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为何会自尽(寇准既是忠臣也是能臣)
寇准同包拯一样,都是宋代有名的清官,但他最后却是贬谪而死,这恐怕是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事情。按照中国人好团圆的心理,像寇准、包拯这样的清官好官,其结局应该是皆大欢喜的,但历史显然不同于小说与影视剧。历史上的寇准虽然为大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却没有一个好结局,这是为什么呢?
一、“开挂”般的政治生涯公元960年,赵匡胤登基称帝,北宋建立。次年,寇准出生于华州下邽。一个是新生的王朝,一个是新生的婴儿,但谁都无法预料,这个出身不算很好的婴儿会在日后拯救大宋。寇准出生后没多久,父亲寇湘便去世了,母亲将他一手带大。寇准幼时家境贫寒,读书却十分用功。公元980年,年仅19岁的寇准一举考中进士。在如此年纪就得中进士,在自科举产生以来的一千多年里,都算得上是人中龙凤。
陈建斌版赵匡胤
公元981年,20岁的寇准被任命为巴东知县,这对寇准来说既是春风得意的好事,又是一副重担。寇准在地方任职时十分年轻,但他出身底层,对平民生活很了解,这为他处理繁杂的地方事务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巴东知县是寇准仕途生涯的第一站,给他的仕途开了一个好头。寇准在巴东做了三年知县后,又在地方兜兜转转做了几年,随后被调入中央,开启了他新的政治生涯。
公元991年,也就是寇准正式踏入官场的第十年,寇准被封为“参知政事”。许多读者可能不太明白这是个什么官职,简单来说,北宋为防止中央官员尤其是丞相一人专权,故将中央权力进行分割。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丞相分成了若干个丞相,每个人只拥有原先丞相的一部分权力,枢密使、参知政事、同平章事、枢密副使就是分割丞相权力之后出现的几个官职,地位虽不可与往昔的丞相同日而语,但已经是大宋朝廷最高的官职之一了。寇准才30岁,便跻身大宋官场的核心位置,且他本人并非出身王公大臣之家,这就更加凸显出寇准本人过硬的个人素质了。
梁冠华版寇准
二、寇准拯救了大宋朝北宋军事实力较之北方的大辽来说一直处于下风,自北宋建立之后,大宋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辽国是威胁北宋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公元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但辽国显然不会因为大宋换了皇帝就不进攻了,反而乘新皇登基人心尚不安稳之际加紧侵掠北宋。
赵文瑄版宋真宗
公元1004年,辽圣宗与大辽一代“雄主”萧太后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这对大宋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北宋朝堂之上,大量官员都主张向辽国求和,有一些官员如王钦若、陈尧叟等还提出了迁都金陵或者成都的建议。显而易见,他们并不认为大宋可以抵御辽国二十万铁骑。此时的真宗赵恒也拿不定主意,但他素知寇准性情耿直,敢直言上谏,因而向他询问意见。
影视剧中的萧太后
寇准不同意求和甚至迁都,面对真宗的询问,他没有顾及同僚间的“面子”,他向皇帝指出,不论是谁提出迁都的建议都应该处以死刑,一旦放弃都城南逃,大宋势必不保,当务之急是皇帝要与将士一同出征,将帅一心,奋勇杀敌,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大宋。真宗并非是昏庸之人,他十分赞同寇准的想法,决定放弃迁都,御驾亲征。
在与辽国作战的前线,寇准亲自制定作战方略与后勤运输路线,确保大宋在孤军深入的辽军面前,可以做到以逸待劳。辽军虽号称20万,但由于他们缺乏后勤补给,打的又不是运动战而是城市攻坚战,在大宋境内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战争开始不久,两国就着手议和。尽管寇准反对议和,但朝野上下大多主张议和,若是能做到不割地不赔款,与辽国议和也是可以的。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在澶渊签署协议,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大宋以每年输送辽国货币与物资的方式换取辽国不再南下攻宋的承诺。两国在接下来的百余年里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寇准力主真宗亲征,大宋在战场上与辽军作战,以获得主动权,为澶渊之盟的签订以及保障大宋核心利益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寇准拯救了大宋。
澶渊之役地图
三、功臣惨遭陷害寇准虽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但由于他性格刚直,在朝堂上招惹了不少政敌。仅在澶渊之盟签署两年后,寇准便被谪为陕州知州。尽管这与宰相职位天差地别,但寇准并不认为这就可以让他心灰意冷,相反,在地方任职期间,他仍关心民众疾苦,尽力做一个好父母官。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寇准也一直在地方任职。公元1017年,宰相王旦因年老体衰向真宗请辞,真宗问王旦有没有合适的宰相人选,王旦向他推荐了寇准。但寇准已远离中央十多年,真宗知道寇准的脾气,加之他身边奸臣的谗言,寇准还没法回京任职,直到1019年,奸臣王钦若也因故被贬谪,寇准才重返京城。
地方上修建的寇公祠
在寇准入京前,其门人曾劝说他不要再回到京城这个是非之地,最好是向朝廷称病,但他还是坚持回到京城,只有在那里,他才可以更好施展个人抱负。但出人意料的是,丁谓与寇准同时拜相,但丁谓同王钦若一样,心胸狭窄且善于结党营私,他对寇准十分反感。寇准曾反对真宗立刘氏为皇后,刘皇后对寇准也心有怨气,丁谓也联合刘皇后,打压寇准。真宗去世前,朝堂内就立太子一事展开激烈斗争,寇准被牵连到这场风波里,再度由宰相贬为道州司马。
公元1022年,真宗去世,刘皇后以太后的名义垂帘听政,寇准再度遭贬,成为雷州的一个小参军。在太子党与后党的斗争中,寇准因力挺太子而遭到以刘皇后为首的后党的联合打击,晚景凄凉异常。据说寇准到雷州时,最初连落脚的房子都没有,多亏当地百姓的帮助才算安顿下来。寇准在雷州无事可做,只能读读书写写字,一年后便去世了。
吴越版刘皇后
文史君说:寇准一生为人正直不阿,在澶渊之役中他排除万难,坚持劝说皇帝不能迁都议和,并在前线认真指挥作战。寇准是大宋朝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也是大宋与辽国保持百余年和平的重要人物。但像寇准这样的政坛精英,却依旧在政治斗争中被人陷害,以致于孤苦伶仃地在大宋一个边疆小城内去世,这是历史的遗憾,也是历史给后人留下的教训。
参考文献:1、湛之:《寇准》,中华书局,1962年。
2、姜正成:《耿介孤忠—寇准》,海潮出版社,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