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的金融是什么(我理解的金融)
金融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呢?金融具有什么作用与功能呢?我们怎样学习金融呢?下面是我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们说的金融是什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们说的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呢?金融具有什么作用与功能呢?我们怎样学习金融呢?下面是我的看法:
一、金融是什么?
金融是指在经济生活中,银行、证券或保险业者从市场主体募集资金,并借贷给其它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因此,不仅是金融业者,有关政府的财政,行业企业的行为、以及个人的理财都是金融的一部分。
在我国古汉语中,“金”和“融”作为两个独立的词存在由来已久,但合为“金融”一词并非古已有之,普遍认为“金融”一词是在19世纪初期现代西方文化和传统东方文化融汇之际被引入我国的。1915年出版的《辞源》中对“金融”的释义是:“今谓金钱之融通状态曰金融,旧称银根。各种银行、票号、钱庄,日金融机构。”
1936年出版的《辞海》中的释义:“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两本辞书均将“金融”定义为通过银钱业的资金融通。但在西方,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对应“资金融通”这一概念,通常将Finance翻译为“金融”,而Finance的本义是“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它涉及个人、企业、政府等不同经济主体在资金融通过程中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及作出的各种经济决策。对此,《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给出了一个比较综合的解释:“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国外对金融的权威界定来自两本金融学辞典——《银行业与金融百科全书》和《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辞典》。
《银行业与金融百科全书》认为金融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从最初的意义来看,是指由政府通过税收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并对其收入支出进行管理,现在专指公共财政:从最基本的意义来看,是指企业通过出售股票、债券或其他工具筹集必要货币的行为:从最广泛应用的意义来看,是指关于货币、信用、银行、证券、投资等业务及其运作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这种释义比较全面,考虑了具有不同目的的主体在不同市场中参与资源配置的问题。
《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辞典》指出:金融主要研究资本市场的运营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基本内容包括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公司金融。这一界定强调储蓄与投资者的微观行为活动,突出金融概念中涉及的微观领域。 综上所述,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流动,是指以金融工具为载体、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为中心的各种资金借贷、资本交易、债权与债务转移等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总和。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具有系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因此,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货币资金的运动规律、金融市场主体的个体行为和金融体系整体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宏观金融理论到微观金融理论,从货币供求到货币政策理论,从利率制度到汇率制度,从商业银行业务到中央银行监管,从金融创新到金融风险防范等。从研究方法上看,金融有理论金融,也有实证金融。一方面,金融学的研究将金融活动尽可能纳入宏观经济运行的范围内进行分析,与金融实践的发展紧密相连。
近几十年来,金融领域的重大变化,如货币体系的发展、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自由化等,促进了货币理论、汇率决定理论、金融中介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也突出了金融学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另一方面,现代金融学越来越注重微观分析,强调数量、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的重要性,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发展。客观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着学科的建设,如果一个学科不能适应客观经济生活的发展,也必将丧失生命力。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的发展将不断增添新内容,包括金融理论的进步和创新活动产生的新业务。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不断学习。
事实上,真正的金融技术,和种植技术,畜牧业技术,造船技术这类的技术没有太大本质的区别,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发的展出来技术而已。金融,既不是高大上的,高人一等的特殊技巧,也不是赌桌上,毫无益处的赌博工具。金融,是一种服务,被社会所需要的服务。无须仰视,也无须妖魔化。我们拿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事,火灾保险是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的金融形式。
每个人都付一笔钱给保险公司购买火灾保险。如果有人不幸遭受火灾,则能拿到一笔远远超过他支付的钱,从而避免掉火灾带来的经济困境。对于这单笔交易而言,保险公司是亏损的,然而没有遭遇火灾的人是大多数,这些人的保费只要能弥补掉支付的理赔,则总体上保险公司还是赚钱的。保险公司要做的是测算风险,大概知道发生火灾的概率多大,并且利用大数定律来赚钱。这里保险公司利用到了大数定律来给自己创造利润,这和利用牛顿力学来制造机械是一样的,利用科学家们的发现,来制造工具,创造产品。
金融本身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资金的流动和融通。简单地说就是让资金在有钱和缺钱的两个机构(个人)之间安全、快速的流动,就能够叫做金融。但是,这些从有钱方流出的资金最终必须是通过流向那些能够赚钱的实体经济(缺钱方)来让自己升值的,也就是说这些钱最终要通过实体经济变成产品、服务、技术、文化甚至未来预期,卖给那些需要的客户获利,然后这些获利中的一部分就成为了提供资金方(投资方)和资金流通协助方(金融服务机构)赚钱的来源。这里只要保证1.资金是能够安全、快速流动的2.实体经济是能够赚钱的3.赚的钱是能够满足投资方和金融机构胃口的。
