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

查证专家:@动物博览|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就在上周,新闻报道称在吉林白山,一村民两次遇上黑熊,头天见到大黑熊丢下背篓逃跑,第二日回去捡背篓时又看到另一个小黑熊,自己的背篓被弄出个坑,水瓶还被拧开了......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

黑熊身影出没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2)

被拧开的水瓶

而在4月份,也有吉林白山的村民拍摄到黑熊下山在村庄里走路的画面。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3)

最近,野生动物出没的事件有些频繁,这大黑熊还被撞上了。原本印象中有些蠢笨的熊还会弄开水瓶盖子了。

那熊到底是否像一些电影中演得那样凶残?有些人说,虽然熊又大又猛,可还是打不过老虎,尤其是东北虎。这是真的吗?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4)

食肉目中的巨无霸

熊,是熊科动物的统称。该科现存8名成员,是食肉目中成员最少的一科,分3个亚科。大多数熊都属于熊科的熊亚科,有北极熊、棕熊、亚洲黑熊、美洲黑熊、马来熊和懒熊,总共6种。

我国“国宝”大熊猫实际上也是一种熊,属于熊科的大熊猫亚科。而生活在南美的眼镜熊,则是眼镜熊亚科现仅存的一成员。

熊科是陆生食肉目中的“巨无霸”,最大的是北极熊,成年雄性体重300~700千克。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5)

北极熊

但在熊科内部,体型也存在很大差异。最小的一种熊是马来熊,体重只有30~60千克,还不到北极熊的十分之一重。而亚洲黑熊在熊科中处在中等水平,公熊重100~150千克,母熊重50~100千克。

我国熊熊知多少

我国共有5种熊,其中有1种是特产——大熊猫;分布广泛的还有2种——棕熊和亚洲黑熊;而懒熊和马来熊只在我国西南边陲有很边缘的分布。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6)

大熊猫

我国民间常说的“狗熊”,其实就是亚洲黑熊,因熊的吻长似狗而得名。

此外,黑熊还有一个名字叫“月熊”,因胸前白斑形似月牙而得名。但其实,胸斑并非黑熊的专利,懒熊、马来熊以及棕熊、美洲黑熊有些个体,胸前都有V形白斑。

而且,马来熊的胸前白斑并不总是V形,也有可能是圆形或点状的,看起来就像个“小太阳”,马来熊也因此被叫做“太阳熊”。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7)

马来熊

在北美,还生活着一种美洲黑熊,与我国的亚洲黑熊隔太平洋相望。两种黑熊外形迥异,不难分辨。最明显的区别是:亚洲黑熊的耳朵特别大,即使在浓密的鬃毛中,也看起来非常显眼,而美洲黑熊的耳朵很小,颈部也没有鬃毛。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8)

美洲黑熊

聪明的杂食主义者

熊虽然在分类上属于食肉目,但其实只有北极熊是在海冰上狩猎的纯食肉动物陆地上生活的熊都是杂食性动物

在我国东北地区,棕熊和黑熊的主要食物包括各种水果、坚果、植物块茎,偶尔猎捕野猪、马鹿和清理腐尸;肉食性成分在棕熊食谱中仅占22%,在黑熊食谱中更是只有6%。

懒熊和马来熊基本完全以水果和蚂蚁、白蚁为食。大熊猫更是几乎只吃竹子的素食主义者。

身为食肉目却不吃肉,熊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导致人们对熊存在诸多误解,一个常见的误解是认为熊非常蠢笨。

而实际上,熊是一种很灵巧、聪明的动物。熊的肩、髋关节比其他动物灵活,它们能做到其他动物做不到的一些动作。例如,它们能用前爪抓后背,还能站起来走两步,就像人一样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9)

除北极熊和大棕熊因体型限制无法爬树以外,多数熊都会爬树,其中尤以亚洲黑熊最为擅长,每当它受到老虎、人类等天敌的威胁,就会迅速爬上树躲避。

熊的智力在食肉目中也是首屈一指,美国研究食肉目智力的专家设计了一个开箱取肉的益智类试验,熊的成功率为69%,高居食肉目之首。而与之相比,猫科的成功率只有29%,犬科只有24%,熊的聪明灵巧可见一斑。所以啊,熊能开瓶盖也就不足为奇啦。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0)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人们以为熊的视力很差,还给它起了个外号叫“熊瞎子”。这个误解产生的原因是熊的嗅觉、听觉太出色,因此它们寻找食物主要靠听、靠闻,而不是靠看,人们就误以为它眼神很差。

事实上,与超强的嗅觉、听觉相比,熊的视觉虽相形见绌,但真心没到“瞎”的程度。美国科学家曾做过测试,黑熊在不用嗅觉的情况下也能辨认出面前的食物。

自然界的强者

熊在自然界堪称强者,鲜有敌手。在野外能威胁到熊的动物只有寥寥数种,其中,熊最主要的天敌的确是老虎。但这并不意味着老虎都能打过熊,更没有东北虎就是熊的天敌一说。

熊力大无穷,有着强大的颌骨咬合力、灵活而富有力量的前爪,杀伤力非常强,正面搏斗不会吃亏。

但熊也有着明显的弱点,它的移动速度较慢,而且缺乏像大猫那样快速解决对手的能力。因此,在熊与老虎的战斗中,通常是老虎掌握着主动权。老虎可以偷袭熊,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可以跑。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1)

关于老虎和熊的关系,有人说老虎可以捕杀熊,也有人说老虎只能捕杀母熊、小熊,不能捕杀成年公熊。到底谁说得对呢?

