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风味小吃(童年记忆里的美食)

“番薯种自番邦来,功均粒食亦奇哉;岛人充飧兼酿酒,奴视山药与芋魁。根薯茎叶皆可啖,岁凶直能救天灾;奈何苦岁又苦兵,遍地薯空不留荄。”这是明代著名诗人卢若腾的《番薯谣》。番薯也叫红薯,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难忘记忆……

红薯风味小吃(童年记忆里的美食)(1)

上世五六十年代,童年时代的我,最爱吃的是红薯。记得早上去学校,书包里总是装着红薯。要拿的是烤红薯,下课了小伙伴们你掰一块,她掰一块,分着吃;要是生红薯,小伙伴们围一圈,你咬一口,她咬一口,轮转着吃!既充饥,又解渴。

红薯风味小吃(童年记忆里的美食)(2)

红薯浑身是宝,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是餐桌上常见一道美味菜肴。它的叶拌面饊着吃,茎腌着吃,切上蒜末,放上辣椒面,泼上油,脆生生,香喷喷。

红薯蒸着吃面甜面甜,烧汤时煮着吃滑滑软软,烤着吃焦黄焦黄,香味扑鼻,大街小巷的烤红薯,飘在空气中的香甜味道,让人垂涎三尺。红薯切成片,晒干,磨成面,蒸成窝头,压成饸络,吃着筋筋的,甜甜的。

红薯还可以擦成丝饊着吃。饊红薯丝时,为了不被氧化,要快擦丝,快拌面。氧化后的红薯丝,会颜色变暗或发黑。擦丝后用凉水冲一下,洗个凉水澡,控干,拌面,穿上白色婚纱,根据在蒸笼里的薄厚度,蒸20—30分,出锅的红薯丝晶莹白润,捣上蒜泥,吃酸辣的,炒成葱花吃咸香的。

红薯的吃法太多了,还有红薯饼,红薯油糕等等…登上大雅之堂的拔丝红薯,红薯加沙,更是席面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特色地方菜。

红薯富含淀粉,加工成的粉面细腻而绵润。粉面是做粉条、粉皮、凉粉的原料,这些都是纯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是我们餐桌上的绿色食品。

红薯风味小吃(童年记忆里的美食)(3)

配图与本文无关

凉拌菜、熬菜粉条是主角,火锅、羊肉泡等也离不了它。粉条是用淀粉制作而成,有红薯淀粉、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绿豆淀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红薯淀粉制作的粉条。怀念的还是小时候母亲以粉条为主做的(CUO)菜。先把粉条洗净折断,放在一个小盆里,用开水往上一浇,滴少许油,放上调和面,切上蒜片,葱段,放入油菜叶,或菠菜,或茴条,或马齿(马齿苋),溜上一会,约10分钟左右,馍馍软了,菜叶熟了,掲开锅盖,把麻花折断放进去,母亲说麻花放早了就模糊了,吃着就不筋道了,它能增加菜的香味,再浇上一勺油辣椒,葱的白,辣椒的红,菜的绿,麻花的黄,色香味俱佳,真是人间美味。(CUO)菜没有炒,煎,炸高温油的破坏,维生素全在碗里,营养丰富,非常好吃。现在,我隔三差五也(CUO)一次,但再也吃不出当年妈妈的味道。

红薯品种繁多,按薯肉的颜色可分为,白心红薯:干面,口感绵密,吃起来有像毛栗;红心红薯,细腻软糯;黄心红薯:软,甜。紫心红薯:绵,甜。我最爱吃的还是娘家沙土地种出的白心红薯“一枝香 ”。

红薯风味小吃(童年记忆里的美食)(4)

红薯伴随着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成长,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里,给了我生命与力量!

文/钱秀琳 编辑/陈军芳 临猗网原创发布,侵权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