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贾艺超

编辑 | 小L

4月24日,快狗打车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快狗打车以6.61亿元的营收,超2238.5万的订单数位居中国内地线上同城物流平台的第三名,市场占有率为3.2%。截至2021年12月31日,快狗打车有2760万注册托运人和520万名注册司机。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的招股书数据中,快狗打车是以5.5%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内地线上同城物流平台的第二名。而最新的招股书数据中,这一数字变为3.2%,位居第三。

作为行业老三,率先冲击IPO本身具有一定的看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绩公开,快狗打车为同城货运市场打开一个数据切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头部玩家的业态、壁垒与走向。

烧钱变方向,重B轻C

类似快狗打车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其诞生在物流行业野蛮生长的年代。彼时,市场上有能力提供多种不同服务的同城物流服务供应商数量有限、市场透明度低、个体司机运力低效,互联网平台试图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组织社会闲散运力,集中解决双方的供需矛盾。

这一模式在O2O浪潮下,从跨城整车到同城货运,各细分领域里创业项目高频出现。尤其是早期互联网经济对传统行业的复制渗透下,国内风投迎来最好的时代,开始在不同细分市场疯狂“造富”。货运行业的数字化浪潮,是偶然,也是必然。

目前来看,同城物流至少也是万亿级的市场。其中,同城物流服务包括按需服务及计划服务。按需服务指在托运订单下达后短时间内提供的同城物流服务;计划服务指响应预先下达订单的同城物流服务,通常具有可预见性。

根据快狗打车招股书数据显示,按交易总额计,按需服务在中国内地同城物流市场的规模,由2017年的3472亿元增至2021年的3960亿元;受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青睐的计划服务的规模,则从2017年的5459亿元增至2021年的9239亿元。

快狗打车的经营数据,也反映出不同市场的业务特征。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快狗打车的营收分别为4.53亿元、5.48亿元、5.30亿元和6.61亿元,毛利分别为1.04亿元、1.73亿元、1.83亿元和2.42亿元,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23%、31.6%、34.6%及36.6%;

2018年至2021年,快狗打车亏损净额分别为10.7亿元、1.8亿元、6.58亿元和8.73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7.84亿元、3.87亿元、1.85亿元和3.11亿元。

据了解,快狗打车的收入主要来自平台服务、企业服务及增值服务。其中,从业务占比来看,以按需服务为主的平台服务,及服务B端的计划服务占大头,以金融、后市场等生态系统构成的增值服务目前转化较低。

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1)

快狗打车业务线 来源:快狗打车招股书

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2)

快狗打车按业务线及地理区域划分的收入明细 来源:快狗打车招股书

同时,从业务占比的趋势来看,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同城货运平台的增长焦虑与竞争焦虑。

过去多年以来,同城货运平台在中国内地的竞争主要集中在C端与小B端。而平台通常的打市场手段就是“烧钱补贴”。

这种方式放在今天依然粗暴有效。2020年6月,滴滴货运的入局便是证明。短短两年时间,其在中国内地的营收规模可以超过行业老二。这既冲击着原有的市场格局,也促进了原有的头部企业加速构建自身壁垒。

而对于这种壁垒的方向,货拉拉、快狗打车们将目标指向B端,甚至是B端的计划性服务。

从数据来看,过去三年,快狗打车中国内地平台服务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36.1%,降低到2021年的31.9%;订单规模也从2019年的近2700万单,降低到2021年的不到2200万单。

可见“钞能力”下,用户忠诚度有限。

而海外市场的业务占比则相对稳定,并与中国内地业务形成较大的反差。可以明显看到,中国内地市场是C端业务为主,海外则以B端业务为主;并且其在香港市场中拥有50.9%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也是B端服务竞争力的体现。企业的烧钱方向,更加向具有高竞争壁垒的B端倾斜。过去的重C轻B,开始逐渐向重B轻C转变。

招股书透露,快狗打车的企业客户包括超市、餐厅、建材供应商、家具零售商、社区团购、电子商务及政府机构。其中,2018至2021年,快狗打车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规模分别为1.6万家、2.1万家、3万家、3.9万家。

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3)

老二变老三,还要亏三年

相比于业务表现,快狗打车最新招股书中所暴露的、最大的行业性问题,是企业的亏损程度。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四年,快狗打车累计亏掉27.8亿元。即便如此大规模的亏损,依然会被新玩家赶超。

事实上,2020年滴滴货运入场便掀起新一轮烧钱大战。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滴滴货运拿到A轮15亿美元融资,货拉拉也完成F轮融资,补充了15亿美元的资金。两家企业都是百亿元级别的对抗,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刚正面,快狗打车只能另辟蹊径。

招股书中,快狗打车也明确表示,虽然其在持续努力筹集资金,但筹集的资金水平不足以与主要竞争对手提供的高额用户奖励竞争。

那么,快狗打车的资金水平究竟如何?