但是,如果投资方资金没有通过实体经济赚钱,甚至都没有到达任何实体经济,而是最终直接或间接的把这些钱作为收益、利润又返回到投资人手中(让投资人更贪婪),这就可能成为典型的旁氏骗局或者金融零和赌局,在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中,强调闭环资金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验证资金的流向,如果资金流向的实体经济本身很难赚钱,或者资金根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仅仅通过实体经济走个帐,而没有变成产品、技术、服务、未来预期等),最终成为骗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现在不少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发财壮大的“著名”企业家,都大张旗鼓进入金融市场,用金融模式搞连锁,搞加盟,搞返利,搞网城,最终分析他们的模式,都只能让投资人从别的投资人手中拿回收益(实体经济模式有硬伤,管理有硬伤,营销有硬伤,最终都不可实施)。
一旦没有新的投资人入场,这个资本骗局就结束了,所以,任何不强调实体经济模式,不能把实体经济模式讲清楚,不能让你从实体经济模式中真的能够看到收益的所谓新金融,都不要触碰,别管他的发起人是谁?以前有过多少辉煌的业绩?(一味突出金融回报不谈实体的项目就更别触碰了)世界是依“道”运行的,静心就能领悟更多自然规律。
对于金融这个词,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过于专业,与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实则不然,“金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例如,我们平常触手可及的银行卡、信用卡、保险、贷款、微信支付、支付宝等都是“金融”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的消费、投资、借贷,也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一些金融学的规律。也就是说,每个人每天都在和“金融”打着交道。进一步来说,现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金融社会。
随着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超前消费也渐成时尚,也可以说,人们对金融的依赖已经进一步加深。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拼尽了全力去挣钱,但仍旧不能拥有自己梦想的财富。而有的人,处于和你同样的起跑线,通过理财却过上了很好的生活。这是理财在发生作用,也是金融在发生作用。种种证明我们很有必要学习金融知识,了解金融常识,以此来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并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虽然金融的问题有很多很多,但金融的原理,本质的东西却并不多,如果我们能拿出一点时间,系统地学习金融学的基本常识,这样,即便以后遇到了相关的问题,我们也能从容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常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的投资理财保驾护航,让我们的财富适时加码。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金融学,掌握金融学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金融学呢?让我们先来说说金融的概念。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金融是一种交易活动,其本质是价值流通。而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学科。金融学从来都不只是大学课堂上教授们口中深奥的理论与抽象的符号,它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事例,是人们对经济生活的体会与领悟。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金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年双十一“剁手节”,我们所下的每一个订单,除了带给我们收到商品的欢愉和还款的痛苦外,还有其背后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发达的金融是万众创业的前提与催化剂。
在今天的中国,创业已成为时代风潮,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为缺少资金的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了解决资金需求的新渠道,从而使普惠金融从口号落到了实处。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出门不用带钱包,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就可以便捷地实现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带给人们一种前所未有的金融服务体验,也引发着各个领域的变革。当然,由于监管机制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等因素,互联网金融仍存在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具有风险防范意识,运用掌握的金融学知识理性分析与投资。
简言之,读懂金融,了解金融特性和金融市场,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创新力,为人们提供发展的可能;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普通人的抗灾能力,缩小人们之间因发展机遇差距而产生的贫富鸿沟。“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也许用来描述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既充满矛盾又富有无限可能的时代是最为恰当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省钱、存钱固然是根本,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投资,学习金融知识,不然你就真读不懂这个时代了。
对于金融,有人把它看得十分高深,认为凡是从事金融行业的,都是行走在北京的金融街或上海的陆家嘴等地,身着不非套装的成功人士;有人则定全将其黑化,认为金融就是造成经济危机、市场混乱的罪魁祸首,是一群操着多本赌具的紫徒,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庞氏骗局”等着人们往里跳。而多数)通常会觉得金融是很深奥复杂的,与自己没多大关系。 事实上,金融可谓无处不在,它如同血液一般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离不开它,也少不了它。
只不过它以一种我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以房子为例。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打拼过的人都知道,这些城市除了人多、机会多之外,还有一个让人挠头的“高”,那就是高房价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小张,在北京工作,目前他的月薪是6000元,以北五环3万一平方米的房价来计算,如果他想要购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至需要25年,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因为这期间随着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的增他会涨薪,但是他靠涨薪来积攒下一套房子的总价仍是一段漫长的时间。在张想尽早拥有自己住房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最终也实现自己在北京安家的愿望。正是因为有了银行这类金融机构提供的按揭贷款这类金融产品,才能让小张这样的年轻人买得起房子。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小张从银行借来的他未来的收入,他只是把自己未来的收入提前预支了。而假设若干年后,想回乡创业生活,他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卖了,又在家乡买了房子,并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小张这“买一卖一买”的个人经历,体现的正是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小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空间)所进行的买卖即交易,都是金融交易。
