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

核心提示:

1.有说法是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同出自秦将王翦之后,都以王翦为始祖。

2.豹眼认为,太原王氏以太子晋为始祖,琅琊王氏出自太原王氏。

对此,王氏族人及友友们有何不同见解,敬请赐教。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1)

琅琊王氏世系源流一线谱

第一世: 太子晋,王氏始祖。第二世: 王宗敬,一子:凤。第三世: 王凤,二子:覃、石。第四世: 王覃,一子:渠。第五世: 王渠,仕周为司徒。二子:荘、丰。第六世: 王丰,一子:芝。第七世: 王芝,一子:亿。第八世: 王亿,一子:错。第九世: 王错,二子:墳、愦。第十世: 王墳,错长子,仕魏中大夫,一子:渝。第十一世: 王渝,墳之子,仕魏上将军。一子:息。第十二世: 王息,仕魏司寇上将军,二子:恢、昱。第十三世: 王恢,一子:亢。第十四世: 王亢,三子:颐、敛、蠋。第十五世: 王颐,一子:翦。第十六世: 王翦,六子:贲、戊、勇、刚、毅、乙。第十七世: 王贲,字典,封武陵侯。一子:离。

第十八世: 王离,字明,封武城侯。二子:元、威。

第十九世 王元(琅琊王氏始祖)第二十世 王忠第二十一世 王浑第二十二世 王曜第二十三世 王袭第二十四世 王吉第二十五世 王骏第二十六世 王崇第二十七世 王遵第二十八世 王音第二十九世 王仁第三十 世 王融第三十一世 王览第三十二世 王裁第三十三世 王导第三十四世 王洽第三十五世 王珣第三十六世 昙首第三十七世 僧绰第三十八世 王俭第三十九世 王骞第四十世 王规第四十一世 王褒第四十二世 王鼒第四十三世 王弘直第四十四世 王綝(方庆)第四十五世 王曒第四十六世 王宠第四十七世 仲连第四十八世 王绍第四十九世 王玙第五十世 王及第五十一世 王鐬第五十二世 王抟

秦朝灭亡,王翦后裔逃难琅琊郡

《白起王翦列传》记载:

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而又灭蒙氏。陈胜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围赵王及张耳钜鹿城。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王翦及其子王贲都已经去世,大将蒙恬也被处死。秦二世胡亥派遣王翦之孙、王贲之子王离率军进攻赵地,围困赵王歇及张耳于巨鹿城。

当初,秦始皇在王翦、王贲父子等将领的辅佐下一统天下,之后就开始巡幸各地。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

始皇二十七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抵达琅琊郡。通武侯王贲、武城侯王离父子都伴驾在左右。

此时,武成侯王翦由于年事太高,大约已是八十五岁高龄,应该在家养老了吧。

祖孙三代都为列侯,可知当初王翦一族在秦朝的势力。

始皇三十七年(前219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沙丘宫(今河北邢台市广宗县)。

赵高采取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段,假造始皇诏书,立胡亥为太子,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将兵权交给裨将王离。

《史记·李斯传》记载:

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胡亥继位后,以王离为大将军。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赵国贵族赵歇被张耳、陈馀立为赵王,都城信都(今河北邢台西南)。

秦二世胡亥派遣王离与章邯等围困赵地,当时就有人说:“王离,是秦国的名将。现在率秦国大军进攻刚刚复国的赵国,赵国恐怕凶多吉少。”

这人的门客却说:“不是这样的,做将领的世家到了第三代,必定失败。这是啥道理呢?是因为他家杀戮的人太多了,他家的后代要承受为恶的惩罚。”

的确如此,秦灭六国,王翦父子就直接参与灭掉了除韩国之外的五国。王翦宗族为秦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六国亡国贵族对王翦家族可谓恨之入骨。

果不其然,不久后,项羽率军救援赵国,大败秦军,章邯投降。王离被俘,不久被杀。

不过,这事说起来很可能是一场阴谋。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2)

