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的资料(复习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复习的资料?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复习的资料(复习资料)

复习的资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卷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交流"三部分构成,共6页,26小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作答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及试题卷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7分)

对于中国这个典jí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相承不chuò;以文学而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起,( )。而一代代延续中华文化( )的传统就是读书。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有"锥刺股"的苏秦,有___________.……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榜样。

读书实无捷径可谈,读书不是()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需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地下工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①典jí( ​)​​②相承不chuò( ​​)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此消彼长​​​声势浩大​​经久不息​​一蹴而就

B.此起彼伏​​​声势浩大​​经久不衰​​一蹴而就

C.此消彼长​​​波澜壮阔​​经久不息​​一朝一夕

D.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经久不衰​​一朝一夕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仿照前句再续写一个名人读书故事。2分)

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0分)

(1)或遇其叱咄,__________________,礼愈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___,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书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8)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9)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

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连续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宗忠《读书的境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科学工作者正是以这种特有的风格和态度不断地去探索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奥秘。

B.冬日的午后,我们陪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公园游玩,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C.这道化学题非常简单,一看到题目我便茅塞顿开,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D.教育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求得发展,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凡卡宁愿呆在城里受罪,也不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B.人生即使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也有价值。

C.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他们因为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所以那么谦虚。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

B.《水浒传》展示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作品具体刻画了高俅、蔡京、杨戬、童贯为首的封建官僚贪赃枉法、互相勾结、无恶不作的丑恶嘴脸,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C.《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小说赋予花妖狐魅形象以"物的自然性"和"人的社会性"。写得狐有狐形,鬼有鬼态。如虎精苗生的粗犷(《苗生》),牡丹精葛巾的芳香(《葛巾》),鼠精阿纤的善积粟(《陶纤》)。

D.《简·爱》是美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同名名著。小说以第三人称讲述一位从小成为孤儿、矮小瘦弱、貌不惊人的简·爱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6.名著阅读简答题。(7分)

(1)《简·爱》的第 26章中写道简爱与罗切斯特已经走进婚姻的教堂,可是两个不速之客揭穿了罗切斯特不为人知的秘密,最终简爱因婚事受阻离开了自己所爱的人远走他乡,请你写出这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2分)

(2)《水浒传》中有许多打虎的故事。有人探哥途中打虎、有人为母报仇打虎、有人文书责令打虎。请你从以上故事中任选一个,概括故事情节。要求写清楚打虎英雄、地点、主要经过。(5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7—8题。(6分)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7.甲诗中多处运用典故,请你指出其中一处并作简要分析。(2分)

8.甲乙两诗均写到了出猎的场面,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它们写法上的不同。(4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

秋声赋 欧阳修

①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浙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①;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鳞缀铮铮②,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③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②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④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⑤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③"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⑥然丹者为槁木,黟⑦然黑者为星星⑧。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④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注释】①砰湃∶同"澎湃",波涛汹涌的声音。②鳞cōng缀铮铮∶金属相击的声音。③衔枚∶枚,形似竹筷;古时行军或袭击敌军时让士兵衔枚以防出声。④砭 biān∶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这里引申为刺的意思。⑤绿缛rù∶碧绿繁茂。⑥渥∶红润的脸色。⑦黟yī∶黑。⑧星星∶鬓发花白的样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衔枚疾走 (2)盖夫秋之为状也 (3)万事劳其形(4)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10.下列选项中与"言和而色夷"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悚然而听之 B.不辩礼义而受之 C.木遭之而叶脱 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奈 何 以 非金 石 之 质欲 与草木 而争 荣念 谁为之 戕贼 亦何恨乎秋 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1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欧阳修通过《秋声赋》一文表达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绪?(4分)

(三)名著阅读∶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4—16题。(9分)

①此时A卸了浓装,换几伴雅淡衣服。蘧公孙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三四个丫鬟养娘,轮流侍奉。又有两个贴身侍女——一个叫做采苹,一个叫做双红,都是袅娜轻盈,十分颜色。此时蘧公孙恍如身游阆苑蓬莱,巫山洛浦。

(选自《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②B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不如走离了他家,再作道理。"将他那房里所有动用的金银器皿、真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做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清晨出了钞关门上船。那船是有家眷的。B上了船,自心里想道∶"我若回常州父母家去,恐惹故乡人家耻笑。"细想·…·

(选自《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14.请分别写出选文①和②中的"A""B"各指的是谁?(2分)

15.选文②中的B为什么要逃离?离家后靠什么谋生? (3分)

16.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收获,简要概括小说塑造 AB两位人物形象的异同。要求∶各写出两点。(4分)

(四)非连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0分)

【材料一】10月26日,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奖牌设计正式揭晓。据了解,奖牌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奥林匹克精神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同时,北京冬奥会奖牌还呼应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传承。

北京冬奥会奖牌的正面圆环做打洼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它的背面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的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也象征着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

北京冬残奥会奖牌的正面浅刻有冰雪纹与云纹。它的背面圆环上刻有 13个点及运动的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也象征着第13届冬残奥会以及冬残奥运动员驰骋冰雪赛场特有的勇气与决心。

【材料二】12月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最新筹办进展。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执行主任闫成介绍,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计划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冬残奥会计划于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闫成介绍,在场馆和基础设施方面,12个竞赛场馆全部完工,通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在赛会服务保障方面,餐饮、住宿、医疗、交通等赛会服务,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在疫情防控方面,把疫情防控放在首要位置。国际方面,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各利益相关方成立了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组;国内方面,与国家卫健委、北京市、河北省共同组建了北京冬奥会医疗卫生协调小组和疫情防控专班,成立了专家组,共同制定冬奥会疫情防控总体指导意见、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和"一场一策""一馆一策"的防疫措施。

