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活化石的周口民间艺术(周口有故事漫谈)

映象网讯(记者 金江涛 实习生 丁阳光)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每座城都有自己的“小城故事”。周口,古称“周家口”,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之地。周口每一个街头巷尾,都蕴藏着“周家口”历史过往的点点滴滴。

周口,不单单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还有很多精彩纷呈的“周口故事”,背后更蕴含着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周口元素”。那么,你知道周口到底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记者探寻过往的历史烟云,穿过周口的大街小巷,希冀用笔锋描绘、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周家口”。

被誉为活化石的周口民间艺术(周口有故事漫谈)(1)

一头“农耕牛”耕耘百姓生活 传承文明

北岛曾说,偶尔有一缕阳光漏进来,缓缓移动——那是最古老的时针。对自古以来扎根华夏土地、从土里刨食的老百姓来说,“牛”就是那根拨动农耕历史的“古老时针”,自从牛被驯化后,就成了百姓最亲切的伙伴。

作为中国文化中勤劳的象征,吃苦耐劳的牛,在十二生肖中名列次位,称之为“丑”。清人刘献在《广阳杂记》中,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丑时,是牛开始耕田之时。

有很多农村长大的人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都有一头老牛的身影。一提起牛,就能想起在田野地头上,一头头身形健硕的耕牛任劳任怨地拉犁耙地……大家是否还能记起自己曾经牵绳放牧的那一头牛?

牛是古时人们早期驯化的大型牲畜,为人类的生活贡献肉奶皮革,同时又是农田耕种时的好帮手。为了表示对天地神灵祭祀的诚意,有牛作为祭祀牺牲被称为“太牢”,无牛则是“少牢”。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即使是现在形容一个人厉害也要说“牛”,也许就是因为牛作为早期人类最容易看到的健壮动物,在古代作为很强的劳动力,是人力耕作的多倍,所以人很厉害时就夸赞称“牛”。

中原大地,以耕为本。在进入工业化之前,牛作为农业社会的耕作工具,地位十分重要。元朝农业专家王祯在《农书》中说:“农为牛本,有功于世”。西汉《礼记》记载:“诸侯无故不杀牛”。汉朝时,《汉律》严格规定:“不得屠杀少齿”就是说不可以宰杀青壮地耕牛。隋唐、两宋、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提升,国家对耕牛的保护加大了力度,老弱病残的耕牛也不允许屠宰,只有自然死亡后的耕牛允许百姓食用。

在古代社会,“牛”寄托了周口人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希冀和憧憬。出于向往,民间也为“牛”增添了很多神话色彩,留下了很多动人的美丽故事,如牛郎织女、十二生肖等,作为三川交汇之地的“周家口”也流传下来很多牛的故事。

被誉为活化石的周口民间艺术(周口有故事漫谈)(2)

一头“铁水牛”坐镇三川口岸 播撒传说

现在走过中州路桥头南岸东侧,一高台上放置有“铁水牛”,牛首高高昂起,全身遒劲有力,很有力量、很生动。它就是周家口三川汇聚后的“镇河神牛”。据传,清光绪四年(1878年)曾铸有一尊,被周口当地人称为“吞洪镇潮”的“神牛”,是表明水位涨落、汛期报警的标志。因为它高出堤岸,河水涨至铁牛嘴边时,就有可能决口;铁牛周围水位下降,周口即转危为安。上世纪60年代中期,“神牛”被毁。现在这尊,是1982年重铸的。从古至今,这头“铁水牛”一直守护着周口大地的“万家灯火”,同样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牛”的传说。

周末在沙河桥上,有三三两两卖鱼虾的老渔民,说起周口“铁水牛”的传说是滔滔不绝,亲切地称其为“大铁牛”。相传,上界天河里有一条千年成精的火头鱼看中了周家口沙河这片风水宝地,便占据此地在此称王,要求两岸百姓每月逢初三、初六、初九三天为其进贡全猪全羊,每年七月十三日,还要给它送一少女做新娘。若不满足他的要求,它就下凡作孽、掀翻船只、淹毁庄田。人们为了活命,只好一一照办。“河神娶妻”采用抓阄的手法,如若不想送死,可以掏钱买替身。这次抓阄选到了周家口一周财主家的女儿,周财主不忍女儿受死,便选择卖身丫环“荷花”顶替。荷花的青梅竹马“牛娃”悲痛欲绝,感动了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又找到了牛郎,牛娃在牛郎的帮助下杀死火头鱼,从此荷花和牛娃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在周口的牛行街、荷花路,以及昔日的荷花广场坊间都有零星传说流传,也许寄托了古人对于爱情美好的见证和希冀。

