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必须有的心理(交易员的自我修养)

交易员必须有的心理(交易员的自我修养)(1)

“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惟一目的。”————《禅者的初心》

我时常看到有人说做交易需要修行,于是有人遁入佛门,有人探究哲学,有人十年如一日复盘看书。

而我,我只体验与反思。

————————————————————

“记住自己随时都会死掉,是防止你陷入畏首畏尾陷阱的最好方法……你已经一无所有了,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

1974年初年仅19岁的乔布斯离开里德大学开始准备攒钱去印度进行一趟精神之旅。在那里乔布斯被喜马拉雅山上一位印度大师剃了头,看到了贫穷落后的印度,在废弃的庙里度过了提心吊胆的夜晚,破败的建筑,毫不避人的老鼠,奇怪的声音无时无刻不折磨着他的神经。

由于住宿条件的恶劣,还不幸感染上了疥疮。与其说这一次出行是去修行,不如说是让19岁的乔布斯认清了什么是现实。

他开始思考并反省:“我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呆上一个月,得到醍醐灌顶的顿悟。我生平第一次开始思考,也许托马斯-爱迪生对改变世界作出的贡献,比卡尔-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精神导师)两个人加起来还要大。”

乔布斯学禅的入门读物是日本禅师铃木俊隆用英文写的《禅者的初心(Zen Mind, Beginner’s Mind)》1959年,铃木俊隆禅师抵达美国,凭着六祖“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一句话,立志教授全无佛学根基的美国人修习禅道,以弘扬佛法。《禅者的初心》就是铃木俊隆禅师为那些对佛学一窍不通的美国人写的英文入门读物。

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思考。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

1976年乔布斯曾经想过要去日本,到永平寺修行,他不清楚自己是应该留在硅谷创业,还是要去日本修行。后来乙川弘文对乔布斯说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既然心向往之,还有什么可纠结的?全心即佛,心佛无异。当心性再无滞碍,行止皆随本心的时候,你就是大彻大悟的佛陀”

每当乔布斯感到迷茫时,他都会想起乙川弘文对他说的话。禅是自我内心的修行,生活在僧院与生活在企业并没有多少差别,如果你想要修行不需要特地去日本。

——————————————————

什么是修行?

认真的体验和思考每一件你所看到和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那就是修行。为了修行而去修行那就不是修行。

每当我生病的时候,我就开始反省自己,我做了什么事情导致我生病。大部分的问题所在都是由于我自己的疏忽大意,长时间的坐着不运动,不肯吃蔬菜水果,没有坚持健身,熬夜,着凉。如果我不反省自己生病的原因,那么我很有可能就会像有些人一样,为了使自己好受些,去医院挂号打针吃药,企图通过额外的补充来使这段痛苦的经历快快过去,而不是试着改变并规范自己。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运用效率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简便。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看上去仪表堂堂,成熟稳重,内心却如同初生的婴儿般娇嫩。

显然,心灵的成长与成熟并不追随科技的脚步。

有的人二十多岁就已担当大任,忍辱负重,追随内心,有的人四十多岁还在随波逐流,整天瞎忙,抱怨世事不公。我说内心的世界是没有时间的,只要你想,你的内心可以永远定格在二十岁,也可以永远定格在四十岁,可以二十岁就怀揣百年志向也可以四十岁还斤斤计较眼前苟且。内心的世界只讲究体验程度而不讲究时间长短,体验的感觉越是强烈,在内心便越是深刻,或度日如年,或十年光阴似箭。甚至百岁老人回看十岁往事仍历历在目,犹如时隔昨日。

所以我只体验,我体验的越深刻,我学到的便越多,掌握的就越稳固。我不仅体验愉快的经历,也体验苦难的经历,我绝不妄想在快乐时按下慢进,也不在煎熬时按下快进,一切的经历都必须要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会是一场必要的修行。

我认真投入每一场恋爱,毫无保留掏心掏肺,最后换来头也不回的决绝分手,伤心颓废,一蹶不振,这是种修行。

我为兄弟两肋插刀,忠心耿耿,最后无情出卖,弃如敝履,我还仍然相信他是一时糊涂,这是种修行。

我追随梦想,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去实现自己的热爱,最后被现实反复教育反复挫败,可我仍不忘内心所爱,这是种修行。

我起早贪黑,挤上如汉堡般的地铁,满身大汗赶到公司就为了准时九点到岗的考勤,最后才知远方的可贵,这是种修行。

我提笔写文,析辩是非,熬夜搜寻资料只为一字一句不出偏差,最后换来三个评论,现在营销号都挺专业的,这是种修行。

————————————————————

有人问,我天天反复盯盘复盘,我天天认真看书,为什么我的水平还没有提升?

我想问,你真的带着你的心带着你的脑袋去看了吗?

你有将这一切当做是一种修行去认真投入吗?在这里一目十行并不值得称赞,而是一字一句细细品味,切实的换位思考,结合实际。

大部分人所谓的看盘看书,不过是老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每天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做事情。

如果我不在状态我就不看书,如果我看书,我就好的书好的句子连续看上好几遍,然后倒背如流,铭记在心。我从不复盘因为我对自己的下单过程印象深刻,如果我需要依靠复盘去回忆在什么点位下单,那么我就从没有带着心去下单,我在一开始就是在做无用功。

没有着迷投入的去做事情,自然就无法在内心留下深刻印象,自然就成了健忘的事情,与其花费精力去事后弥补不如从一开始就绝对的完全代入。

我体验,我更注重体验的强烈程度。

没有代入性的修行就不算真的修行,而一旦你致良知觉心之本体,那么任何事情都会是一种修行,都会对你有所提升,都会让你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陷于表面。

有的人犯一次错牢记一辈子,有的人反复犯同样的错还玩出新花样。我说在交易这件事情上,同样不在乎交易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交易时的体验程度。

带着心去交易,模拟盘就是实盘,十万就是十亿,不带着心去交易,十年老手也和十月新手无异。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之所往即心之所向。

交易如此,人生如此,修行如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