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

公元645年2月,历经17年西行取经的玄奘最终顺利回到了东土大唐(长安),这个时候可以说是玄奘一生最为荣耀的时刻。虽然此前在出国之前受到了唐朝政府的拒绝和抗拒,但如今已经从天竺国取得真经的玄奘顺利归来,这对于唐朝政府而言又何不是一种大的影响。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1)

根据史料的描述,玄奘在进入玉门关之后,他归国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不夜长安,所以等他归来长安之日,约有数万人早已在街头驻足等候。大家此行不为其它,主要就是想一渎玄奘圣僧的尊容,在此之前也有位高僧出行过西域以外,不过那早是百年前的魏晋时期了。

在人群队伍的簇拥中,就连唐王李世民也凑了过来,他亲自来迎接玄奘顺利归国,就像吴承恩先生在《西游记》里描述的那般,李世民不但给予了玄奘极高的礼遇,而且还尊称他为“御弟”,由此可见,李世民对玄奘这次归国有多重视。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2)

可这里需要挑明一点,李世民仅仅是对玄奘归国这件事情本身挺重视的,可在他内心当中其实并不希望这样一个“佛教领袖”带着更为深奥的佛法佛经卷土而来,但他这个时候很没办法,毕竟当时中国的佛教徒已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身为唐朝统治者的李世民,他也只能在百万子民面前故作此态。

所以从这里而言,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将玄奘形象的比喻为是“李世民统治人民的招牌”;除此之外,玄奘已经遍访了西域诸国,而且他的足迹你已经踏到了古印度方向,在历朝历代稍微有些励精图治的皇帝眼中,征服异邦扩大疆域都是他们的梦想。所以玄奘这个时候就具备了第二个作用,他貌似可以成为唐朝继续征服西域诸国的一个“使者”。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3)

总而言之,既然玄奘带着满满的佛经佛法完好归来,而且身为佛教的领袖人物,李世民动不得他,那就只能利用他。

不得不承认,在玄奘归国之后的四五年时间里,也正是唐王李世民仅存在世的最后时间,李世民确实很主动地推崇玄奘,让他不但到宫中讲授佛法,而且也将他推崇到了天下各地,让他给那些佛教徒和僧人和尚们授法讲佛。

李世民的行为举动,在很大程度上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后无来者”的作用,这一点不论是玄奘本人,还是当时普天下的所有出家人和信徒都是很感谢的。不幸的是,李世民在公元649年驾崩,随后登基的唐高宗李治,他对玄奘和佛教的看法就有些偏颇了。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4)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以外,我们上边也重复强调了,玄奘是当时佛教的领袖人物,它本身的象征意义是极为浓厚的。虽然玄奘没有政治权力,但这并不意味他就没有作用,所以理智,接下来做了一个很大胆的举动,他将玄奘特意接到了自己的身边,让他在宫中停留居住。

名义上就像这李世民那般,把玄奘接到宫中给自己面前讲授佛法,但实则就是别致的“软禁”,这个时候的玄奘已经步入老年生活,之前他所经历的种种让他在这个时候感受到了疾病和痛楚,即便他在佛学上有很大造诣,可终究脱离不来“他也是肉身凡体”的现实。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5)

除此之外,玄奘每日的工作强度依旧很大,他不但要传颂佛经佛法,而且还要承担起异国佛经的翻译工作,以及本土佛教佛学的编撰和整理工作,当时只要是有关于佛教的一切大小事务,可能都会有玄奘的影子。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年迈身子骨愈发吃不消,只是当时深处宫中,长时间的闭塞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苍白无力感,他只是觉得自己愈发憔悴;就像千年后弘一法师所言的“小病从医,大病从死”一样,刚开始玄奘只是小病缠身,可他却及时得不到救治。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6)

总而言之,玄奘在唐高宗李治的监视和软禁下,真的很不得志,真的特别郁郁寡欢,身为出家之人,最想要的自由却得不到,这让他可如何是好!庞大繁琐的翻译工作仍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玄奘身体的疾病也愈发严重,他开始不断地做噩梦、冒冷汗,似乎有些预兆在慢慢到来……

玄奘死后葬在何处(玄奘晚年疾病缠身遭软禁)(7)

公元664年,玄奘法师不幸摔倒,自此之后便再也没能起来。跌倒后不过五天时间,一代著名高僧三藏法师玄奘就这样卧床圆寂了。听闻玄奘圆寂的消息之后,那几日长安城总是人头攒动,共约有数百里内外的大唐子民不约而同都前来拜别师傅,痛哭流涕,场面好不悲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