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经典曲目(非遗印象南北文化融合的典范)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文化蕴含着城市的精神基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家乡文化的鲜明体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历来是榆林最厚重的底色。这里既传承着灿烂辉煌、弦歌不辍的陕北文脉,又书写出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榆林文化,而榆林小曲便是其中一张耀眼的名片。
这种有别于人们熟知的陕北民歌的艺术形式,伴以丝弦之声的清唱艺术,以其缠绵委婉、优美动听的风格,在漫长的几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深深扎根在榆林城内的群众之中,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起源特点
史上榆林,襟山带水,北瞰河套,南蔽三秦,位居要津。翻开史书,榆林小曲背后的数百年历史也蕴含着塞上的风云变幻。几百年前,榆林是陕北的文化中心,但由于历代羌、胡、突厥等少数民族迁徙频繁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使这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清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移民充边,各地人才的汇聚,促成了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艺术新品种。此后,榆林小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以当地方言演唱并吸收了当地的民歌小调,丰富完善为今天的曲艺品种。
当南方的小调长期与北方苍凉的陕北民歌相互补偿、相互融合,两种不同文化逐渐形成新的曲调曲风,既有南曲的委婉柔和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便形成今天的榆林小曲。可以说,榆林小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由于它“南腔北调”合二而一的独特艺术。
历史传说
关于榆林小曲的来源,还有一则颇为有趣的传说。据说,当年明武宗来榆林,准备西渡黄河时,忽然心血来潮,后悔自己忘了从宫里带些乐人过来。于是立即派人去太原府,征调红极一时的歌女刘杨氏以及她的父亲刘良、丈夫杨腾到偏关头,随驾“走西口”。
他们来到榆林,住在太乙神宫(今凯歌楼),刘杨氏一家人的演艺不能满足武宗皇帝的耳福,伴随武宗皇帝的太监们也亮起了嗓子,争先恐后的取悦皇上。太监嗓音尖声怪气,听起来有点像女人的声音,惹得城内百姓往往驻足聆听,好不热闹。
时间长了一些心灵手巧的匠人们,从杨腾那里学到了制作乐器的手艺,从刘良那里学到了吹拉弹唱的技巧。武宗皇帝离开榆林后,城中百姓根据记忆你一言我一语,酿成了“一般一人演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交替”的榆林小曲的雏形。
文化传承
2006年,榆林小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经过几百年无数艺人口口相传、无数文人雅士参与创作的艺术,也成为榆林文化的标志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音乐史上唯一保存了江南丝竹音乐为主的“活化石”,受到了中外音乐学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如今,作为明清俗曲保留至今的榆林小曲,至今流传在榆林城内的大街小巷之中。每当节日庆典,都会不时回荡起那婉约清丽的民间曲调,让人不知不觉地仿佛置身于江南,沉浸在祥和、温馨的氛围中。正所谓,一曲古乐,听尽塞上乡音。
器乐之间默契配合,既有粗狂豪迈的辽阔之音,又有文雅悠长的柔媚音韵,表演者演奏到兴起时,忽地站起弹奏,酣畅淋漓。明快的节奏牵动着所有人的情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情境,沉浸其中,如梦如醉,于潜移默化间传承文化。
榆林小曲,陕北土地上孕育出的一朵奇葩。它记载和传唱着榆林人的情怀与心声,就像是一股清泉,从塞北的沙漠中流淌而出,也从热情的榆林人心中流淌而出。经冬立春、岁月更替,这一汪“甘泉”,见证了塞上名城的喜怒哀乐,更滋养着榆林人的心灵。
来源:榆林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