正是因为有了银行,缺少资金的企业才可以通过银行或资本市场,借到发展所需的资金,才会发展壮大,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会促进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个人会从中受益。这就如同你输血给他人最终又得到了他人的反哺一样。
我们在媒体中时常会看到某人开车不幸撞上豪车而引发“破产”的新闻。相信车主们在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或许会考虑是不是要调高明年的车险额度。因此,一般情况下,车主都会向保险公司购买车辆险这一金融产品的。车主可以通过购买车险来降低、稀释可能的风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等新型金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出门不带钱包、手机扫码购物等也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相信在未来,对于金融生活,不论是其内涵还是外延都会越来越丰富。
对于金融的影响和作用,有人曾形象地描述道:“我们把社会比作人体,各类经济主体比作器官的话,金融应该是血液。表面看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主要靠各大器官,但是,如果没有血液积极地为器官传送养分、吸收废物,这样的身体,必然不能长久生存。”因此,永远不要低估金融问题对我们的影响。
金融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源于货币和信用的产生及发展。金融活动最初级、最基本的形态是以收支为形式的资金转移,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载体进行的。在金属货币出现之后,又出现了专门从事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业务的金融机构,此时货币借贷这种信用活动也开始盛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了规代银行,许多形式的信用活动及基于信用进行的货币融通都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心展开。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先后实施彻底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货币形态 国家发行的纸币、银行账户中的存教货币是以国家和银行信用为保证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实现了统一。
如果说货币支付与转移仅仅是金融活动的最初级形式,那么随着货币与信用逐渐相互渗透到紧密结合,经营货币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组织的建立,以货币、信用为基本元素的金融就产生了。而在历史上货币和信用渗透的种种形态则应视为金融的萌芽或早期形态。
金融的构成要素有5点:
1、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2、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包括直接融资:无中介机构介入;间接融资:通过中介机构的媒介作用来实现的金融。
3、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4、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5、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各要素间关系:总体讲各要素是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金融对象、金融场所为金融体系硬件要素,金融方式、制度和调控机制为金融体系软件要素,金融机构为其综合要素;
具体讲金融活动一般以信用工具为载体,并通过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金融市场中发挥作用来实现货币资金使用权的转移,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在其中发挥监督和调控作用。
虽然“金融”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但是金融也是一门渗透于生活中的学科,像我们买房贷款、存款储蓄、购买基金股票,利率调整、物价上涨等等,到处都是金融的影子。所以说金融有其令人神往和高深莫测的一面 (如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但也有其平实普华的一面(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人的生活可以脱离金融)。金融,实际上就是把经济、货币和银行联系在一起,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 国际贸易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金融是与货币和信用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这就注定了每个人都离不开金融。
二、学习金融学的必要性
1.金融学所研究的范畴在经济生活中具有极端重要性金融学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各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金融,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人们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各种经济关系,例如去存款、取款、付款,去申请各种生产经营性贷款或消费贷款,去办理各种保险,去购买有价证券,等等;报刊、电视、电台每天都要报道股票行情、外汇牌价、借贷利率等各种金融信息。总之,现代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一切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也都要通过货币金融手段来发挥作用。在这种经济社会里,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调控与监管、国际金融等金融学所包括的基本范畴具有极端重要性,金融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范畴的学科。因此,只有通过学习金融学,才能掌握、理解和研究这些重要的金融范畴。
