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片酬有水分(跟天价片酬和不靠谱作品说)

□韩 莉11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坚决防止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高价片酬、唯收听收视率等不良倾向严格控制演员、嘉宾片酬,倡导其以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零片酬参与公益性节目(11月6日澎湃新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天价片酬有水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天价片酬有水分(跟天价片酬和不靠谱作品说)

天价片酬有水分

□韩 莉

11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强做优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到坚决防止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高价片酬、唯收听收视率等不良倾向。严格控制演员、嘉宾片酬,倡导其以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零片酬参与公益性节目。(11月6日澎湃新闻)

演员片酬居高不下一直是让影视和演艺圈内外“头疼”的问题,近年来已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今年4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和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厉行节约,共克时艰,规范行业秩序的倡议书》,倡导全行业厉行勤俭节约之风,反对一切攀比、奢靡之风气,建议把制作成本压缩到合理范畴,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应控制在每集400万元人民币以内,摄制人员酬劳亦应同步降低30%。

盘点近期影视作品,从创意、编导、制作到演员呈现,可圈可点者众,天价片酬现象已经“退潮”不少。那些只靠“脸热”就能上戏,摆造型,用替身,哪怕台词只说“12345”都能大把圈钱的怪状大有改观。演员飙戏而不是飙脾气,拼演技而不是拼热度,雷剧、玛丽苏剧、各种胡编乱造瞎应付的产品少了很多。需求决定供给,越来越多观众将视角落在艺术创作本身,而不再只关心谁身上有话题、带流量,自然就会让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无处藏身,这对整个演艺和制作环境都大有裨益。

一直以来,综艺节目也让人喜忧参半。本土化、青春范儿、对兴趣点和热度的捕捉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注意力,但是随着其“圈粉”能力的日益强劲,一些问题格外扎眼。尤其在以收视率和流量定胜负的竞技类综艺中,邀请嘉宾唯流量论、炒话题、买热搜现象泛滥,同质化和过度娱乐使得这些节目少内涵、不耐看。而由于粉丝愿意为自己的偶像买单,有些制作方更是从主体产品到周边,花样翻新、匆忙迎合,只为博粉丝“一笑”,而后静待他们心甘情愿一掷千金。这种揠苗助长的娱乐方式终究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目光浅注定走不远。

如今,国内的娱乐市场,已经逐步走向正规化。但是如李诚儒等老演员所言,一些选秀节目搅乱了市场,参加两三个月的舞台选秀,片酬便直接超车电影学院和戏剧学院专业学生的怪现象着实让人担忧。综艺市场繁荣发展需要明星艺人,但不能一味追求推销艺人,给艺人增值,更要注重艺人本身的实力。坚持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好节目,才是立身之本和长久之计。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综艺市场已经涌现了一批公益扶贫类综艺。譬如东方卫视公益扶贫综艺《我们在行动》,湖南卫视推出的脱贫攻坚主题节目《青春在大地》,安徽卫视的公益益智类节目《全星全益》,江苏卫视的明星公益真人秀《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等。引导投资方、出品方更多地转向关注幕后、关注素人、关注民间高手,才能让文化产业健康循环,打造出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真正的好演员好产品也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我们期盼,跟天价片酬和不靠谱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早道“再见”。

来源: 河北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