破釜沉舟,项羽大败秦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陈胜被杀后,项梁召集部下议事,接受范增建议,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怀王。之后,项梁大破秦军于东阿,别遣项羽、刘邦攻打成阳,大破秦军于濮阳东。

秦二世派遣大量军队支援章邯,由于项梁大破秦军之后,骄傲自满,被章邯击败斩杀。

章邯杀败项梁后,认为楚军不足为虑,于是引军北渡黄河,大破赵国。赵王歇与将军陈馀、国相张耳败走巨鹿。章邯与王离、涉间等一起共四十万大军围困巨鹿。

项梁被杀后,项羽接管了其叔父项梁的军队。项羽率领五万楚军,破釜沉舟,在巨鹿大败章邯率领的秦军。

章邯在巨鹿南虽被击败,但并没有全军覆灭,在棘南(巨鹿南)仍拥有二十万军队,完全可以与项羽再次决战。

但章邯完全置王离军于不顾,直接投降了项羽,致使王离被俘、全军覆没。

秦军惨败,秦国灭亡,究其原因还是将领内部出现了矛盾。

王氏与蒙氏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都立下了大功,秦始皇以蒙恬为大将、以王离为副将驻防北方,说明二人关系还不错。

但蒙恬被害,王离却未曾遭殃,而且掌握了边防大权。这难免令他有兔死狐悲之感。

而章邯是在秦朝内部斗争中崛起的,由少府而为统兵大将,权势显赫,得意一时。对三代为列侯的边防大将王离,指手画脚,自然令王离很不服气。

豹眼认为,秦军将领不能同心协力是秦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具体的情况,就由史学家去研究探讨,豹眼还是继续说说王离之后,老王家那些事吧。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3)

王元避难琅琊,成为“琅琊王氏始祖”

王离,字子明,有二子,长子王元,次子王威。

王离战败两个月后被项羽俘虏,正史没有记载其结局,野史多传被项羽杀死,其长子王元为避难,逃亡山东琅琊郡皋虞城(今山东即墨)。其后世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尊其为“琅琊王氏始祖”。

当初,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项羽的祖父项燕被王翦用计击败,自杀身亡。

后来,项燕之孙项羽又击败王翦之孙王离,将其俘获斩杀。

世事轮回,冥冥之中好像是天意。

王元举家迁居琅琊,历经几世默默无闻,过着非常低调的平民生活。

第十九世 王元(琅琊王氏始祖)第二十世 王忠第二十一世 王浑第二十二世 王曜第二十三世 王袭第二十四世 王吉

据琅琊王氏世系源流一线谱记载:王元第六世孙王吉,在西汉宣帝朝廷为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再次显贵的先河。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今青岛市即墨区),后徙家于同郡的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 迁居官至博士谏大夫。

王吉,祖居琅琊郡皋虞城(山东即墨),后迁徙琅琊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

王吉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西汉昭帝时,被举荐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

昌邑王刘贺贪酒好色,喜欢游猎,不问政事,致使百姓劳役过重,怨声载道。

王吉上疏力谏,但未被刘贺采纳。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武帝之子、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时年二十一岁,因无子,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贺被迎立入朝,立为皇太子,随后接受皇帝玺绶,承袭帝位。

王吉再次上疏规劝刘贺要敬重大臣,勤于国事,但仍被拒绝。

刘贺继位十余日,还没有来得及拜谒高祖刘邦庙宇,把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就已经与张安世在谋划废除他。

刘贺在位第二十七天,霍光等人就以其荒淫无度、不保社稷为由,将刘贺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

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地昌邑,赐其汤沐邑两千户,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4)

汉宣帝继位,王吉被任命为博士谏大夫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

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征和二年(前91年),发生了巫蛊之祸。汉武帝派遣江充调查此案,由于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借机陷害刘据。刘据被迫起兵自保,终因兵力不足而失败。

受此案牵连,刘据之母卫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两位小皇孙、刘病已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姑姑(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太子、皇孙的姬妾和门客皆被处死。

