是想多尝试,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而且作为演员就应该多尝试才对。但有时候这会是一种消耗,消耗了观众对演员的期待值。以前我没有悟到,现在悟到了。这属于狼来了,第三次的时候大家已经不信了,(演技)再好也没有用。”
他似乎也认同这个“薛定谔定律”,不过他更赞成“遇强则强”这个评价:
“曾经有人说,黄晓明你是一个感受力特别强的演员,是个好演员的坯子——也就是当好团队、好导演、好演员给予的东西足够的话,会非常的强,甚至会强过对手。”
仔细想想,从“巴甫洛夫”到“薛定谔定律”再到“遇强则强”,也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炼过程。
至少,一个不惑之年的男演员没有被困在自恋的堡垒,坦然接纳了众人对于自己演技的评价。
这说明,黄晓明还是有信念感的。
笨小孩的加冕:
黄晓明的职场进阶手册
我们聊任何一个演员的时候,“咖位”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不能不服,黄晓明的“超一线”咖位一直摆在那里,不需要多做说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随手拼几张电影海报,看看海报中C咖的位置和头像篇幅的大小即可知。↓↓↓
这还是很多年前,海报上黄晓明照片的大小位置甚至能和周润发、洪金宝平起平坐
可以说,作为70后中生代的小生,黄晓明是一个“始终在一线”的存在。如果我们把贵圈看成一个大型职场,那么,黄晓明的“大男主”进阶之路跟他如下几方面努力有关。
1、人缘极佳,京圈港圈通吃
职场是分派系的,演艺圈也是分山头的。
冯小刚、陈凯歌、李少红等京籍大佬代表着“京圈”,曾志伟、陈可辛、杜琪峰等在内地风生水起的香港影人无疑组成了“港圈”,此外还有张艺谋为代表的“西北圈”和曹可凡等为代表的“沪圈”等。圈子内部的人互相帮衬,必要时抱团对抗另一个圈,大家对此心照不宣。
而黄晓明在京圈和港圈都吃得极开。
作为华谊自持股份最多的艺人,他与“二王”的关系自不必多说。与他合作过《赵氏孤儿》的京圈导演陈凯歌也曾说过——
“黄晓明会让我联想到张国荣,两人作为演员都敏感而脆弱,而这正是好演员需要的特质。”
港圈导演陈可辛与他合作完《中国合伙人》之后,彻底改变了对黄晓明的看法:这个演员不是个花瓶。
他觉得黄晓明借成冬青这个角色把多年来积累的压力都发泄出来了
同样喜欢黄晓明的港圈导演还有吴宇森,他做了教主夫妇的主婚人。
慈父般的围笑
还有两位举足轻重的港圈大人物:向华强和向太。他们对黄晓明也是极为宠爱。
大佬的认可,使得黄晓明在香港的知名度也很惊人。
TVB有一档收视率不俗的专访节目《最佳男主角》,曾经采访过梁朝伟、刘青云、梁家辉等影帝级实力演员。
而黄晓明是唯一一位接受《最佳男主角》黎芷珊采访的内地男明星。
各个圈子积攒的好人缘也来自他的专业态度,《叶问》导演叶伟信、《风声》导演高群书、《建国大业》导演黄建新对他的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很拼、“努力”、“专业”。
因为《大上海》,黄晓明认了周润发做“师父”
可以说,在演艺圈这个大职场中,黄晓明不主动站边,但用真诚、积极和谦虚的姿态获得了各个山头大佬的认可,这也成为他通杀贵圈的第一步。
2、打工只是一时,入局资本成就未来
除了演员,黄晓明还有一个身份不能忽略:投资人。
2008年,黄晓明一口气购入华谊兄弟180万股份,成了第二期华谊兄弟增资扩股中持股最多的艺人。
当时的黄晓明并不知道自己是买公司股份最多的艺人,也没想这个举动,能及早锁定自己在演艺圈的地位。
2011年,黄晓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两年后投资了第一部电影《匹夫》。
后来他陆续投资了一批影视作品,包括《中国合伙人》。
除了一直进步的演技之外,华谊股东的身份以及投资的成功,让黄晓明在演艺圈从“打工仔”变成“操盘手”,话语权极速上升。
这种“擒贼先擒王”的资本入局意识,也成为他比同期小生跑得更快的基础。
3、笨小孩的笨工夫
在职场中,“聪明人”不一定能笑得最好,但“真诚又努力的人”一定能笑到最后。
演艺圈同样如此。
严格来说,黄晓明在同期男演员里颜值不算最高。
虽然小时候就有导演说这孩子长得很好看但是不能用……
演技我们前面已经评价过,歌艺也一般,也不走创作路线。
闹太套啊
然而,就是这样的黄晓明,能在七零后小生取得一番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
他是个“笨小孩”。
早在中戏考试的时候,黄晓明就表现出了自己笨拙的一面,老师想测试他的应急能力,让他表演抓蛐蛐,他回答:青岛没有蛐蛐。
最后表演了一个抓虫子勉强通过面试
当时就有老师评价黄晓明,“像一块木头”;而黄晓明也认为自己是个木头。
然而职场中,笨不要紧,笨而不自知才会致命。偏偏黄晓明是一个“笨而自知”的演员,而且他会很努力地“补拙”——