周口老一辈口口相传,时常讲起“铁水牛”的故事。为了惦念神牛的恩惠,镇妖辟怪,兑生铁铸造了一头卧姿态“铁水牛”,铁牛面朝西南,尾冲东北,面相良善。周口的孩子喜欢到铁水牛这里来玩,由于人们长年累月的抚摸,牛头、牛身铮亮,看着更威风。

穿过历史烟云,铁水牛的故事便从周口的三川大地逐渐传开,随着周家口漕运繁盛“南来北往”,周口铁水牛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天下景》一书曾记载:“周口有个铁水牛,亳州有个花戏楼”。除却装饰作用,铁水牛还可以当做沙河水的一个测量器。每年汛期,沙河水都涨,但涨到牛嘴处,便再也不会涨了,周口人便以此来判断每年水势的大小。

还有老人曾说,以前铁水牛嘴里还有颗夜明珠,是个神物,要是铁牛嘴里的夜明珠被水淹没,那就说明周口要发洪水,最后给盗走,引发不少遗憾。逐渐地,周口关于神牛赶走妖怪的故事,神牛控制水位高低的故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也被人们铭记。

“铁水牛”作用自然也被人们言语化成了美丽的传说:因为铁水牛的守卫,每当大水临近铁牛的嘴边,铁牛便会狂饮,水便永远不会漫灌,河堤自然也不会决口。也因此,“铁水牛”成为周口人的骄傲。

和卖鱼虾的老渔民一样,只要是周口人,每当有亲朋好友到周口时,大家总要带着去三川交汇的河边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眼桥头的铁水牛,仔细参观摩挲,再讲讲关于沙河铁水牛的故事,依稀能感受到铁水牛的力量在体内迸发,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被誉为活化石的周口民间艺术(周口有故事漫谈)(3)

一头“珍馐牛”名扬周家渡口 香飘万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铁水牛”已成为周口的地标性建筑,也成了周口人的象征。铁水牛也犹如三川河畔上的波涛一样,几经沉浮。它原坐落于沙、颍、贾鲁三河交汇处,位于沙河北岸老桥上游桥头处。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是当时记载沙河水位涨落、汛期报警的标志。1935年周口沙河桥建成,铁牛从汇流处迁到现址,仍旧作为记载河水涨落的标志。上世纪铁牛被当成“四旧”之物化为铁汁。1982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重建,将原来的铁黄牛改为铁水牛。现在的铁水牛,已成为周口向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周口人的自强、奋进、锐意进取等精神。

据相传,因为“铁水牛”的传说,周家口还留下了“八景四珍”的故事。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周家口牛肉曾经风光无限,名闻大河南北,香飘五湖四海。不仅是往来商贾返乡必带的周家口地方特产,还一度是清廷御用牛肉,被列为老周口“八景四珍”之一。

如若沿着历史的时间轴往前数千年,定将看到周家口渡口上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萦绕在空气中的是酒香、肉香。遥想当时的外地人来到周家口,除了去转转关帝庙等三川美景,还要去看一眼周家口的铁水牛,还可在三川两岸的老街坊买份周家口牛肉吃,顺便捎回家带给亲朋好友……

周家口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美味令人心神向往,带着发扬光大老周口“八景四珍”的使命感,周家口食品公司查访周家渡口三河两岸牛肉老作坊,遍阅老周口特产美食传记古籍,最终挖掘出了“周家口牛肉”百年独传配方及古老制作工艺。后经多次配方试验“三洗六腌九煨”,最终找回了周家口牛肉的原始风味,按照现代化科技将古老的东方美味带到了百姓面前,让人回味无穷。

遥想当年,要实地到周家渡口才能尝到古老的牛肉风味,而现如今,人们足不出户、动动手指,网上购物也可尝到唇齿留香的珍馐美味。不得不说,周家口一口好牛肉,真正品出了时间的味道。这一头“牛”从古至今穿过历史烟云,真正走进了周口的“万家灯火”。

(映象网周口新闻热线:150 3682 6188,投稿邮箱:zhoukou@hnr.cn。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