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离骚的创作背景(离骚之兴观群)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作品背景

约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 (今湖北宜昌)。

公元前317年,屈原开始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

公元前302年,在秦国当人质的太子熊横逃回楚国。

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大败楚军于垂沙,与此同时,秦也出兵大败楚国。楚国进一步沉沦。

2 创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 》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创作年代不同,则文中一些名字的隐喻就有差别。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如果理解春宫、少康是太子熊横的隐喻,可以认为《离骚》创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

诗人为怀王培贤(广植众芳),为襄王荐贤(相下女),但这些政治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诗人在国内不能见容,却又不忍心去国,左右为难。无可奈何,只有一死了之。

3 《离骚》之兴、观、群、怨

孔子在《论语•阳货》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离骚》,由于《诗》《骚》同以诗歌为舆论载体,形成群众的呼声,同样具有政治讽谏和讽喻的舆论效应。

兴、观、群、怨简单可以理解为:抒发情感(兴)、了解社会(观)、与人交流(群)、四表达诉求(怨)。

兴,感发志意。这是说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染、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考见得失。这是说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观省,对诗情所寄之人事物理有所联想、反思。

群,和而不流。这是说诗能够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可以在群体中产生亲和力和共鸣作用。

怨,怨刺上政。这是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诗歌原以抒情为主,情不论喜怒哀乐都可入诗,独怨可以讽喻、可以讽谏,也就是下层庶人群体对统治上层可以批评。也是一种民主思想的体现。

“兴”和“怨”侧重于个体心理感触抒发的功能,“观”和“群”侧重于通由感染陶冶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

兴、观是对个人情绪的影响,而观、群却是诗之社会职能。

《诗》之兴、观、群、怨在《离骚》中都有充分体现。而《离骚》通篇都是怨。怨众芒芜秽、灵修浩荡、众女滛诼、高丘无女、哲王不寤,怨兰“无实而容长”。哀其不争,哀己政治上的失意。

司马迁离骚的创作背景(离骚之兴观群)(1)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