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大家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李义勇。今天我们聊聊敏感,敏感这个词说起来应该算是中性的特质,但有时候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敏感的人可能更容易有焦虑、抑郁等的不良情绪和社交方面的障碍。

高度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1)

好消息是,心理学研究已经为敏感“正名”。这类人,他们会对气味、声音、味道、痛觉等等非常地敏感,他们很容易共情其他人的感受。比如影视剧里的暴力镜头,身边人的苦难,所见所闻比较容易有代入感等等,事后会因此感觉到乏力;他们在饥肠辘辘的时候会变得十分不安,情绪出现很大波动;而且他们更喜欢独立的空间,不太喜欢待在热闹和刺激过多的地方;具有较高的“惊吓反射”,容易被突然的声音或者偷袭吓到,从而怀疑自己“神经衰弱”,拥有这些特质的人,很可能是高敏感人群。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仅是一种特质,而不是缺点或什么病症,高敏感人群的优势也很明显。他们对于好的感受也会更敏感,比如喜悦、放松,满足等等。他们对大自然的颜色、声音、气息都会有更强地感受。他们拥有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感官体验。此外,他们的共情能力、深入思考的能力,创造力也更强。

高度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2)

那么如果身为高敏感人群,该怎么趋利避害,让自己更舒适一些呢?首先,你要对这个特质有正确的理解和接纳,它只是你的各种感觉神经比较发达而已。不要给自己乱贴标签,比如社恐、神经质、抑郁、焦虑等等。第二点,在生活设置上充分照顾自己,比如留足独处的时间,还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远离一些刺激源,比如避免吵闹的聚会,少看一惊一乍的影视内容,少关注负面新闻等等。

高度敏感人群的生存指南,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3)

第三点,在人际交往方面做出一些主动选择,高敏感人群往往更喜欢与人深度交往。那么一定要学会慧眼识人,只选择值得深入的人深交,像普通朋友,同事,多年未见的同学呀,只停留在表面的日常沟通就可以了。而且对于让你感到不适或者拘谨的对话,可以及时地停止。第四点,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减少思维反刍,减少内耗。高敏感人群往往更容易感到羞耻、内疚、愤怒等情绪,要学会跟这些情绪相处,完全无需自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