2.现实生活中提出的种种课题,需要通过学习金融学来取得科学的认识 如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在改革开放的转轨时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时时接触的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范畴,也会产生好多问题,例如,……有许多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困扰着人们,把握不准怎样看待才是正确的,怎样看待是错误的,这就需要通过金融学的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把握金融运行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才能找到科学认识和探索金融问题的入门钥匙,研究并解决我国现实中的诸多经济和金融问题。
3.学习金融学可以为深入学习各门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由于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经渗透于现代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门其他经济学科的课程中都会涉及到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也都与金融学的理论相关联,例如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管理学等,学好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对于学习这些经济类课程大有帮助。
三、金融的作用与功能
金融主要有如下六个功能:
1、清算和支付功能,即金融体系提供了便利商品、劳务和资产交易的清算支付手段;
2、融通资金和股权细化功能,即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各种机制,汇聚资金并导向大规模的无法分割的投资项目;
3、为在时空上实现经济资源转移提供渠道,即金融体系提供了促使经济资源跨时间、地域和产业转移的方法和机制;
4、风险管理功能,即金融体系提供了应付不测和控制风险的手段及途径;
5、信息提供功能,即金融体系通过提供价格信号,帮助协调不同经济部门的非集中化决策;
6、解决激励问题,即金融体系解决了在金融交易双方拥有不对称信息及委托代理行为中的激励问题。
金融主要有如下三个作用:
1、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由其特殊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发达的货币信贷经济或金融经济。其运行表现为价值流动导致物质流动,货币资本流动导致物质资源流动。
2、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其显著特点之一是间接宏观调控。金融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已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几乎所有的现代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和资本的流动。 四、我们如何学习金融
(一)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学习金融学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这种理论课的学习尤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这里主要有三层含义。1、在金融学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赋予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立场丁观点和方法。
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金融学的思想武器和指导原则。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指导性并不是表现在句句句首马克思主义原著中关于金融学问题的具体论点和论据,如果我们只是试图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在前一个多世纪的表述来解决现实问题往往是不成功的,这种方法本身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正因为经济发展了,时代变化了,才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体现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坚持新时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 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2、吸收全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对人类在货币银行问题上已经取得的共识、经验教训,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和记取。因为市场经济的运作具有明显的宏观性和内在规律性,市场经济中的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范畴也有基本相同的特征,而金融学作为市场经济中研究货币金融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科,应该具有基本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这是不以社会制度的差别而转移的。
因此,对于人类已经揭示出来的金融学方面的内在规律,包括国外学者在金融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不仅不能排斥,而且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并运用这些客观原理分析和解决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现实金融问题,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开放式理论框架的要求,是符合实事求是精袖的。当然,我们在学习各国经济学家的理论和主张时应该有一个思辨的过程,引导学员吸收其正确和合理的成分,扬弃其谬误之处,既不要盲目崇拜,一概吸收;也不要盲目排斥,一概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力争使金融学的理论更加科学。
3、立足国情,实事求是,在结合中国实际的过程中来学习和研究金融学。我们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学习金融学,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二作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必须时时注意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从国情出发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脱离实际的学习或对理论的生搬硬套都是不可取的。
(二)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尽量避免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两极式绝对化思维方式,遵循社会科学的认识规律,坚持真理的相对性,在此条件和此环境下的相对真理,放到彼条件和彼环境下未必是真理。一般来说,经济学中所概括的基本原理和对规律的认识,通常只符合大数定理,即符合大多数情况,代表一种趋势或倾向,可以存在着例外。
这一点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所研究的关系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存在例外而否定基本原理,也不能用某个结论去解释一切。其次,检验经济学家们的理论、政策三张的唯一标准也应该是社会实践,要看经济发展的最终效果。但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殊性,检验效果的时间很长,即从最初的理论付诸到行动。出现最终效果之间有很长的时间滞后性,在这期间的初始效果和最终效果很可能不一致,因此,人们在检验其真理性时并不能简单真观地看问题。
