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城门楼简介(西城典靓从北京的城门说起)
北京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燕国就在这里建起了城墙,从此开创了北京城墙文化的历史。辽代把这里作为陪都,金代修建中都开启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再到元明清三代定都于此。每一个朝代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规制严整、规模宏大的城墙及城门。随着时光的流逝,有些巍峨的城墙和高耸的城门已不复存在,而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城墙、城门或其遗迹,则正在加以保护和修复,供广大中外游客参观游览,同时,也默默地见证着北京建都历史。
宣武门
取“武节是宣”之义
“前三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南大门,宣武门便是其中之一。自清代后叶至民国时期,前三门各门为了配合交通均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各门职能及街区市井风貌不断发生变化。宣武门是北京内城南垣之西门。北京内城南垣,是明永乐初年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时,废元大都南垣,南拓两里重建的城垣。元大都南垣原有三门,左为文明门,右为顺承门,中为丽正门。宣武门是“顺承门”南移重建之门,起初沿用其名。明正统年间,北京重修九门,增建瓮城、闸楼和箭楼,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之义,改称“宣武门”,满清入主后仍沿用。
清代,宣武门是犯人从内城刑部监狱到菜市口刑场受刑的必经之城门,所以多走囚车,人称“死门”。城门外箭楼下西侧有一石碣,上书“后悔迟”。意思是说,犯人到此感叹后悔已经晚了,并以此警示众人。此外,宣武门还曾是北京城的报时地点。明清时代,北京一直沿用“暮鼓晨钟”的制度,用钟鼓向百姓报时。1924年以后,钟鼓报时声不再响起,午时鸣炮取而代之。宣武门瓮城上架有火炮,每日午时鸣炮,放炮一声,声震南城,京城人以此对时,有“宣武午炮”之称。
进入民国以后,前三门城门处的交通流量逐渐加大,瓮城内的拥堵已成问题,由此便开启了宣武门的交通改造和拆除历程。先是在宣武门箭楼城台中央开辟券门,之后又因交通需求将箭楼、瓮城等逐步拆除。
走在如今的宣武门外大街,宽阔的马路南北畅通,车辆川流不息,街两旁楼房耸立。纵观其发展,回味旧时宣外大街旧貌,感慨万千。曾经的城楼早已不在,但始终不可否认的是,经这道城门不断丰富的宣南文化却一直在这里绚烂长存。四大徽班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演出后便留在宣南。北京为他们提供了博采众长的机会,汲取了昆曲、汉剧、皮黄、弋阳腔的优美曲调,移植了姊妹艺术许多优秀剧目,京剧由此诞生。京剧科班和表演艺术家“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以及其他的戏曲团体和艺人,都住在宣南,在这里学艺、演出,共同构成了梨园之乡。
西直门
曾专供皇宫饮水通道
西直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垣之北,原为元大都和义门。明朝初年,改建北平城,为了防御北方元军反扑,营城者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移了5里,废除原有的光熙门和肃清二门,将原有的和义门作为内城西北的城门。
后来,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迁都北平,开始在这里大兴土木,营造宫室和城池。北京城的城门、城墙在原有元代城墙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在元代土坯城墙之外包砌城砖,重新命名城门,取“民兴教化,东至东海,西至西陲”的含意,和义门改称为西直门,与东边的东直门遥遥相对。西直门高大巍峨。据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龙仁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写道:“西直门,系西垣北门,在很多方面与平则门(阜成门)十分相似;但其瓮城较大,几乎呈直角形。无论从哪个方向观看,西直门都是显得气象不凡。”
与其他城门不同,西直门和东直门的瓮城西北、西南两侧都是直角的,而其它城门的瓮城像一轮弯月,是半圆的。但是老百姓仍然管西直门瓮城的城墙叫月墙儿,月墙儿两边的街道也是叫月墙儿街。清代城门虽经多次重修,但基本沿袭明制,又因西直门是专供皇宫里饮水的运输通道,故又有“水门”之称。既为进水之门,当时的水吏曾在西直门瓮城门洞中镶嵌汉白玉一方,石面上没有字,全是天然形成的水纹,这便是为老北京人津津乐道的“西直水纹”。
清朝及民国时期,西直门曾繁华一时,即便是到了解放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这是去往京西的主要通道,热闹非凡。昔日,高大的城门洞敞开胸怀,从早到晚迎来送往那些挑担的、推车的、赶脚的进城贸易,又目送一批批马帮、骆驼队逶迤西行去古北口外贩货。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西直门被拆除。在拆除箭楼时,发现元代箭楼被包于明代箭楼之内,此发现成为当时我国考古重大发现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此修建城市立交桥,该桥是我国第一座三层快慢车分行环岛完全互通式立交桥。1999年3月11日,这座立交桥采用非爆破方式拆除。同年,一座设计更加现代、造型更优美的大型立交桥重新出现在桥的旧址上。
除了如今的立交桥,西直门与铁路也颇有渊源。回望1907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就在这里经停。在如今的西直门立交桥西北角,北京北站又赫然矗立。
阜成门
“梅开送暖”的“煤门”
在老北京,提起煤必然少不了会谈到阜成门。阜成门外的官道是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而京西门头沟蕴藏着丰富煤矿资源,因此,自明清以来,北京城所需的生活用煤都是经由阜成门运进京城。故而阜成门得了“煤门”之名,城门洞中借其谐音,刻有梅花一朵,取“梅开送暖”之意。每当阜成门的驼铃响起时,老百姓们便知道,冬天要来啦!
