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业绩 呷哺呷哺市值蒸发15亿
导读:
近日,一家消费者耳熟能详的餐饮连锁企业呷哺呷哺 ,因为一次食品安全事件,2日市值蒸发15亿港币引起了大家的关心。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有很多知名餐饮品牌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食品安全危机不仅影响着餐饮品牌的发展,更是一场消费者信任的保卫战!呷哺呷哺经历过这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如何走好下一步才是呷哺呷哺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衣食住行是与人们切身相关的东西,在这之中,尤其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对于人们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像食品这种东西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中毒死亡。
而近日,曾经风光无限的呷哺呷哺因为一次食品安全事件,致使2日内市值蒸发15亿港币。9月6日,马先生一行人在山东潍坊泰华新天地呷哺呷哺就餐,吃到一半,怀孕的妻子从火锅底料中捞出了一只老鼠。
而让人感到气愤的还不止如此,事发之后,呷哺呷哺的态度毫无诚意,敷衍了事,提出给予当事消费者 5000 元的一次性赔偿息事宁人。同时,在9月8日呷哺呷哺发布了一则同样毫无诚意的官方声明之后,却又立马把声明删了。很明显,呷哺呷哺没预料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舆论哗然。很快,监管介入。
一家餐厅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呷哺呷哺在这一次痛失15亿港元的同时,还流失掉了很大一部分顾客。当呷哺呷哺发生食品安全危机后的下一步怎么走成为难题时,我们不妨看看呷哺呷哺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呷哺呷哺的成长史
呷哺呷哺源自台湾,1998年在北京创立,其特点是新颖的吧台式就餐形式和传统火锅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时尚吧台小火锅的新业态。其创始人出生于台湾珠宝世家,却没有子承父业,在33岁的时候来到北京,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发现了一个商机:火锅。
当时北京的火锅还以炭烧和煤气为主,在清洁能源的趋势下,其创始人意识到这一火锅模式大有被颠覆的空间。于是,其创始人从台湾购买几十台电磁炉,并以此为卖点,在北京西单开了第一家店。
创始人给它取了个店名,“呷哺呷哺”,闽南话中是“涮锅涮锅”的意思。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严重的水土不服,这种一人一个小火锅的新兴模式并没有被消费者立刻接受,一天竟卖不出3个锅,几个月下来不足60锅。
不过没过多久就出现的转机,转机出现在了谁也想不到的一个关键时期:非典时期。当时,人心惶惶,十店九关。贺光启却敏锐地发现了呷哺呷哺反其道而行之的亮点:一人一锅,避免的传统中餐大家一起吃菜的方式。
通过这一特点,来店就餐的人与日俱增,呷哺呷哺花1万元在1039北京交通广播里打出广告:“今天你呷哺了吗?”,一时声名远播,在当时创下了日客流量2000位的就餐记录。2014 年,急速扩张的呷哺呷哺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被称为“连锁火锅第一股”,一时风光无限。
2016年,呷哺呷哺以4天一店的速度扩张超过640家,遍布八个省份31个城市,在火锅市场一片红海,逃离、缩减规模下,呷哺呷哺却一路高歌猛进,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增长38%。然而,就是这样疯狂扩张的背后却留下了许多隐患。
快速扩张致使品牌受影响
近年来,火锅连锁企业呷哺呷哺在国内扩张势头迅猛。同时,随着社会对呷哺呷哺企业的负面报道的接连不断,使人们对呷哺呷哺品牌也产生了质疑。如在2013年时,呷哺呷哺就报道有顾客在用餐时吃到异物,吐出来后才发现是一小团棉花,上面还有疑似血迹的殷红色。
还有顾客反应在网上团购的呷哺呷哺150元电子券,在多家呷哺呷哺火锅店均无法使用。呷哺呷哺官网发布声明,称餐厅未开展电子券团购活动,但至今很多网站上仍在以团购形式销售呷哺呷哺电子券。
呷哺呷哺自称“坚持卫生清洁第一”,并对于个别事件也表达了歉意做出了赔偿,但一系列的事件让大多数网友对呷哺呷哺感到恶心,很多人甚至表示在吃呷哺呷哺吃坏了肚子,但交涉后,店方拒绝承认存在责任。许多顾客表示,呷哺呷哺店家的态度,令他们感到生气。
犹记得呷哺呷哺对外宣传,“呷哺呷哺始终秉持卫生清洁第一、营养快捷为要、大众消费是本、亲切关怀得宜的经营理念”,听起来满满的讽刺感。很明显,快速扩张所带来的“成果”让呷哺呷哺志得意满,致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疯狂的对外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容易出现管理问题,而餐饮管理人员不足,管理体系存在缺点等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出现。欲速则不达,大干快上的代价就是质量得不到保证,这一点请各为餐饮从业者一定要注意到。至于呷哺呷哺的下一步,我想还要从企业自身上找原因,快速扩张的苦果,尝过了也就不会犯错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