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0520属于什么类型的歌(旋律造梦蝴蝶泉边)
雷振邦是我国影坛深受观众欢迎的一代音乐宗师。1955年4月,雷振邦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作曲,之后的几十年里,他创作了一百多首影视歌曲。《蝴蝶泉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他的很多曲子都风靡全国,广为传唱,成为人们喜爱的经典音乐作品。
《五朵金花》插曲《蝴蝶泉边》片段
周总理交给的任务
1959年初,文艺界掀起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热潮。周恩来十分重视这些为国庆赶出来的作品,对送上来的主要作品亲自过目,当他看了《钢铁世家》《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影片后,对当时电影界缺少美感和轻松愉快的状况不太满意。他将文化部部长夏衍找来,说:“你不久前不是去过云南大理吗?是否拍摄一部以大理为背景,反映边疆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喜剧影片?”
夏衍接到周总理交代的任务后,立即通过云南省委宣传部找到曾写过不少反映西南少数民族生活作品的女作家季康。一个月后,季康同丈夫——曾多次去云南大理体验生活的作家王公浦,一起写就了电影剧本《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电影海报
夏衍看了剧本,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就某些故事情节及所占篇幅提出了修改意见。季康和丈夫根据夏衍的意见,对剧本作了大幅的删减和修改。夏衍看了修改后的剧本,很是满意。
中宣部和文化部对当时全国知名导演进行了一番筛选后,将执导《五朵金花》的任务交给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家乙。夏衍再三叮嘱王家乙:“不要搞政治口号,要表现出山河美、人情美,这是周总理交给的任务。”
王家乙看完剧本后,立即带着编剧季康及作曲家雷振邦一行五人,来到大理准备拍摄。可是,在大理古城住了四五天,王家乙却怎么也找不到拍电影的感觉。眼看自己的心血要白费,编剧季康也感到有些伤心。面对王家乙和季康的状态,雷振邦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
雷振邦
王家乙
作为一名作曲家,雷振邦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多年来始终坚持到民间采撷民族音乐的精华。他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长期同十几个少数民族人民共同生活。还曾十下云南,六进西双版纳,搜集云南民歌。为了搜集景颇族民歌,还曾每次步行70余公里,四上景颇山。在这一过程中,他听过不少少数民族的山歌。而许多山歌中的对歌,不仅形式灵活,而且艺术感染力非常强,让他情有独钟。突然,他脑间灵光一闪,便问季康:“能不能把对话改成对歌?”
季康听了雷振邦的问话,先是一惊,接着便一阵大叫:“对歌?好啊!好啊!好啊!”兴奋之至,又脱口而出两首诗:“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阳雀飞过高山顶,留下一串响铃声……”王家乙听了,非常高兴,情绪一下子上来了,说:“好,好,就按这个调子写。”
《五朵金花》剧照
季康思如泉涌,一口气写出了《五朵金花》中的所有歌词。对于季康的歌词,雷振邦又根据自己对云南民歌的研究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精心作了补充和修改。当他把经过自己修改和补充的歌词拿给季康看时,季康大为惊叹,并开玩笑地对雷振邦说:“雷大哥,都知道你是作曲大家,没有想到你也是个作词高手啊。你这么能干,是要砸我们的饭碗哪!”
有了歌词,雷振邦夜以继日,又花几天工夫为歌词谱好了曲。然后,同季康为王家乙示范唱起来。听到季康和雷振邦两人的对唱,王家乙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就这样,眼看蔫了的电影《五朵金花》,因雷振邦的点金之术,起死回生。
《五朵金花》剧照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拍摄,《五朵金花》终于拍摄完毕。周总理看了《五朵金花》样片后,很高兴,亲切地接见了主要演职人员。这部影片当时就获准在国内放映,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如此,还先后在46个国家公开放映,被称赞为“编导好、演员好、音乐好、风景好、色彩好”的“五好”影片。导演王家乙、女主角杨丽坤分获第二届亚非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作曲雷振邦也获得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百花奖。
周总理接见《五朵金花》歌曲配唱者赵履珠
当年,周总理在庆祝新片展览月的招待会上称赞说:“《五朵金花》为我们的电影开创了一种能反映伟大时代的新风格。”贺龙元帅对《五朵金花》更是情有独钟,看了10遍也不厌。陈毅副总理每次出访,最喜欢带上这部影片。
“三美”经典《刘三姐》
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刘三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影片以如情似梦的漓江为背景,配上娓娓动听的民歌,为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1960年代《刘三姐》在全国公映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轰动,被称为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影片,成为当时拷贝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影片。《刘三姐》不仅征服了大陆亿万观众,在港、澳及东南亚和世界华人圈内,也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被誉为“山歌片之王”。在新加坡,《刘三姐》曾经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电影放映纪录,马来西亚还将这部影片评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
《刘三姐》电影海报
《刘三姐》剧照
而为这部电影插上音乐翅膀,使之飞遍世界各地、赢得无限辉煌的,正是雷振邦。当年,作家乔羽赴广西采风后,萌发了把刘三姐的形象搬上银幕的创作构想。正当乔羽与广西方面进行合作协商时,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与乔羽的构想不谋而合,决定将刘三姐搬上银幕,并把任务交给导演苏里。乔羽听了,甚为高兴。于是,苏里拉上雷振邦一同来到广西和乔羽会合,乔羽将自己关于拍摄《刘三姐》的思路向苏里、雷振邦作了介绍,并带他们在各处看刘三姐的戏。
然而,苏里看完戏,有些失望,觉得这些戏很像旧剧“花旦戏”。如果按原戏拍的话,气魄不大,而且唱词也很一般。如果将刘三姐拍成电影,必须得花大力气动大手术才行。可是,具体怎样改,各人心里都没有数。
导演苏里
正当大家为影片从哪里入手、如何制作而冥思苦想之时,《五朵金花》在全国上映后引起的强烈反响,给了雷振邦以启发:尽管对唱在《五朵金花》中的分量并不重,但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雷振邦萌生了要全部采用对歌形式创作电影《刘三姐》的念头。雷振邦向乔羽谈出自己的想法,乔羽连声叫好,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乔羽便和导演苏里一起完成了电影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