实际上,虎有不同个体,熊分不同种类,不可一概而论。

雌虎很少捕杀熊,而有些雄虎就能经常杀熊,将熊纳入“日常菜单”。俄罗斯曾发现过一只超强悍的雄虎,名叫“戴尔”,科学家共记录到它捕杀了3只母棕熊、1只小棕熊和1只黑熊。

对黑熊,雄虎不会客气,任何黑熊包括成年公黑熊都是它的猎物。但对棕熊,雄虎就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它通常只捕杀母熊、小熊,很少去惹成年公熊。而同时,也有一些棕熊杀死成年老虎的报道。

网上总有人问老虎和熊谁更强,实际上雄性东北棕熊就是老虎的一道坎了,比它更大的科迪亚克棕熊、北极熊,将是老虎难以战胜的。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2)

棕熊

除老虎外,豺、狼和美洲狮也能威胁熊。在东南亚,研究显示,豺的食谱中黑熊占1%左右。

在北美,狼偶尔捕杀幼熊和母黑熊,美洲狮也会捕杀黑熊幼崽。但总得来说,这些食肉动物给熊带来的好处,要远大于它们对熊的危害。因为成年熊经常抢劫它们,将它们辛苦捕杀的猎物据为己有,这给狼和美洲狮带来了很大困扰。

熊为什么会攻击人?

别看熊平时憨态可掬,发起脾气来可是要人命的,它们毕竟身强体壮,杀个人轻而易举。各种熊都有袭击人的记录,而它们攻击的原因不尽相同。

科学家研究发现,黑熊、懒熊攻击人的原因无一例外是自卫性攻击,它们并不想伤人,只是因为害怕人类伤害自己,而预先做出了过激的自卫反应。而棕熊、北极熊这些更强大的熊,有时会出于捕食目的而袭击人。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3)

熊伤人多数发生在开阔的生境中。因为实际上熊是害怕人类的,它们见到人首先想到的是躲避,而不是攻击人。当熊处在开阔地带,它避无可避,只好正面迎敌,因此容易对人发动攻击。

所以,伤人黑熊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在俄罗斯,极少有黑熊伤人的报道,而在南亚、东南亚和日本,黑熊伤人则非常普遍。

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的森林覆盖率高,黑熊栖息地状况良好。而在后几个地区,森林破坏严重,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熊多地少”的情况,黑熊被迫走出森林,增加了与人遭遇的可能性。而森林外面它又没树可爬,只得铤而走险攻击人类。

因此,要想避免黑熊伤人,我们先要保护好黑熊的栖息地。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4)

野外遇熊,到底要不要装死?

那么,如果我们在野外遇到黑熊,该怎么办呢?先说说网上流行的几种错误做法

  1. 装死。熊在自然界经常扮演“清道夫”角色,它喜欢吃死尸,遇到熊装死,那可就真死了。
  2. 跑路。熊跑得慢是相对猫科、狼和有蹄动物说的,速度还是比人快多了。人类短跑冠军最快时速是37千米,而熊的时速有48千米,人根本跑不过熊。
  3. 爬树,除了北极熊和大棕熊,其他熊都会爬树,尤其黑熊,它非常擅长爬树了。
  4. 正面搏斗。很多人受“战斗民族不怕熊”这个网络段子的影响,认为熊没啥了不起的,人只要勇敢,就能把它暴揍一顿。实际上“战斗民族不怕熊”只是个梗,人在熊面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黑熊是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吉林出没黑熊还会开瓶盖)(15)

遇上熊,正确做法是:保持站立,正面面对熊,缓缓后退,直至退至安全距离。

在台湾,学者统计了200多起人熊遭遇案例,绝大多数都是熊立即逃走,少数是熊先示威、后逃走,而无一起黑熊主动攻击人。因此,正常情况下,黑熊伤人是很罕见的情况,我们野外遇到熊无需太过惊慌,只要应对得当,全身而退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对野生动物最安全的做法是敬而远之,不要到熊出没的地方活动。如果发现熊进入村庄,也不能伤害它们,因为熊在我国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大熊猫、马来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棕熊、黑熊、懒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正确做法是,及时通知当地林草部门,由它们做专业处理。

参考文献:

[1] Bears of the World: Ecolog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2] Wild Mammals of North America Biology,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3]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mur Tiger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and Brown (Ursus arctos) and Asiatic Black (Ursus thibetanus) Bears

[4] Can’t bear the competition: Energetic losses from kleptoparasitism by a dominant scavenger may alter foraging behaviors of an apex predator

[5] Brain size predic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mammalian carnivores.

[6] 台湾黑熊保育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