阜成门,元代为大都城平则门所在地,明、清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修筑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设11座城门,西、东、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间1座为平则门。城门内为通往大内宫殿方向的平则门街,街北侧有西成坊、福田坊、集庆坊及大圣寿万安寺(今妙应寺),街南侧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顺帝又令修筑包括平则门在内的各城门瓮城及护城河吊桥。明代在大都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改11门为9门,其西城垣除北端缩短2.5
公里并取消肃清门,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余基本未动,平则门亦沿袭旧称。
明正统元年(1436)诏修内城9门城楼,至正统四年完工,平则门改成阜成门。“阜成”一词可见《尚书·周官》,书曰:“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按汉代孔安国的解释,“阜成”就是“大成”的意思。可见“阜成门”的名字取义“大的成就”或“成就大业”。修筑城楼、城门、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其规制较元大都城门为高。城楼为三重檐歇式重楼建筑,台座呈梯形状,连同城楼通高35.1米。台座顶面铺设城砖,并与城垣顶面甬道相连,其余箭楼、瓮城及瓮城门城楼的规划均类似西直门。城内道路改称阜成门街,街南侧有巡捕厅等机构。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二十世纪70年代修建环城地下铁路,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阜成门”后来演化为地片名,泛指阜成门桥附近,即阜成门南、北大街,阜成门内、外大街一带。其中,阜成门南、北大街原址为北京内城墙及护城河,而阜内大街则是北京最古老的大街之一,至今已有700年历史。
阜内大街两侧虽然没有辉煌的皇家建筑,但是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路北,从阜成门往东一字排开三座古寺:妙应寺、历代帝王庙和广济寺。北京鲁迅博物馆也坐落在附近,为鲁迅先生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秋夜》一文中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出自这里。
德胜门
遇战事自德胜门出兵
来北京游玩,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必不可错过。从八达岭归来,途经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过马甸桥,雄伟的德胜门箭楼,遥遥在望。中国古代京城一条防卫线,完整地展现在游人面前。
德胜门的名称,是由元大都健德门改变而来。公元1368年,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急忙由健德门逃跑,徐达便把健德门改称德胜门。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北京城时,把大都城的北城墙南移五华里,修了城门和瓮城,将原来的土城墙改砖城墙,名称还叫德胜门。
元顺帝逃到蒙古后,历史上称为北元,曾多次派兵攻打北京。北元衰落后,各草原部落又崛起。明代中叶,土木堡事变,瓦剌首领也先攻至德胜门下。兵部尚书于谦率军出城迎敌,一举击败了号称“铁领元帅”的也先之弟博罗和平章卯那孩。也先三次攻城均未得逞,且伤亡惨重,在城下住了七天后退兵。德胜门在军事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战事自德胜门出兵,取“旗开得胜”之意。明清两朝,每逢出兵打仗,将士们都要从德胜门出发。事实上,将士们出德胜门打仗,有胜也有败。
关于德胜门还有个典故。乾隆四十三年,天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德胜祈雪”。
1915年,为改善交通修建环城铁路,拆掉德胜门瓮城。1921年,德胜门城楼因年久失修、梁柱糟朽,也被拆除。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环城地铁,从德胜门箭楼南侧通过,不妨碍地铁线,德胜门箭楼保存下来。1976年,唐山大地震,德胜门箭楼有一角发现裂痕,为保证行人安全,有关部门决定拆除箭楼,媒体公布这个消息后,很多专家学者呼吁保留德胜门箭楼。有关部门决定,接受专家的建议,保留德胜门箭楼,变拆为修。1979年,国家有关部门宣布对德胜门箭楼重点保护。1980年,国家文物局进一步对德胜门箭楼进行维修。1982年,德胜门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在,德胜门箭楼上常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德胜门箭楼是现在除前门箭楼外,原城墙址剩下的惟一的明朝建筑。如今,游人登上箭楼,往南,可以看到元代运皇粮的码头(积水潭),往北看,一座现代化的“长圆环形”立体交叉桥落成,使东南西北的交通畅通无阻,箭楼北的护城河两岸,修建了汉白玉栏杆,沿河种植了花草树木,成了两岸游人散步的花园。
来源:北京西城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