58到家集团的豁免权益、B轮和C轮融资,为快狗打车筹集了大概10亿元的现金流。对于市场预期,其认为,当前现金流规模至少可以满足未来12个月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快狗打车的烧钱方式必须更讲究策略。

而现实情况中,快狗打车的境况可能还要更紧迫。其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其同城物流业务尚处于初期阶段,公司作出大量投资以推动业务增长。考虑到业务投资计划,快狗打车预计至少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仍将继续产生亏损。

事实上,类似快狗打车这样的货运平台,利润来源主要在抽成。

过去几年里,快狗打车的平均抽佣率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中国内地,其平均抽佣率从2018年的5.8%提高到2021年的12.0%。

而对比来看,近三年来,快狗打车的亏损规模在逐年放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2021年的净抽佣率只有2.6%。快狗打车解释道,主要是由于其为平台服务的交易用户提供的奖励大幅增加。

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4)

快狗打车平台服务业务主要经营数据 来源:快狗打车招股书

这也侧面反映了,同城货运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快狗打车为被迫应对而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烧钱增长的策略。

如何改变这种同质化竞争的状态?快狗打车的答案是规模、多元化以及能源替代。

烧钱,即烧城市覆盖、用户规模、客户类型。

同城货运主要服务城市内循环,具备城市的可复制性。模式复制的早期,平台型企业每年的开城数量能达到上百个。这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新玩家带来的冲击,毕竟即使滴滴货运这样的巨头入场,也仅仅是以杭州、成都等个位数的节奏推进,放在整张大网里来看,其带来的冲击有限。

另外,既然利润来自抽佣,那么平台的资金便要烧出有效用户规模才算高效。平台服务业务近10个百分点的补贴,显然是为了留住用户规模。但这只是被动的用户“保卫战”,能让司机挣到更多钱,才是有效规模的基础。

因此,规模的另一个维度就是客户的类型。2019年以前,快狗打车平台服务抽佣占比为100%;2019年开始,快狗打车开始试点会员计划,“抽佣 会员费”两种收入模式并行。这种灵活的选择成为吸引司机的入住手段,也是快狗打车的利润来源。

该模式应用后,2020年度快狗打车平台服务收入中,会员费的收入占比一度达到了40%;而到了2021年度,这一数字则降至20.4%。

快狗打车年利润(老二变老三四年亏27亿)(5)

快狗打车平台服务产生的佣金及会员费用收入明细 来源:快狗打车招股书

对此,快狗打车解释道,2021年起其通过车队运营商战略性吸引获得的新司机在平台注册,且该等司机将自动被指定为优货司机,通过车队运营商注册为优货司机的司机不能同时加入会员计划。

这种转变过程,反映的是平台对运力的组织化运营。运力组织化,显然是基于其客户端类型的变化,即B端用户的激增,从而让平台的收入与司机群体的粘性更稳定。

快狗打车的模式,是同城货运平台从C到B的探索的一个切面。而这种业务模式尚未跑通的初级阶段下,多元化以及新能源车普及降本提效等增利的预期,还需往后调。

“一站式物流”,任重道远

如果同城货运平台到如今还仅仅将自身定位为置身事外的信息平台,靠流量抽佣来变现,那么这个市场可能会陷入流量来回转移的不经济循环。

滴滴货运可以拿15亿美元烧到第二,相信随着美团推出卓鹿平台,短时间内烧钱赶超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各大平台都不得不被动跟进,长时间地将大量经历耗费在低频、非标、临时性需求等信息匹配的流量争夺中。

而快狗打车招股书则透露出另一个信号,其要打造的是“一站式物流”平台。这似乎也类似货拉拉这样的头部企业推“企业版”的逻辑。

一方面,服务B端企业的过程中,通过服务一类企业打通一个行业,逐渐与托运人、司机和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扩大增值服务范围,以加速“飞轮效应”。例如仓储、库存管理、电子商务整合、订单管理、提货包装即跨境运输。

另一方面,行业大整合的趋势下,平台与当地物流公司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服务网络,联合企业共享仓储、运力等核心资源,利用平台技术手段,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

典型的案例便是,快狗打车针对类似“社区团购”这样的新兴业态的网络化布局提供服务,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化特性,帮助新业态起网的过程中构建起服务B端客户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与本土化同城货运企业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沉淀计划性服务的能力。

当然,这种多元化的变现方式,还仅存在于试探摸索阶段。至少从快狗打车海外业务的业务结构中,B端业务的渗透是其稳定地位的基石。比如,其在海外市场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使电子商务商户可以将其店铺与平台连接起来,将其库存存储在快狗打车的订单履行网络中,客户下单时自动生成托运订单,一键完成发货流程。

最后,快狗打车业务构成中,增值服务占比极微。一方面,其在等待新能源车替代的结构性机会;另一方面,则在于如果司机与平台业务之间的粘性不足,这种相关生态的衍生也会变得很随机。

总之,从仅占3.2%市场地位的企业,去看整个细分市场,或许不具备说服力;但从快狗打车的招股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同城货运平台这一业态的切面:大规模亏损何时有解?业务壁垒如何构建?新业务探索何时成熟?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头部玩家们任重道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