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人生的巅峰思维方式(无论你认为自己行或不行)

不卖书——文末附阅读分推荐

面对海量信息的触手可及,你会不会陷入迷茫和焦虑,甚至多次因为选择困难症而放弃选择?但不选择的后果一旦很严重又让人难以承受,我们是怎么了?

走向人生的巅峰思维方式(无论你认为自己行或不行)(1)

你需要给大脑减负

你以为这是你一个人的困境?这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现状——过度焦虑引发社会性的普遍抑郁、紧张、心慌、呼吸浅急。

马可奥勒留说“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能否幸福取决于你的内心取决于你的思维

人性本能会更关注负面影响,就是说失去比已得让你情绪起伏幅度更大,如果你能明白这个根本性原因,你就要时时自我教育——不要任由脑内反复播放“负能量磁带”。

不要每天增加对自己的要求,而是要每天减少,减少不必要的东西——李小龙

想极简思维,那要如何做呢?《极简思维——颠覆传统思维模式的极简法则》S·J·Scott Barrie Davenport

1.正念练习:用鼻子呼吸,呼时数数吸亦如此,静默闭眼感受深且长的呼吸,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

2.爱的冥想:初时想法多又杂,坚持下去想法会来得慢又少,在这一个想法和下一个想法间会有一个Gap(间隙)Gap会从刹那间过渡到你感觉间隙越来越长,能很舒服的放空自己。

3.SMART原则:

①具体的Specific(6W:who谁what 什么when 何时where哪里which哪个why为什么)②可衡量的Measurable③可达成的Attainable④相关联的Relevant⑤有时限的Time-bound。

SMART聪明的意思,绝对褒义词。

如果你认为胖胖的自己很可爱很自信,那很好;如果你因为肥胖自卑想减肥,那就行动起来。

用SMART原则来减肥,要怎么做?

比如说你60公斤,想减到55公斤(每个人身高不同,可以延展80公斤减到70公斤的情况)。

⑴具体的:你裸重60目标,55这就是一个可执行可实现的目标(请不要随便说50公斤甚至45公斤的想当然做不到的目标,暴瘦复胖伤身费神)。

⑵可衡量的:体重秤和腰围尺就能直观又客观的让你看到结果。

⑶可达成的:比如说今天是2022年10月7号,因为假期在家躺着玩手机胡吃海喝支持防疫……又胖了点,那么在10月31日能不能瘦到58公斤?可以的。那要怎么开始

  • 根据身高体重性别:成年女性日摄入不要少于1000卡热量/男性不少于1500-2500卡,这是科学减肥并能长久成功的底线。
  • 是不是天天都要只吃1000卡?成年人只吃1000卡会感觉很饿(大脑和内脏所需热量的极限,即使80岁了也需要900卡热量撑着)可以低热量满三天奖励一天吃1500卡饱腹。
  • 如果你喜欢早上两根油条中午一顿红烧肉晚上来个炒饭,下午茶来瓶饮料或奶茶——那你一天的热量摄入已达到了四五千卡!这就是你感觉没贪吃却日渐浑圆的原因。
  • 当你只能吃1000--1500卡食物时,你会发现因为热量取舍,你找到了真正喜欢吃的而不是什么都往嘴里塞点——你甚至发现煎点鸡肉或牛排配上甘蓝或生菜,不但吃得香还很饱腹。
  • 少油低热量的食物有很多,少油肉可以根据热量来选择份量吃,土豆地瓜玉米是和米面一样的碳水食物酌量品尝,每天热量不超标你也能吃得舒心健康。
  • 光少吃不动动是不行的,瘦子老卧着也不会健康,大体重不要急于跑跳运动,上学上班途中快走两三公里(微微出汗的速度,不要玩手机打电话)坚持到能每天都轻松完成再过渡到周末尝试快走个五六公里,三天休息一天或周日休息,待体重标准再加大运动量—保护膝盖从健脑开始。
  • 减肥靠饿是因噎废食的自我折磨,饿脱水伤害身体——减肥能成功是因为给自己养成了一个健康生活的习惯,好习惯坚持下去才叫成功。

⑷相关联的:减肥成功后,那些瘦了再穿的衣服终于能穿了,走路轻松皮肤舒畅痘少,面试或找朋友更自信了,体检不怕三高,瘦了显个高……细想了去好处很多回报丰厚。

⑸有时限的:到2023年1月1日早晨空腹上称,体重小于55公斤,目标完成——必须设置截止日期

(完成阶段性小目标后再设置新目标)

4.每周总结(GTD法参见六百滴《PDCA循环工作法》5分钟读完就能用起来)

用To do list(每日清单)来制定计划并付诸行动,完成后回顾目标并评估目标。

列计划和做评估要问三个问题:

  • 我的义务是什么?
  • 我要优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
  • 我有多少时间?

5.做热爱的事:你了解自己吗?

  • 每天花10分钟阅读你感兴趣或潜在爱好的书或好文。
  • 寻找一个导师(或关注优质分享者)提出问题获得解答。
  • 存钱,有计划的提高收入。
  • 考虑他人感受,了解别人的底线,用同理心去倾听,用心说话
  • 对工作保持积极的主动性,专注认真。

关注于旅程而不是目的地,快乐不在于结束一次任务,而在于行动的过程。”格雷格·约翰逊(Greg Johnson)

每天定个10分钟闹铃,整理出那些不需要的衣物、电子产品、过量存储——让整洁高效积极成为大脑新思维模式。

我们大部分的精神痛苦都源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拖延犹疑造成的失控感——愿你读完此文有所收获。

六百滴评书阅读推荐值:3滴半

留言交流 共鸣点赞

感谢关注 持续分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