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

《俗世奇人》是由作家冯骥才先生撰写的半文半白的短篇小说,全文由18个精悍短小的文章连缀构成,每篇1500字儿左右,专门讲述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素材全部来自于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1)

我只花了2个小时,就读完了全书,即便合上书页,先生笔下那些个性鲜明,各有能耐的市井小人物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本书全是在讲故事,基本没有说理的成分。但是如果只把它作为茶余饭后看一看,乐呵乐呵就过去了的故事书,不免低估了它的价值。

如果还能细细品味,就会发现,那些小人物虽出身于社会底层,却也努力地热爱生活,他们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和生活哲思,可一点也不比那些高高在上,有钱有权的富贵名流少。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2)

《俗世奇人》酒婆

每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安身立命之本

天津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五大支流交汇于此,自古以来,就是水上交通要塞,航运发达,各种商业贸易遍地开花。

在这样一个水陆码头,全国各地来此谋生的人不计其数,若都没有一点真本事,别说想要飞黄腾达,怕是温饱都成问题,对于市井街头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

码头上的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 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靠边站着。

拿刷子李来说,他是一家营造厂的师傅,精通粉刷一行,别的不干。经他手刷出来的屋子,哪怕啥家具物什都不放,光看几面白墙都是美的享受。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3)

他刷墙的时候有个习惯,必穿一身黑,但是干完活,再去看他衣服裤子,一个白点也没留下。他还立了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但是他这绝活有人信,有人不信,就比如他新收的徒弟曹小三。

有一次,师徒二人前去英租界给李善人的新洋房刷浆。曹小三当学徒不久,还只能做些端茶递水的活儿,他就站旁边盯着师傅刷墙,就看到底是不是有传言那神乎。

休息间隙,他仔细去瞅刷子李全身,竟瞧见一个黄豆大小白点。见徒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刷子李猜到了他的心思,便让他仔细再瞅瞅。

一番观察后,曹小三才发现,那是师傅抽烟时不小心把裤子烧了个洞,里面白色的底裤透出来了,根本不是什么白点儿。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4)

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不管是剧院里玩杂技的人,还是街角烙饼卖粥的小贩,不管是在办公室里赶项目的职员,还是搞直播秀才艺的网红达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工作,都需要有能够养家糊口的本事。

360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总觉得自己干什么都干得不高兴,干啥都没成就感,或许是自己的能力和技艺不够。

就像曹小三在没有亲眼见到师傅刷墙时,总觉得刷子李可能是浪得虚名。其实,是不是虚的,观众自有雪亮的眼睛,能瞒得过谁,又能骗多久呢?

与其总是心怀侥幸,偷奸耍滑,不如踏踏实实磨炼自己的手艺才好。哪怕只是精一行,专一门,也足以让你打败很多人,能让自己心中多一分自信与踏实。

磨练技艺的同时,也要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

为了生存,人人都需要一技之长傍身,但是除了手上不断精进技艺,在精神上也要不断修炼自己。

不管眼下你已经多厉害,也要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自信可以有,但狂妄自大,可能会让自己得不偿失。

就拿蓝眼来说,他本是天津卫古玩行里一位“眼力过人”的假画鉴赏专家,任何卷轴只需要打开一半,他就能立马辨出真假。可说巧不巧,古玩界还有一位造假画的高手黄三爷,和蓝眼一样,大名鼎鼎。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5)

有一天,有人来找蓝眼鉴一副《大涤子湖天春色图》,而且还特意留了句“听说西头的黄三爷也临摹过这幅画。

可没想到,蓝眼照旧只打开半尺看画,还对来人说“我眼里从来没有什么黄三爷……”

随着蓝眼镜片上一道蓝光闪过,他立马断定这是真迹,直接买了下来。可没过多久,市井上有人传言,蓝眼拿到的是假画,有户人家收藏的才是真品。

经不住流言蜚语,蓝眼特意前去鉴赏,一看那副画,眼里唰唰两道蓝光闪过。

“原来这才是真的”面对这幅画,蓝眼傻了,二十多年没看走眼,今儿栽跟头了。后来他和自家老板一商量,又把这幅也买了回去,两幅画都攥在自己手里,真假就由不得外人说道了。

哪成想,拿回去刚挂上,再看竟然又无蓝光闪过了,而先前家中那副,出现了三道蓝光,先前的才是真迹啊,可惜他们花了数倍的价格,买到了假画。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6)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划,根本无法分辨出来啊。原来真假两幅画都是黄三爷设的圈套,就想看看,到底是自己能瞒天过海,还是蓝眼道高一尺。这事儿过去不久,蓝眼就一病不起……

