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宛城区发展思路(量到我短处的一次)

中午接到一个电话,是村扶贫车间承建方打来的,说图纸设计需要知道车间选址的那块地四周长度,还补充说不必太精确,大差不差就行我答应马上给他问问,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南阳市宛城区发展思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南阳市宛城区发展思路(量到我短处的一次)

南阳市宛城区发展思路

中午接到一个电话,是村扶贫车间承建方打来的,说图纸设计需要知道车间选址的那块地四周长度,还补充说不必太精确,大差不差就行。我答应马上给他问问。

这块地是张献忠支书所在自然村的地,想必他知道,我便打通了他的电话。他说只知道地的亩数,这会儿他正在外边办件关紧事儿,没在村里,问我急不急,下午去量怎么样。还没等我回答,他又说:“王队长稍等,既然中午休息时人家打来电话,肯定急了,再说扶贫车间建设也事不宜迟,我这就安排人去丈量。”

用老百姓的话说,不过是“一袋烟”工夫,张书记就把详细的数字报来了:南边长67米、北边76米、东边138米、西边129米。

真够神速的!我为村干部超强的执行力而惊叹——没在家也不耽误办事,克服困难也要去办。我要为村干部及其委托的村民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马上办的办事效率而点赞!

我马上回复承建方,事情已经是圆满了。

然而,下午见到张支书,了解到一些细节后,我不仅平添了许多对村民群众的敬意,而且陷入了对自身的深刻反思。

原来,张书记委托的是村民梁寸,当时梁寸的儿子病得厉害,他和妻子正在乡卫生院陪护孩子打吊针,同村好友易米前去探望也在现场。接到电话后,梁寸并没有因陪护孩子而畏难,只是嘟囔一句“往哪儿找尺子呢”。

“这个容易,成年人一公式一跪是一尺,量出三下是一米”,易米说着,顺手捡来一吊针皮管,伸手量好并截出一米长度来。

受此启发,梁寸恍然大悟,说:“咳,我被孩子的病焦迷了,哪用这么复杂,一般人正常走路步幅是75厘米,迈大步正好是1米。我们走吧。”

梁寸简单地给妻子嘱托一声后,拉上易米,快步下楼,跨上摩托,一溜烟跑去丈量了。

事儿到这里,就不只是圆满了,用时下一流行语就是——完美!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对两位村民肃然起敬的份儿了。倒不是说他们的“方法”有多新奇、有多创意,这方法本身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从两位村民身上反映出来的,也为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所具备的一种行事风格、一种办事作风,更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干事不问为什么,不分分内分外,而是欣然从命,积极承担,从来不去问“为啥交给我办?”,也不会去想“该不该我干”;接到任务就马上行动,立即执行,绝不拖泥带水,慢慢腾腾;有困难就积极克服,家里事可以放到一边,绝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条件受限则开动脑筋,主动作为,绝不推三阻四,怨声载道……反观自身,在机关工作久了,驻村工作也习惯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有困难就犯愁,条件差就埋怨,事一急就心急,多一事就心烦……还想替人家盘问“丈量”的事是不是该“我”干,眉头上总是带着问号、皱着“褶子”。也总爱找理由、寻借口、讲条件、推责任,似乎“不在家”事就可以不干,“孩子有病”就可以推诿,“没尺子”就可以不丈量……

相比之下,高低立现。我为自己的作风深感愧疚起来,由此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年”活动,以及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是多么的必要。

驻村扶贫工作本来就是困难多多、障碍重重,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如果驻村是来享福,组织上还派咱下来锻炼个啥?如果要等条件成熟了,装备配齐了,事儿凑手了,困难别人帮你解决了,那还用我来干甚?如果总是在等、靠、要,避、推、退,如何能行?

我想到了领导常讲的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此时此刻,我脑洞大开了,工作中哪有多少困难,只有脑中存困难太多的人。我也突然觉醒,心里踏实下来了,精神振作上来了,信心坚定起来了。

驻村扶贫,我准备好了,请组织放心。

(南阳市委宣传部派驻宛城区黄台岗镇罗庄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鸿钢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