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

上篇文章我们分享了亚述帝国辉煌的后半场,了解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的真实身份。本篇我们沿着时间轴线继续回看两河流域历史,走进亚述的灭亡和最后一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国——新巴比伦帝国的昙花一现。

1.亚述的迅速灭亡——亡国的剧本重复上演

回溯亚述帝国几百年的辉煌历史,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那就是亚述的繁荣与强大,靠的是不断对外征服掠夺回来的巨额财富。可以说帝国大厦的稳固,是建立在一系列军事胜利之上的。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1)

所以同其他军事帝国一样,亚述帝国也遵循着军事帝国特有的命运。当军事实力减弱、军事征服难以为继之时,帝国的也将陷入分崩离析。

随着帝国地方总督势力的不断扩张,以及帝国王室的内讧,亚述帝国实力越来越弱。从阿达德尼腊瑞三世开始,地方高官和大贵族们控制着地方经济和土地,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奴隶制大庄园,各个庄园内的人口均享受着兵役豁免权。

这使得很多不愿意承担沉重兵役的平民,纷纷逃离本来的居住地,或向南逃到迦勒底控制的巴比伦尼亚,或自降身份投靠割据势力的大庄园。亚述国王控制的士兵越来越少。

对于连年征战的亚述帝国来说,兵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是极其致命的,兵源枯竭让帝国严重“营养不良”。一方面地方割据势力强大,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军队,而这些军队拒绝被亚述帝国中央调遣。另一方面帝国内部政治局势不稳,王子们为了王位大打出手,极大削弱了帝国的军事实力。

在高官和贵族一系列的短视行为之下,亚述帝国公民制度的奴隶制社会最终走向了瓦解。以至于当米底人、迦勒底人、西米连人和西徐亚人联合进攻亚述本土时,各地割据势力均无动于衷,坐看王城陷落也不来“勤王”。

公元前630年,阿淑尔巴尼帕的儿子阿淑尔埃台伊拉尼在大太监新顺里西尔的帮助下,软禁父亲并控制了王权。3年后,老国王抑郁而终,效忠他的巴比伦王也在同年去世。

阿淑尔埃台伊拉尼登上王位后,他的弟弟、新任巴比伦王辛沙尔伊什昆起兵夺权。大太监率军讨伐巴比伦,却让自己兵败被杀。辛沙尔伊什昆趁胜率军攻入亚述,杀死了哥哥夺得了王位。

辛沙尔伊什昆离开巴比伦后,巴比伦尼亚南部的迦勒底人很快强大起来,王公那波帕拉萨尔率军入主巴比伦城,驱逐了亚述军队,自封巴比伦王。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2)

在辛沙尔伊什昆夺得亚述王的时候,那波帕拉萨尔也向北攻占了尼普尔、乌鲁克等宗教重镇,完全控制了巴比伦尼亚地区。

公元前612年2月,那波帕拉萨尔率领巴比伦军队开始扩张领土,受到地方割据的影响,亚述军队无力抵挡巴比伦军队的强大攻势,那波帕拉萨尔一路凯歌。

5月他沿着幼发拉底河北上,在旮波里尼城重创亚述军。同年12月,巴比伦军强攻亚述东部阿拉坡哈城,再次打败了亚述大军,掠夺了大量财富、战车和马匹后凯旋而归。

公元前615年,那波帕拉萨尔沿着底格里斯河一路北上,直达亚述都城阿淑尔城。亚述军队拼死作战,终于挡住了巴比伦的攻势。并在塔科瑞特城包围了那波帕拉萨尔。

可惜的是,此时亚述受到了米底人的猛烈进攻,亚述大军不得不放弃围剿巴比伦军,向东抵御米底人。

但是,此时的亚述大军犹如强弩之末,早已抵挡不住米底人的入侵了。公元前614年,米底王夸克萨瑞斯二世攻占了亚述重镇塔尔比苏和宗教首都阿淑尔城,帝国行政首都尼尼微和亚述北部、西部失去了联系。

公元前612年,米底人联合西徐亚人、乌曼曼达人和巴比伦军队,围攻亚述行政首都尼尼微城。各地军阀均持观望态度,坐看首都被围困了3个多月都不出兵。最后联军引来了洪水,将尼尼微城城防淹垮,亚述王辛沙尔伊什昆在战斗中被杀。

亚述王都被占领后,哈兰总督阿淑尔巴里忒二世自称亚述王,在埃及的支持下继续同南方那波帕拉萨尔的巴比伦军作战。

公元前610年,那波帕拉萨尔联合米底人进攻哈兰,亚述和埃及联军被击败,第二年亚述军再次发动攻势企图夺回哈兰,以失败告终。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3)

自此亚述王的称号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之中。之后亚述军队又作为埃及的附属力量存在了5年左右,直到公元前605年,那帕拉萨尔之子尼布甲尼撒率军西征,控制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之后,亚述作为政治实体的历史才彻底终结。

2.新巴比伦帝国——昙花一现的帝国

公元前612年,在亚述王阿淑尔巴尼帕灭亡埃兰王国后的30年,尼尼微城陷落。那波帕拉萨尔在西亚顺势建立起了强大的帝国,在亚述帝国灭亡后继续扮演西亚的霸主,史称“新巴比伦帝国”。