不可否认,蓝眼是有鉴画的本事的,否则前二十年早饿成肉干儿了,哪能名气响亮到今天?可他栽就栽在,对于自己的本事太过于自信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哪怕是别人委婉地提醒了,也自视甚高,不会怀着空杯心态,去仔细研究下别人的技术。

而真正手艺高超的人,有很多其实都是非常低调和谦虚的,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一到关键时候出一招就让别人念念不忘了。

《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日常功课是扫地,在少林寺的武林大会上,随便一出手就收服了萧远山和慕容博。

《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在少林想要杀谢逊,连张无忌对她的九阴白骨抓也有所忌惮,活死人墓里出来的郭襄传人黄衫女,却能拈花一笑间,就轻松化去她的功力。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7)

所以呀,人除了要修炼技艺,也需要修炼心智,要像水一样,心态平和,能容万物。毕竟江湖人才辈出,强中自有强中手,你没见过,只是你还没遇到罢了

谦虚低调,不仅能帮助咱更快的进步,也能在某些关键时候,给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手艺要精,心态要稳,为人处世更要有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一个人技艺再高超,人心再善良,一旦没有原则,就容易失去权威,被人利用,被人控制。

《俗世奇人》里的接骨神医苏七块,就把讲原则这事进行地很彻底。

苏七块本名苏金散,续经接骨“干净麻利快”,自己开了个医馆,在天津卫挂头牌。但苏七块给人瞧病,有他自己的规矩。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8)

哪怕是有人看不惯他这做派,骂他能耐就值七块,他也照旧行事。

有一天,苏七块和几位友人正在桌上打牌正起劲儿呢,一个三轮车夫闯进来了。只见那车夫右手托着左胳膊,脑袋还躺着血,衣褂子都湿了一大截。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车夫这是摔断了手臂,疼得直冒汗。拉车的人,赚一天吃一天,生意还没开张就摔了,哪掏的出七块银元看病呢?

他一边嗯哼呻吟,一边求着苏大夫,说先欠着。可是,苏七块还是雷打不动,似乎根本没听进他的话。

有位牌友是华大夫,实在看不下去了,借口出门撒尿,远远地靠在门外的车夫叫过去,塞给他七块银元。

等到车夫进门把钱往台子上一码,苏七块二话不说就开始治病,还给那人弄了好多药,本来药费是要另算的,但是苏七块分文不取。

待到打完牌,其他二位牌友走掉后,苏七块拿出七块银元塞给了华大夫,顺便说了句:

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9)

仔细想一想,如果苏大夫轻易地破了自己的规矩,让街坊四邻瞧见看病不要钱,可能后面想要来免费寻医问诊的人就多如牛毛了。如果这样,苏大夫的医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要倒闭。

行走江湖,得立规矩。哪怕是对别人好,也要有原则,有自己的底线。否则看似自己付出了很多,实际上,只会降低了你的贵气与标准,只会惯坏一些人。

现实的世界也是如此,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职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标准,不管发生啥情况,都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而不是一味地妥协退让,失了分寸。

那些像“墙头草”一样,随时能倒来倒去的人,看似精明圆滑,不过是小聪明。反而是坚持原则的人,也许短时间内人们并不太理解,但是时间长了,就会让人肃然起敬,觉得这人做事靠谱,是值得长期信赖和合作的人。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10)

总结:一技之长 谦虚心态 坚持原则=天津卫市井小人物生存指南

冯骥才先生在《俗世奇人》中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小人物,他们不仅有各自的绝招,脾气性格也都不一样。

他们大都出身草根,最初学一技之长也是为了安身立命,虽然名气和财富远不如达官显贵,但是小人物也有自己要坚持的原则,有做人的品格,有值得世人尊敬的优点。

而对于现实中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可以像刷子李一样,在擅长的领域深耕,让自己的技能超越大多数同行,成为这方面的行家,这样我们就有了敞亮生活的根基。

磨练技能的同时,还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时刻保持空杯心态,能虚心向更高明的人学习,而不是像蓝眼一样骄傲自大。强中自由强中手,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去接纳生命中更多的可能。

有了出色的手艺,再加上谦虚平和的心态,我们已经能在自己的专业之路上走得很远。这时候,我们也具备了更大的能力去链接别人,这时候待人处事的原则就变得十分重要。不要无底线的善良,也不要轻易让一些别有居心的人破坏自己的规矩。

俗世奇人天津卫的由来(强者如林的天津卫)(11)

冯先生或过,“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事是教育。我不喜欢坐在象牙塔坐而论道,不喜欢制造高不可攀。”所以,他就用最通俗的话讲了许多《俗世奇人》里这样的小故事,用幽默诙谐的态度,让读者哈哈大笑之余,又能细细领会其中深意。这样的作品,怎能不喜欢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