乔羽
剧本完成了,就要看雷振邦的了。可是,雷振邦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跑遍了整个广西,又搜集到了1000多首民歌,这些歌光谱子摞起来就一尺多高。然后,再根据影片需要,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创作出与歌词、与人物身份十分贴切的富于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优美旋律。
剧本及音乐完成后,1960年夏天,苏里便带着《刘三姐》摄制组,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漓江江畔进行紧张的拍摄。同年,经过全剧人员的共同努力,电影《刘三姐》终于拍摄完成了,影片送审时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刘三姐》对歌片段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艺术片,影片浓郁的喜剧色彩和乡土气息,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烈称赞。那些精心创作的富有诗情画意、深刻哲理的歌词,至今唱起来还是那么精彩动人。而雷振邦利用广西特有的民族曲调,经过自己的提炼加工,创作出一首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又为影片锦上添花。
电影《刘三姐》获1963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并先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上映,创下了我国故事片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周总理在接见主创人员时高度评价了这部影片,赞扬这部影片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大贡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花儿为什么这样鲜?/为什么这样鲜?/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哎,鲜得使人,/鲜得使人不忍离去,/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雷振邦的代表作之一。此曲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味,唱的是边防战士的爱情生活,旋律婉转动听,是一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历经近半个世纪传唱不衰的歌曲。可是有谁知道,为了创作这首歌曲,雷振邦险些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海报
1961年,雷振邦接到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作曲的任务后,便立即来到新疆体验生活。为了能搜集到少数民族战士们传唱的民歌,他已经跑了许多个位于喀喇昆仓山上的哨所,还有几个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哨所,因为风雪太大、路况艰难而暂时没有去成。当时许多人劝他不要去了,因为那几天已连续发生雪崩,太危险。可是雷振邦不甘心,执意要去。
那天,在向导的带领下,雷振邦又冒着大雪出发了。当他走了近一天刚刚来到一个哨所时,还没有进屋,身后便发生了雪崩,这一幕令在场的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也许正是他的这种执着感动了苍天,在这个哨所里,他终于从一个塔吉克族战士的口中,听到了一个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
《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在丝绸之路尚且红火的年代里,塔吉克人居住的地方,恰好在丝绸之路的南麓。一个年轻俊美的塔吉克青年,在一个骆驼队从他的村口经过的时候,为驼铃声所吸引,于是加入到了骆驼队的行列,当了一名脚夫。
从古都长安到欧洲的罗马,漫长的丝绸之路绵延7000多公里。自从这个青年加入之后,丝绸之路上便有了歌声,骆驼队便不再寂寞。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面色苍白的塔吉克青年,骑在骆驼背上,一边弹拨热瓦甫(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弹弦乐器)一边歌唱的情景。
热瓦甫
在漫长的路途中,青年爱上了阿富汗喀布尔城的一位公主,他用深情的歌声征服了美丽的姑娘,但却遭到了国王的反对,两人从此被强行分开。塔吉克青年只能顺着古丝绸之路继续流浪……他那优美凄凉的歌声,传遍了所有路经的地方。
终于,在风一样的行走中,在某一次的歌唱中,心力交瘁的青年倒毙在一座沙丘上。他的尸体被同行的脚夫们埋葬。第二年,当这支驼队从这里经过,同行们想对他祭奠一番时,沙丘已经被风吹走……青年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但他的歌儿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为塔吉克民族的文化瑰宝。而这首歌,正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以下视频来源于
小王老歌精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歌曲片段
听到这个凄美动人的故事,雷振邦被深深地感动了。歌声里那如泣如诉的哀伤与纯真,更让雷振邦震撼。他怀着满腔的激情,进行了再创作。于是,电影的插曲、那首后来历经半个多世纪仍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这样诞生在一个不眠的夜里。
雷振邦激情奔涌,一口气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谱完曲改完词。之后,虽然影片还没有拍摄,可是处于亢奋状态的雷振邦,脑际又闪现出这样一个画面:冰山上,三班长冻死在边界哨所的岗位上,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的钢枪……
《冰山上的来客》剧照
于是,伴随着脑海中三班长巍峨高大的冰雪雕像,雷振邦创作的灵感再次闪现,一首《怀念战友》歌词,又从他的笔下奔泻而出: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他的时候,/好象那哈密瓜断了瓜秧。/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当我和她分别后,/好象那都它尔(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所使用的一种弹弦乐器)闲挂在墙上。/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啊……/亲爱的战友,/我再不能见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怀念战友》歌曲片段
也许是他的情感太过投入,在整个词曲创作过程中,激动的情绪如同翻涌的浪涛一直在冲击着雷振邦的胸膛。特别是当他为末尾那句“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谱下最后一个音符时,他再也抑制不住情感的潮水,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
雷振邦和同为音乐家的女儿雷蕾
杂志编辑:周晓瑛
新媒体编辑|排版:方亚琪
(摘自微信公众号档案春秋,茫茫/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