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

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或别人的口中听到过这样一个段子;“这些黄带子,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的!”自那之后,这句话就成了很多人开玩笑时最爱说的俏皮话,但是这句话到底是出自哪里呢?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1)

1996年,作家方方出版了一部名为《埋伏》的中篇小说,而在1997年这部小说被改编为同名影视作品。年轻的冯巩饰演的叶民主是造船厂保卫科的一名职工,作为一个内心深处充满正义感的保卫科职工,冯巩在女朋友的音像店中(出租碟片)假扮警察,意外“缴获”一批黄带子,此时想要一睹为快的又怕女友生气的冯巩,就说出了这句让人不禁捧腹大笑的名言!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2)

由于这部作品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多的反响,再加上冯巩本身也没有太强的票房号召力,导致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所有看过此片的人相比都对冯巩说的这句台词记忆深刻;于是大家口口相传,导致很多人只听这句话却不知道此话的出处!

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很多人或许发现冯巩老师每次亮相时说的那句经典台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并没有出现!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3)

或许对于很多年轻的观众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老观众而言,冯巩舍弃这句脍炙人口的开场互动的确让人很意外;因为自从1995年的《最差先生》开始之后,这是23中第一次没说!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4)

随着近些年春晚的关注度越来越多,很多人看春晚更多的是处于怀旧,尤其是像冯巩、朱时茂、陈佩斯、蔡明、赵本山这些陪伴我们儿时无数个春节的老艺术家们,有时候能在电视中听到他们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感受到过年的氛围!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5)

作为春晚上连续等台最长的语言类表演者之一,冯巩已经连续登上春晚舞台32年了!1986年,只有29岁的冯巩和自己的第一任搭档张伟携《虎年说虎》登台,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这个舞台,尽管身边的搭档从张伟换成了牛群,随后又换成了郭冬临、朱军等人,但是冯巩始终不离不弃的坚持着自己最喜爱的相声表演。尽管现在的表演有些四不像,可这种连年坚持创作的热情让人感动!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6)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7)

了解冯巩的人知道冯巩可谓是名门之后,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民国代理总统冯国璋。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父辈的名誉成了他的政治灾难。父亲被迫劳动改造,母亲一人用每月不足80块钱的工资养活一家7口。冯巩曾在和朱军的春晚节目《艺术人生》里讲到,为补贴家用放学后经常要捡煤核,虽然语气调侃,但眼中尽是心酸!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8)

少年时的特殊经历,为冯巩后来的性格以及表演风格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向来给人一副谦虚、和蔼,甚至带有一丝懦弱胆小的印象,在他的作品中也经常是一种“老好人”的形式出现;但是这并不妨碍冯巩对角色的塑造,已及作品的深刻!在早年的《坐享其成》、《小偷公司》、《两个弄潮儿》这些先锋相声作品中,冯巩让大家见识到了他的创作和表演才华,那种不动声色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社会乱象的纠错,放在今天也是不可多得佳作!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9)

冯巩最经典的一段话(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的)(10)

如今,像冯巩、蔡明、潘长江这样的老演员依旧在苦苦支撑着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其实并不是他们不想谢幕,而是确实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对于那些有名气的年轻演员,他们有多少人会把精力放在不赚钱的舞台表演上呢?又有多人能放下身段去饰演一个能接地气,甚至有些老土的普通百姓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