拍《神雕侠侣》时,导演喜欢水戏,大冬天每两三天要下一次水,每天睡觉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于是他连续六天五夜没怎么睡觉。
拍《风起长林》时他遇到车祸颈椎受伤,跟医生说要拍戏不能打石膏,因为不忍心全剧组的人等他三个月。
这倒和萧平章有几分相似,萧平章明明只要休息静养就可以活下来,可为了家人,他选择了牺牲自己。
不打石膏的结果是惨痛的——留下后遗症,颈椎变形,睡觉必须用特定的枕头才能睡着。
《无问西东》的副导演也告诉E姐,黄晓明在片场配合度极高,会一遍遍完成导演的精细要求——可以说,黄晓明在业内给人留下了印象几乎是,零差评。
也会无偿地帮朋友宣传影视剧,老好人属性max
这份“笨而自知”也并非天生,一开始他颇玻璃心,对差评无法释怀。
到后来才慢慢学会了接纳自己,自黑,别人说他二说他土鳖他都照单全收。
甚至会自嘲唱功和演技。
这样一个“笨拙”的黄晓明,听起来和他在娱乐圈里的高地位是冲突的。
但这也正是这分“笨”成就了他——不够聪明的人才会自省,才会变得谦虚好学,努力去换取业界认可。
也因为“笨”,他会花“笨功夫”去和人相处,把握每一个他能抓住的机会,从而慢慢积累起资源,得到了如今在演艺圈里的地位。
借朋友钱被骗上百万,但他认为“该帮的还是得帮”
这也不奇怪,因为E姐真的在职场中看到过太多机智而鸡贼最终被反噬得毛都不剩的“聪明人”,也见过太多笨拙而自知、不懈努力最终制霸全行业的例子。
4、同自己的焦虑感和平共处
除了人缘、“资本意识”和“笨小孩”式的生存哲学,贯穿黄晓明演艺生涯的,其实是一种“焦虑感”。
焦虑感有两方面,一面是对上升事业的焦虑。
黄晓明深知自己在演技方面没有天赋,所以很努力地抓住一些机会。
自认为是个容易紧张的人
这些机会不止是要拼了命演戏,他还得学着在人前表现自己,试着讲段子、讲故事。
这些都不是他本来擅长的东西,他强迫自己去做,自认为做得挺好
面对全网黑不得不调整心态。
第一层“焦虑感”则来自于对事业下滑的焦虑。
在和E姐的对话中,黄晓明说,“曾经,我事业越顺就越没有安全感,怕有一天突然不被大家喜欢了,那样的话也就只能离开演艺圈了。”
离开演艺圈能怎么办呢?他需要给自己留后路,所以选择做投资。
网络上不难找到黄晓明参与投资,成真·霸道总裁的新闻
讲真,E姐也曾因为遇到“职场危机”而陷入深深的焦虑,但像黄晓明这样在演艺圈机会、资源如此之多的人也会有焦虑的困扰,这在我看来有些意外。
黄晓明说,“我是个七十年代末的人,接受了比较传统的教育,加上是长子长孙,莫名其妙就会给自己加很多的负担。”
加之演员是一个不确定性极高的工作,越是高位者越会担心自己跌得重。所以,焦虑感对于演员来说,也是一种自知的表现。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周公子那般天赋灵气且好命,一个奋斗期的演员性格太佛系,对于自己的前途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四十而立,曾经焦虑的黄晓明站稳了,看开了,也看明白了。
他向E姐透露,进入四十岁,他感觉心态上更加轻松了——
“被人黑,可以脸皮变厚点,毕竟人还是要好好活着,况且喜欢黄晓明的人还有很多。”
看来,在职场中,你不能被焦虑感拖垮,亦不可太“佛系”,而对抗焦虑感的唯一法宝,是一种以终为始的自我审视和自我挑战,然后与你的焦虑感和平共处。
E姐结语
曾经,我以为史航对黄晓明的评语可谓一语中的、字字见血,也曾跟风嘲笑过他的杰克苏和“扛着饮水机”的演技。
直到自己也从残酷的职业修罗场复活,见到同样从《琅琊榜2》和《无问西东》中涅槃的黄晓明,我才明白,命运不是生而有之的,所谓天赋与个人奋斗此消彼长所决定的那种东西,才叫做命运。
芸芸众生之中,80%的人生下来都是“蓝领工作者”,生下来就注定超凡拔萃的“金领”,真的没有几个。
但生而拔萃的人同样可能会因偏执、懒惰或者孤高……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沼。生而笨拙的人,倒也不见得就会输到尽。
这其中取决于命与运的联动,更取决于你自己对自己的自知程度,以及为战胜缺陷所付出努力的多少。
就像我小时候一度最恐惧的运动就是跳绳,因为四肢不协调,我跳不到三个就一定会跌倒。
然而一旦接纳了“我跳绳很烂,但我必须改变它”的设定,我就能每天早晚在家不停地练习,直到以一分钟双脚交替连续跳两百下的速度拿到这项考试的满分。
黄晓明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初时笨拙的演员,他有过膨胀的阶段,但他对自己一直保持着较为正确的认知——
表情管理有不到位的一面,戏路有跟风流行的嫌疑,以至于自己的演技成了“薛定谔的猫”,口碑时好时坏……这些他看得非常清楚。
也因为接纳了自己的优势和软肋,他从不会钻进极端的牛角尖之中,他可以平稳坦然跟自己不同阶段的焦虑和平共处,还能隐隐给人一种期待——
有一天黄晓明的“薛定谔盒子”打开,大家能看到一枚令人服气的“最佳男主角”。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