例如,研究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该怎么看利繁?如果从通货膨胀初期带来的短暂繁荣效果出发,会得出 个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结论,但若从长期内将造成经济混乱和衰退这个最终效果看,就会得出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结论。
因此,经济和金融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这也是金融学的魅力所在,研究经济金融问题需要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如静态与动态的分析、存量与流量的分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分析、长期和短期的分析等,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亲,应该注重培养自己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辨证看待问题的习惯。
第三、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各种金融要素及其关系、运行规律。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逐步接近客观真理的过程,所以人们的探讨研究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对金融学范畴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化着,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观念来学习金融学。尽可能自己去查阅相关的文献战料,从新情况、新素村中去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学们之间、师生之间应该尽量多交流,例如就现实金融问题用金融学原理来进行讨论或知论等。
应该说,金融学中有许多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教材中涉及的各种理论、观点、及各种范断的关采等,都是大多数人已有的共识而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有争论的,有的还争论得很激烈,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在把握共识的基础上,了解主要的争论点,树立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激发讨论和研究文题的兴趣,才能把金融学的学习引向深入。当然学习重点和前提还是应该放在基本共识上,掌握基本知识和内在联系是首要任务,如果连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都没有把握,急于切入问题的争论中弊大于利。
第四,在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去探寻科学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速径,死记硬背或机械僵化地学习是最不可取的。现实中很多金融学方面的问题,是很难从哪本书上直接找到答案的,即使有答案,也可能是不完全或抽象的;同样,在分析问题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要勤于思考,就会从并无直接答案的论述中领悟到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客观地说,金融学除了介绍一些基本知识外,主要为大家提供一些研究问题的思路、剖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答案。所以,在学习中不要以找答案为目标,而要注重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入门钥匙。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1、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以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辅导与答疑等教学方式都应该是辅助性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大家理思路、提要领、抓重点、解难点,是为同学们更好地自学提供帮助的。学习金融学最主要还是靠同学们的自学,靠自己去读书、领会、掌握和运用。自学的能力是培养出来的,也是一种受益终生的能力,因为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以后还需要终生不断地学习,不可能永远靠老师教,而只能靠自己自学,因此从现在开始养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自学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2、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以精读为主。自学主要在于读书。
读书有两种基本方法,精读与泛读。精读的益处在于增加深度,泛读的意义在于扩大知识面,一者缺一不可。对于教材和一些专家的名署需要精读,化时间、下气力去思考和钻研,除此之外,还要泛读一些相关的书刊,如各种金融学的专业书刊和经济学的书刊、因为金融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涵盖面广但又相对抽象,它以讲原理为主,具体的实务性、技术性。操作性内容少,也很难做到与现实发展同步,如果同学们能选读一些相关的书刊,扩大知识面,补充新信息,会大大加深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金融学要与现实相结合,经常阅读报刊、关注新闻,关心时局和经济金融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带着现实中的问题来学会事半功倍。例如为什么我国内需不足时要起用货币政策?为什么我国金融机构现在正推广消费贷?人民币汇率究竟应该升值还是贬值?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贵币、信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章节,就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也能解释现实问题。
4、按受与探索相结合。对于金独学的基本知识,应以受为主,我们不能怀疑一切。对人类已取得的文明成果、带共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与原理,应该认真学习,不仅要接受,还要掌握、消化它,以便今后能自如地应用,而对于金融学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则需要有一种科学求是的精神,勤于思考,勇子探索,不必拘妮或迷信某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或某个专家的一个论点,而需要通过自己应用基本知识和原遵来分析和思考,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有一个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问题,不要割裂各章讨论的内容,也不能忽视与其他专业的相关性。教材各章后面都有小纪、重要词汇、学习思考题等,大家应该认真做一下。在做题时,尽可能贯通各章的知识,尽可能联系实际,培养综合分析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