17.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执行主任闫成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冬残奥会计划于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

B.北京冬奥会奖牌和北京冬残奥会奖牌设计都取意古代天文图。

C.北京 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赛会服务保障方面,坚持"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一场一策""一馆一策"的防疫措施。

D.北京冬奥会奖牌的背面圆环上刻有24个点,北京冬残奥会奖牌的正面圆环上刻有13个点,都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

18.请你给材料二拟写新闻标题。(2分)

19.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奖牌形象都来源于我国古代的同心圆玉璧,请你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概括这样设计的原因。(3分)

20.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为祖国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样盛大的国际赛事而感到骄傲。下面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为北京奥运加油!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 个字。(3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9分)

妈妈手上的花瓶

苏丽梅

①高考成绩揭晓了。

②男孩垂头丧气地走进家门,母亲正擦拭桌子,看到男孩脸上阴暗的表情,母亲把抹布扔一边,搭着男孩的肩走进屋,示意男孩在沙发上坐下。母亲小心翼翼地问道∶"成绩怎么样?"

③"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

④"没事没事,没考上就没考上,咱明年再读一年,啊?"母亲说。

⑤"我不想复习了妈,太艰辛了,我觉得自己不是考学的料。"

⑥"不急着做决定,假期还长呢。"

⑦第二天,母亲上班之前,敲开了男孩房间的门。母亲对男孩嘱咐道∶"孩子,妈妈上班去了。锅里有豆浆,冰箱里有蛋糕,你待会起来吃。"男孩"嗯"了一声,转身又睡了过去。

⑧母亲下班时,男孩的脸色更加阴郁∶"妈,他们都考上了。""考上就考上,没事的。"母亲知道,他们是指男孩一块玩的伙伴们——强强和巍巍。平时三人一起上学,一起打球,还相约考取同一所大学。如今,他的伙伴们同时考上了,只有他没考上。母亲知道这消息对儿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劝慰未必有用,只是用力按了按儿子的胳膊。

⑨第三天中午,母亲下班回来,放下包就直接来到厨房准备做饭,一眼瞥见锅里的早点,原封未动。母亲看了,心咯噔了一下,她推开男孩的房间门,里面根本没人。母亲告诫自己不能慌,她拿起手机给男孩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她又打电话给孩子外地的父亲,他也没有收到孩子的信息;于是她一边给强强、巍巍打电话,一边决定自己出去找一找孩子。同学们也没有男孩的消息,但是给她提供了几个男孩可能去的地址。

⑩母亲稳下心神决定先去篮球场,她在篮球场里转了一圈,并没有找到男孩,又继续去网吧寻找,几个小时后,她在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打游戏的儿子。

(11)男孩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一眼看到母亲,先是低下了头,嗫嚅道∶"妈,你下午没上班?""我这两天调休,正好陪你散散心,明天我带你去个地方。男孩"嗯"了一声,带着不安和好奇跟着母亲回家了。

(12) 转过天来,母亲带男孩来到一家"陶陶吧",男孩从没来过这种地方,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专注地做陶瓷,那个老板模样的人似乎在等待他们,径直带他们来到一架机器前,顺手拿给男孩一块泥巴,说∶"会捏泥吗?小伙子。"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的,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劲捏了捏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母亲似乎也不在行,建议儿子说∶"不然把泥巴放在板上揉?"她看出男孩有些小恼火,微笑着接了一下他的手臂。

(13)男孩沉下心,他琢磨出捏泥力道是个关键,几番捣鼓,终于把泥巴捏得可以拉坯了。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老板开始示范∶先把一块泥巴固定在转盘中心,然后打开电闸使转盘转动,在这同时耐心细致地塑造花瓶的形。男孩这次不敢掉以轻心,仔细观摩着老板的动作……

(14)制作要领了然于心之后,男孩自信地把双手固定在转盘边沿,双手放在泥巴表面,轻轻往上提,转盘转起来了,母亲紧张地看着,感觉花瓶的形已经出现了,可就在这时,那团泥巴很不配合地飞了出去,落到了盘子里,功亏一篑。男孩儿泄气地甩了甩手,老板哈哈笑着说∶"这没啥小伙子,还没有哪个顾客是一次做成的呢!"男孩看到母亲沉静的笑容,又把双手放到转盘上。

(15) 不知过了多久,当男孩把一个小巧的花瓶放到母亲面前时,母亲含着泪花喃喃地说∶"谢谢儿子,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

(16)从陶吧出来,男孩认真地看着母亲说∶"妈,我明年再复读一年吧。"母亲晃了晃手里的花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3分)

22.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1)"妈,我没考上,我……"男孩话没说完,眼泪却从眼眶里涌了出来,滴落在沙发上。(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男孩平时很擅长做手工的,他轻视地笑了一下,用劲捏了捏泥巴,可泥巴瞬间粘在了他手上,他放松了手劲轻轻揉搓,却也不起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方面)

23.揣摩"老板问他想做什么,他脱口说想做一个花瓶送给妈妈,母亲有些吃惊脸也有些红"一句中男孩和母亲的心理。(4分)

24.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25.联系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章第⑥自然段中"你其实就是妈妈手中的花瓶"一句所包含的丰富意蕴。(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6.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有了改变的机会"。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

请以"勇气"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