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不仅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比如一些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至今仍然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感觉,那么在这些豪言壮语中间,哪些话让人听起来震撼无比,一起来看看哪些话语让你“热血沸腾”吧!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1)

十、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东汉)

这句话来自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出自《后汉书·皇后纪》的记载: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刘秀关于人生的豪言壮语,对于年少的刘秀而言,他只是前朝没落皇族,如今只能躬耕田野,他在新野听说了阴丽华的美貌,去往长安求学途中看到执金吾非常气派壮观,便发出了这句豪言壮语。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刘秀趁着王莽改制失败,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之际,也参与到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通过昆阳之战打出了他的名望和地位,就这样29岁的刘秀迎娶了19岁的阴丽华,但两人三个月后便分开了,刘秀去往河北,彻底开创了他的一番事业,再次建立统一的大汉王朝,当初的那句豪言壮语,早已经不是刘秀追求的极限了。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2)

九、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万历(明朝)

明神宗万历年间,丰臣秀吉发兵朝鲜,因为朝鲜是明朝藩属国,因此明朝出兵平定倭乱,战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发布了《平倭诏》,这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便出自这篇《平倭诏》,原本是: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这句话是说正义武力发奋昂扬,那些跳梁小丑,即使强大也必然会被杀戮。彰显出大明王朝的霸气。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3)

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南宋)

这句诗对中国人而言十分熟悉,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身不死呢?我要留下一片爱国之心映照史册。这句诗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奋斗的人,而他更是文天祥的真实写照。文天祥21岁成为状元,因为讥讽贾似道遭到贬斥,在元军南下时,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多次失败也不能更改其志,奉命与元军议和,被拘留在元营,在押解途中逃归,继续坚持抗元。最终在五坡岭被俘,押解到元大都,誓死不屈,从容就义。用他自身的行动践行了他的这句豪言壮语。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4)

七、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战国)

提到孟子,人们通常能够想到他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身为儒家亚圣,也是一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豪情的人杰,怎能没有一番豪言壮语呢?这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不仅体现了孟子积极入世的思想,更体现他的旷世豪情。就是如今人们在表达自身豪情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发出一句“舍我其谁”呢?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5)

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北宋)

这句发自赵匡胤的豪言壮语,出自《续资治通鉴》:上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简单说这句话就是自己的床,怎么能够让他人占去一半呼呼大睡呢?这句话的背景是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便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掉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割据势力,于是南唐后主李煜便派人去开封求和,希望大宋能够暂缓攻打南唐,但是赵匡胤却斩钉截铁地说出了这句霸气十足的话,最终南唐在宋朝大军的进攻下亡国了,李煜也被扣押在开封,写下一首“问君能够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6)

五、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南宋)

岳飞是国人最熟悉的古代名将了,在国人心中拥有至高的地位。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面对靖康耻,发出了“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壮语,并且屡次北伐,践行着他的豪言壮语,这句话出现在《宋史·岳飞传》,是岳飞对自己部将说出的豪言壮语;此外在他的名作《满江红》中,也表达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充分表达出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以及报仇雪耻的决心,正好印证了他的那句“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这两句豪言壮语岳飞努力践行着,但在12道金牌之下,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梦幻泡影。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7)

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秦朝)

不得不说陈胜的这句豪言壮语,激励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多少英雄儿女。这句话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大泽乡,一场暴雨之中,农夫陈胜向数百戍边误期士卒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道吼声穿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向无数世人传达了平等的观念,普天之下,哪有什么天生的富贵,只有有能力,就可能成为王侯将相。这道吼声,也呼喊出了后世无数平民豪杰。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8)

三、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马援(东汉)

对于军人而言,最好的归宿便是战死沙场,马援的这句话总结起来就是“马革裹尸”这句成语,这句话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句话的意思便是男子汉应该为国家战死沙场,用战马的皮,包裹尸体回来安葬。马援一生南征北战,先后平定交趾、乌桓、西羌等少数民族的叛乱,最终也老死于前线,践行了他的一番豪言壮语,实现了马革裹尸的梦想。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9)

二、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西汉)

要说古代哪个王朝武将质量最高,答案无非是汉唐。大汉帝国堪称将星云集,而在这些将星中,霍去病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霍去病18岁开启军旅生涯,统帅他的骑兵队伍,在大漠之上纵横驰骋,先后斩杀11万敌军,战绩远在其他汉朝武将之上,当汉武帝想要为他修建豪华府邸时,霍去病却发出一句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壮志豪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影响了无数豪杰投身沙场,建功立业。

古代英雄的豪言壮语(古代十大豪言壮语)(10)

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西汉)

近些年来,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涨,随着一系列爱国题材的影片受到热映,这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经常被人们提及。而这句话出自《汉书·陈汤传》,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出使西域,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面对匈奴的内乱,郅支单于逐渐称雄于西域的事实,陈汤认为应该主动出击,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于是陈汤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假传圣旨彻底扫除郅支单于。而这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堪称古代最霸气的宣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