灭亡亚述帝国的过程中,新巴比伦军队对亚述东部、北部各个城市的毁害极其严重,以至于新巴比伦帝国没有能力像亚述帝国那样,重建起当地的城市。这一决策的失误,让新巴比伦帝国在不久后,直接暴露在了东方的强大对手——波斯人的铁蹄之下。

新巴比伦帝国不积极恢复东部和北部城市的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于贫穷落后且当时尚属友好关系的伊朗高原,此时的新巴比伦帝国更想在西方叙利亚地区和地中海获得影响力。

于是,公元前607至前605年,还是王太子的尼布甲尼撒率军西征,在幼发拉底河岸耗费3年的时间,终于重创了库穆赫行省的埃及军队,攻克了西方的桥头堡卡赫美什,让埃及再无力搅动亚洲局势。

公元前605年5月8日,那布帕拉萨尔去世,王太子尼布甲尼撒急驰归国,并在公元前604年继承了王位。

政权稳固后,他立刻率大军西征腓力斯丁城市阿什克隆,将其国王俘虏,并用了3年时间征服了叙利亚各个不屈服的小国。

公元前601年,他企图南下征服埃及,不料被埃及军队击退。公元前599年,新巴比伦大军进入阿拉伯地区大肆掠夺。次年,更是攻占了犹太王国的首都耶路撒冷,将犹太国王和将近万名犹太人押往了巴比伦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4)

这就是《旧约圣经》中记载的著名“巴比伦之囚”事件。之后的几年间,尼布甲尼撒继续巩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据《旧约圣经》记载,公元前589年至587年间,尼布甲尼撒数次攻陷耶路撒冷,强制迁徙了数千人至巴比伦城,将犹太王国变成了新巴比伦的行省。

之后巴比伦围攻腓尼基推罗城达13年之久,将其征服,新巴比伦帝国的势力达到了鼎盛。公元前568年,尼布甲尼撒再次进攻埃及,可惜仍没有达成目标。

尼布甲尼撒南征北战得到了大量财富和人力物力,在巴比伦城内大兴土木建起了雄伟的二重城墙和城门,修葺了宏伟的宫殿。也正是这个原因,后世人们才常常受古希腊作家的影响,将巴比伦王城中王宫花园,当作了亚述尼尼微城中的“空中花园”。

在其统治期间,尼布甲尼撒同伊朗高原上的强国米底王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他一方面娶了米底的公主为妻,保持两国的姻亲关系,另一方面沿着乌拉尔图边界设置了要塞,打消了米底王国对叙利亚地区的意图,稳定了边疆。

公元前585年,米底王国同吕底亚王国之间爆发了“日蚀战争”(两国战争期间出现了日蚀的天文现象,之后米底王请新巴比伦王出来主持大局),巴比伦王亲自调停,为两国划分了领土边界,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等到尼布甲尼撒死后,新巴比伦王国就迅速陷入了混乱。先是他的儿子仅仅在位2年就去世了,他的女婿继位。虽然他女婿能征善战,一度攻入了小亚地区,但他仅在位4年,就去世了。

公元前555年,王位被阿拉美亚贵族布那意德篡夺。这位国王起初还雄心壮志,稳定了叙利亚地区的局势,并攻占了阿拉伯半岛的城市阿顿穆。

但接下来的时光,他就更换了信仰,为了得到阿拉伯军队的支持,对抗日益强大的波斯大军,他对阿拉伯人对月神地崇拜着了迷,驻扎在了阿拉伯绿洲城市台马。

而一住就是8年,不再返回巴比伦城。仿佛完全抛弃了巴比伦人对马尔杜克神的崇拜,放弃了作为国王的宗教义务,这引起了新巴比伦帝国贵族和平民的普遍不满。

这段时间,东部的伊朗高原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波斯国王——居鲁士,他从公元前559年成为了波斯人的王,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征服了曾经的宗主国米底王国和小亚强国吕底亚。

当布那意德利用阿拉伯军队抵御波斯大军不孚众望之时,他作为新巴比伦国王的威望跌入了冰点。公元前539年,波斯大军围攻巴比伦城。在布那意德利的王太子拼死守城之时,新巴比伦帝国内部反对国王的库提总督临阵倒戈,引着波斯人就进入了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帝国仅仅存在了73年就消亡了。

同年8月3日,居鲁士率军浩浩荡荡进入了巴比伦城。他当众宣布,尊重巴比伦的传统,受到了城内居民的隆重欢迎。第二年,波斯王太子被任命为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国成为了波斯王国的一个行省。

在接下来的三百年间,波斯帝国虽然继承了一部分巴比伦传统,延续使用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波斯文字,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还是很快走到了终点。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演化(精读中东史第十二篇)(5)

等到希腊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引领下灭亡了波斯帝国后,希腊文成为了两河流域官方和民间的主要语言,人们逐步忘记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曾经有着辉煌了几千年的古老文字和文明。直到近代时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才在考古学的努力之下重新被世人所知。

好了,绵延数千年之久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历史终于走完了,但和我们想象不同的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作为独立的文明虽然消亡了,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因此消失,楔形文字、宗教崇拜、整治军事传统、科技和艺术都深深影响着中东之后千年的历史。下篇文章,我们就重点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带给人类的巨大财富。这是与您分享的第607篇文章,欢迎您的阅读,下篇文章我们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