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挖好的池塘水质浑浊怎么处理(史上最全的池塘水体浑浊原因)

/ 一 / 池塘水体浑浊的几大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刚挖好的池塘水质浑浊怎么处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刚挖好的池塘水质浑浊怎么处理(史上最全的池塘水体浑浊原因)

刚挖好的池塘水质浑浊怎么处理

/ 一 / 池塘水体浑浊的几大原因

>>>>物理因素

1. 降雨冲刷池塘周围的地面及池塘护坡,带来的含有较多泥沙的径流进入池塘,引发水质浑浊;

2. 新开挖的池塘,池塘底部缺乏有机质,导致池塘养殖水体中缺乏营养元素,藻类生长困难,加上水浅,在风力,增氧机的搅动,容易造成水体浑浊。

3. 增氧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主要是微孔增氧曝气设备,曝气盘的高度太小,导致曝气管距离池塘底泥过近,开动底部曝气增氧机时,容易导致底部物质悬浮,引发池塘水体浑浊。池水过浅,增氧设备的使用导致底部沉淀物的悬浮液容易引发水体浑浊。

4.养殖水体偏瘦,缺肥,藻类严重缺乏,一旦下大雨,由于水体上下层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水体产生较强的密度流,底层的沉淀物随着密度流往上翻,在水中悬浮,很快就会形成泥浆水。

>>>>生物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特别是底层鱼养殖密度过大:多见于生鱼,黄颡鱼等池塘,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生物的搅动导致养殖水体浑浊。

池塘的水体浑浊

/ 二 / 池塘水体浑浊的几大原因

1.透明度差。不利于浮游藻类繁育和光合作用的产生,容易引起对虾缺氧,浑浊水体的的对虾多少有点红脚红尾,这是轻度缺氧的表现。

2.悬浮物质过多,影响鳃丝于水中氧气的交换,不利于鳃的呼吸。且附着在腮丝上的悬浮物,容易刺激鱼虾产生应激反应,引发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时间长了会出现烂鳃,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增大。

3.给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滋生、蔓延和传播带来便利,容易引发病害。

4.池水浑浊必然导致水环境差,浮游生物、有益微生物、还原及氧化菌繁育和种群及数量不平衡、缺乏或不足,有机质、氨氮盐、硫酸盐等在厌氧条件下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甲烷等对鱼类产生危害。

5.容易导致水中各种物质循环和利用受阻,不利于能量物质转换和高产高效。引发其它不明问题的产生。

/ 三 / 改善水体浑浊的方法

1.对新改造的老塘口或新开挖的塘口,放苗前最好等水色稳定后再放苗。此类池塘前期起的水色多是假水,单一藻类过多,水体不稳定,放苗后水色易变,一定要随时观察,及时补肥。

2.出现小白虫(枝角类)的池塘,水易起白浊水,此时一般不用过多地担心,只要停止喂料,等水珠自行消亡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补肥调水。切勿大量补肥,会造成水珠大量繁殖,水色更不易起来。

3.适时确定补水量并保持合理水深,减少池塘补水次数。冬棚的水位不易过低,1.2-1.3米不宜,一来利于水体稳定,二来利于保温。有条件的池塘,可以设一个蓄水池,并定向培育藻类,用于向塘加水。

4.中期注意稳水。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增多,水体并不会缺乏氮元素,而是缺乏碳源,所以定期补充碳源非常重要。合理的碳氮比更有利于水体菌相和藻相的平衡。相反的,我建议中后期不需大量追肥,特别是已经出现泥浆水的情况,补肥已经毫无用处。

5.养殖后期及时降低密度。当后期出现水体浑浊,甚至泥浆水时,说明虾的密度已经过大了,不要太过于强求通过调水来恢复水色,反而及时疏虾,降低对虾密度才是明智之举。

6.谨慎使用聚合铝等化学净水剂。聚合铝等净水剂虽然能起到快速净水的效果,但造成的都是假象,很快就会反弹,治标不治本,如果虾塘水环境的剧烈转变会造成虾体应激,稍不留神就出事。聚合物沉底后会吸附在虾的鳃部影响呼吸,败坏底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黄鳃、黑鳃等问题。

7.可以适当提早投饵。有此养殖户前期不投料,认为是浪费,其实提早投料一来可以驯食,使鱼虾更早上料台,鱼虾的规格也整齐,二来可以使水体更快地趋于稳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