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徐雨阳 文/摄

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同感,每当天气冷了,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吃些热乎的汤汤水水。

最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在吃货社群里发掘了一家开在浙一附近居民巷子里的潮汕牛肉粿条,被杭州不少老饕打卡验证过,是真的还不错。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1)

定位一搜,就在珠碧二弄,于是决定,找个晚上去打打牙祭。

这间小店虽然叫“潮汕牛肉面”,但其实最招牌的是潮汕粿条。开在居民楼一楼的门头房里,很有汕头一带古早街边店的味道。店不大,却有两个老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从小光着屁股玩到大的同村兄弟”,为了做区别,坊间就叫他们大王哥和小王哥。

说起来这家潮汕牛肉面,背后还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2)

小王哥原本在潮汕老家从事烹饪行业,但是心爱的姑娘却在杭州做服装生意。小王哥心想长时间两地分居不可行,便毅然决定来到杭州奔赴爱情。来了杭州之后,联络上同村兄弟大王哥。大王哥十多年前就从汕头潮阳老家来到杭州打拼,之前一直经营文具生意,这两年因为各种原因,经营状况不太理想,又恰好大王哥常年定居外地有着满满的思乡情结,聊着聊着,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开一家家乡风味的小馆子。

于是,今年七月,潮汕牛肉面开张了。

进到店里,先被门口摆着的一黑一白两块写字板吸引了注意力,三眼蟹、炒春菜、炸虾枣……后来知道,黑色板子上写着的是店里常规的特色菜,而白色板子上写着的则是当日供应的老板推荐菜,每天有啥全看今天进到了什么货,所以看到想吃的一定要及时下手,下次来可能就吃不到了。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3)

桌几上还摆着功夫茶具和各种地道的潮汕特色——陈皮、梅汁、金桔油。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4)

抬头看了眼菜单,心里小小地计算了一下,牛肉丸、墨鱼丸这些需要从潮汕当地运送过来的食材,价格不算便宜,但是在合理范围之内,毕竟还要算上食材的运输成本之类的。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5)

本着来都来了的想法,记者决定一次性多点几道特色菜,牛肉粿条加牛肉丸,应季的萝卜丝炒鱿鱼和友人极力推荐的青瓜虾烙,总共一百出头的价格,出品的分量足够两个女孩子饱餐一顿了。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6)

一碗潮汕粿条想要好吃,最重要的莫过于牛棒骨汤底和白润的粿条。小王哥说,粿条是从老家潮阳进货的,形状和常见的河粉、圆米粉都不一样,是窄窄的厚厚的方形细粉,做粿条的汤底坚持每天现熬,一锅汤要想出味道必须得熬三个小时以上,所以他每天早上七点就要到店里开始熬汤,顺带洗配蔬菜还有制作卤牛肉之类的配菜。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7)

店里用的牛肉丸,是大王哥在潮阳的亲戚自家做的,每天新鲜发货,跟着大客车隔夜就能到杭州。牛肉丸咬起来,不仅Q弹还带着几分脆劲儿,必须是热气牛肉(形容屠宰场新鲜宰杀还冒着热气的牛肉)才能打出来的劲道。小王哥不仅是老板,也是店里的大灶,他说,最遗憾的就是杭州这边的食客吃不惯滚汤浇生牛肉直接汆熟的料理方法,所以现在店里把现烫嫩牛肉换成了每天现卤的五香牛肉。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8)

店里曾经火出圈的生腌三眼蟹现在已经吃不到了,因为两个老板都觉得进了十二月,三眼蟹的膏黄已经过了最完美的状态,于是直接下架,替换成了萝卜丝炒鱿鱼,“冬天的萝卜吃起来,回味是甜的,配着新鲜的鱿鱼,刚好是鲜甜。”一筷子下去,果然如此,吃惯了重口味的食客可能刚开始会觉得调味太过清淡,但是越吃越能尝出食材本来的鲜味和甜味,这也是潮汕菜的精髓,凸显本味。

小王哥还说,店里的海鲜也是从潮汕发过来的,他们认识码头上的人,每天凌晨三四点渔船靠岸就通过微信挑货,然后迅速泡沫箱冰封,跟着客运快线,差不多一点左右到店,每天就定两个泡沫箱,售完为止。如果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可以提前给店里打电话预留。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9)

青瓜虾烙也是记者第一次在杭州吃到,每颗虾仁都仔细地剔除了虾线,因为加入了黄瓜丝,所以吃起来格外清爽。小王哥说,很多在杭州开的潮汕闽南风味的餐厅都会做蚝仔烙,但是他去实际看过食材之后,很担心这边买到的生蚝肉达不到预期的品质,而且也觉得蚝仔烙吃起来略显油腻,可能和现在倡导的健康饮食不符,所以替换成了青瓜虾烙。不过温馨提示一下,如果想吃青瓜虾烙要有些耐心。每份青瓜虾烙都是下单之后现处理食材,做好差不多要花15-20分钟。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10)

也许是因为最近杭州处在非常时期,店里没有预想中的热闹,堂食刚刚好坐满,门口站着等候取餐的外卖小哥反而比店里吃饭的人要多。在前台点单的,是大王哥的女儿,今年15岁,最近因为疫情,学校停课,她就来店里帮忙照看生意。小姑娘也是很活泼外向,她告诉记者,之后店里还有计划把老家那边好吃的粿也放到店里。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11)

“我们老家那边就是各种粿很出名,先打算卖卖我们自己平时都经常吃的土豆粿,后面再看情况要不要增加别的粿,还有冰箱里的马蹄爽和新奇士都是我们那边的饮料,一定要尝尝看。”

这条街最好吃的粿条(这家藏在居民楼下的牛肉粿条)(12)

想拔草的实在太多,比如备受好评的炸鱼饼和炸虾枣,无奈眼大肚子小,出门时候心里暗暗想着下次再来尝过。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