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鹊华秋色图题跋几次(七夕晒书琳琅天禄)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乾隆皇帝为鹊华秋色图题跋几次(七夕晒书琳琅天禄)(1)

“中国古代有悠久的晒书传统。到了现代,‘晒书’又衍生出‘分享’的含义。国家图书馆希望借此良辰美景,引领全民阅读,和大家一起翻开典籍,分享典籍里的七夕佳节。”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启卷知新 文脉流长——2022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暨“典籍里的七夕:一起晒书吧”直播活动上,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典籍博物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熊远明如是说。

直播现场,国图副馆长张志清等嘉宾向观众“炫宝”,展示了宋刻本《昭明文选》、《红楼梦》早期版本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西京杂记》《东京梦华录》《白氏长庆集》等7组国图精品馆藏。他们以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追忆古人的晒书传统,传递文字中的脉脉温情。

这是在国图倡导下全国古籍收藏单位第四年联合举办“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国图也晒出重宝——“天禄琳琅”藏书。不同于清代编修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天禄琳琅”是清代宫廷善本特藏。

“天禄”是传说中的神兽,汉朝宫廷设天禄阁以藏书;“琳琅”指美玉,或指玉石相击发出的清脆声音,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书籍。乾隆九年(1744年),清高宗弘历命内廷翰林院检阅内府藏书,择善本进呈御览,列架收藏于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御笔亲题匾联,赐名“天禄琳琅”,主要典藏宋、元、明刊本及影写宋本等珍稀古籍。

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波及昭仁殿,“天禄琳琅”付之一炬。嘉庆皇帝敕令重修昭仁殿,并命大臣重新甄选御花园与宫中各殿所藏珍籍,用7个月完成选目,重建“天禄琳琅”藏书。

清末民初,“天禄琳琅”藏书历经兵、盗之劫,流散四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政府拨交、私人捐赠和单位采访等渠道,国家图书馆共收藏“天禄琳琅”珍籍279部,其中宋元版(含金刻本)79部,多为珍贵罕见的旧椠(qiàn,古书的刻本)佳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13年,国图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国图古籍修复专家朱振彬介绍说,古籍破损程度被分为五级,当时“天禄琳琅”不少藏书属于最严重的一级破损,絮化、酸化、粘连,有的书成了打不开的灰黑色“书饼子”“书砖”,需要先蒸化胶质,再一点点揭开,走样的字迹也需要修复。历时8年,损毁严重的300余册“天禄琳琅”藏书终于恢复到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8月4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的“妙手传天禄 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中,一部分“天禄琳琅”旧藏珍贵古籍,配合48种修复材料和工具,呈现了这批国宝的艰辛修复历程。

展出的珍贵古籍中,清乾隆内府抄本《钦定天禄琳琅书目》,详录藏书中每部书的版本、钤印、卷册等情况;宋绍兴二年至三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文献学家赵万里在《中国版刻图录》中评价说:“宋时建本、鄂本、蜀本都直接间接从此本出。此书元丰监本久佚,此为硕果仅存之第一本”;宋绍定六年(1233年)临江军学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40卷,经文徵明、王世懋、季振宜等明清藏书名家递藏,世所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献和版本价值;元大德九年(1305年)太平路儒学刻本《汉书一百卷》版本珍贵,但之前地脚处书叶、衬纸表面有大量霉斑,并存在泥渍、糟朽、残损等,修复后方能一睹真颜;明成化九年(1473年)内府刻本《资治通鉴纲目》59卷,由朱熹手定其纲、朱熹门人赵师渊撰写其目,该本原瓷青绢质书衣破损面积大,故采用补绢仿制与染色、做旧等修复方法,呈现出与原书衣匹配的自然老化效果。

我们常说“琳琅满目”,那是众多美好事物的汇集。

修复后的“天禄琳琅”藏书,或端庄或飘逸的字体清晰地印在柔和玉色的纸张上,加上淡红雅致的朱砂钤印,充满美感,让人不由神飞千载,思接古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