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死,被收系郡国在长安的府邸中临时设置的官狱里。

后元二年(前87年),刘病已不满五岁。汉武帝病重,望气者说长安监狱有天子气。汉武帝派遣内谒者令郭穣,把长安二十六官狱中的所有犯人,不分罪过轻重一律杀掉。

郭穣来到刘病已所在的监狱,看守监狱的邴吉紧闭大门,不让郭穣进入,并说“皇曾孙在此。”

郭穣只得回报汉武帝,汉武帝得知曾孙还在世,对巫蛊之案有所醒悟,大赦天下,刘病已得以再次躲过一劫。

后邴吉将刘病已送到其外家、祖母史良娣家里,交给史良娣的兄长史恭抚养。史恭的母亲贞君年岁已高,但看到刘病已孤苦伶仃,心里非常难过,就亲自照看抚养他。

不久,汉武帝驾崩,遗诏两道,一是封霍光等为列侯,一是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廷,并令宗正将刘病已录入皇家宗谱,其宗室地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邴吉因保护皇曾孙之功升为大将军长史,霍光十分看重他,让其入朝做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嗣。大将军霍光派遣邴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就将刘贺废黜。

原霍光属吏后升任太仆的杜延年,其子杜佗素与刘病已相友善,杜延年劝霍光、张安世立刘病已为帝。

邴吉趁机劝说霍光,盛赞刘病已的美德。于是,霍光上表上官太后,迎立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

《汉书·宣帝纪》记载:

宣帝刘病已身有“异相”,遍体上下甚至脚底都长着长毛。刘病已卧过的地方不时会发出光芒,他每次到卖饼的店铺买饼,被他光顾的店铺立刻生意火爆。在民间,有人把他描绘成带来好运的财神爷。

这故事与刘氏高祖刘邦的经历如出一辙,难道一切都是出于天意?

昌邑王刘贺被废黜后,其原来的臣僚大多受到株连被处死或者下狱,唯有王吉与郎中令龚遂因为屡次进谏,幸得免死。

汉宣帝继位,任命王吉为博士谏大夫。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5)

王吉为官清廉,铸造了琅琊王氏走向辉煌的基石

王吉为官十分清廉,他住在长安时,邻居家的枣树伸入其院中,王吉的妻子随意摘了几颗枣子给他吃。

王吉得知是偷摘邻居家的,便将妻子赶走了。邻居听说后,执意把枣树砍掉,后经再三劝说,王吉才把妻子招回。

因此,当时流传着“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的佳话。

王吉(字,子阳),为人正直清廉,仕途却不很顺畅。辞职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平民百姓,毫无二致。

汉宣帝时,王吉与贡禹是很好的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在官场也很不得意。

汉元帝时,王吉再次被征召为谏议大夫,贡禹得知后非常高兴,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来,弹去灰尘,准备去朝廷出仕戴用。

果然,没过多久,贡禹就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这就是“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成语的由来。

但王吉却在赴长安的途中病故。

王吉曾经跟随《韩诗》学者蔡义学习,开创《韩诗》王氏学派;能为《驺氏春秋》,又好梁邱《易》。

按照戴维先生的说法,王吉在《论语》研究上,兼有《齐论》和《鲁论》的特点。汉书说他“兼通五经”。

因此,王吉称得上是西汉比较著名的经学家。

在汉宣帝时期,王吉针对皇室奢侈靡费、任人唯亲等时弊,上疏劝谏。特别是他首倡晚婚,在给宣帝的奏章中写道:

“夫妇,人伦之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多夭。”

王吉主张晚婚的目的,是要达到“不夭”和“明教化”,意即“优生优育”。

今天来看,这是多么高明、智慧的理念。特别是说“不懂得为人父母之道就有了子女,这是多夭和教化不明”的原因,真正是字字珠玑,含金量十足。

王吉之所以历史留名,还是在于其高尚的品行,其宗族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的望族,琅琊王氏才有了初步的声望。

但其子孙更是了得,孝行誉满天下,琅琊王氏逐步成为天下第一郡望。

欲知详情,静待豹眼细细述说。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或修正。

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哪个更厉害(豹眼说说老王家那些事儿)(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