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2)

型号:OPPO HA-1

耳放类型:甲类耳放

DAC:ESS9018Sabre32(32是在右上角的)

频率响应:2Hz-100kHz

耳放功率:70W(工作),0.5W(待机)

输入:XLR平衡、RCA立体声、同轴、光纤、AES/EBU、USB、蓝牙

输出:XLR、RCA、平衡、6.35mm

尺寸:254×80×333mm

重量:5.9kg

价格:¥9799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3)

型号:OPPO PM-2

类型:头戴式平面振膜耳机

阻抗:32欧

灵敏度:102DB

频响:10HZ-50KHZ

价格:¥5399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4)

平衡耳机线(PM-1/PM-2适用):

材质:单晶铜

长度:5米

价格:¥1599

OPPO 的这套系统讨论的人似乎并不是很多,价格自然是很主要的一个方面,虽然OPPO在影音方面颇有建树,但对于烧耳机的朋友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品牌。当然,我并不是要说这套西装效果多么的好,多么的 HIFI,想看这些东西的直接去那些门户网站就可以了,通篇都是溢美之词,我想说的仅仅是我对这套系统的一点个人感受而已。

评价 OPPO 的产品对于我这个一向看不上 VIVO 那些所谓的 HIFI 手机的人来说,难免是有些尴尬的,这个我觉得也没必要否认。只是要重申一下,我到现在也仍然看不上 VIVO,而我看不上 VIVO 的那些东西主要是因为他的扯淡和高价低配,如果 X5MAX 卖到 2000 上下那没什么好说的,但 3K 这个价位显然就不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产品。我知道有的人又要说了“KOL 有奶便是娘”之类的话,我只能说我这篇文章没有拿厂商任何好处,至于信不信就是你们的事了,愿意听我说几句闲言碎语的就看看,觉得枪或者黑的直接右上角点 X 就可以了。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5)

OPPO 这套系统并不是一个令人惊艳的东西,不管外观、声音、还是功能都是如此,尽管在一些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相当到位,但声音处理的还是比较保守的。事实上诸多大厂的前几款产品往往都是比较谨慎的,造型另类声音独特的产品可能会吸引一部分的消费者,但注定是比较小众的。从厂商的一些宣传资料中能够看出 OPPO 这次确实是比较用心的打造这个产品,比如 XMOS ES9018 的构架,可以说是目前比较主流的高端搭配,耳机也是冷门但很先进的平面振膜设计(也可以说是等电动式设计)。虽然堆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好声,但显然出好声的概率要大一些。而且就我的使用感受而言,我觉得这套组合的声音虽不惊艳但称得上不偏不过扎实大气。

先说说 HA1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6)

HA1 的售价接近 1W,这个价位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进阶级选择,但与其他的器材相比,HA1 的定位却显得与众不同。它既不是 MYTEK DSD192 那种偏重解码耳放只是点缀的机器,也不是 SPL 2730 那种只有耳放和前级的机器,而是一款解码和耳放各占一半的一体机(官方的说法是偏重耳放,但在自有解码做音源的情况下,耳放的优势并不明显)。

一体机在市面上也不少见,但往往是那种售价不高的入门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 HA1 售价偏高的原因。那么HA1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与 HA1 价格类似的几款纯解码比如 MYTEK DSD192 相比,HA1 的解码素质并不差,尽管相对中庸的调音让 HA1 听起来不是那么有特点,但拥有独立耳放的 HA1 综合表现是强于 MYTEK 的。

HA1 更像是一个简单全面的一次性解决方案,不需要复杂的界面、解码、前级、耳放,一部机器全部都解决,如果想找一个价格不高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案,那么毫无疑问HA1是很称职的。当然,发烧的意义在于折腾,从这个角度来说,HA1 并不适合那些喜欢折腾的朋友。全能型的机器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一项都不错却每一项都不是最好的,与朋友的卖铁、LYRA1 相比,HA1 的解码素质在某些方面比如延伸和动态上确实要差一点,但差距并不大,而和我手上的 WADIA 25 相比,除了味道上的差异之外,素质上 HA1 还要更高一点。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7)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8)

在这个价位的机器中,HA1 的声音走向与 MYTEK 有些类似,一种较为忠实的回放。相比之下 MYTEK 声音更加绵密一些,而 HA1 则显得润泽大气。这也是专业 DA 与民用产品的普遍区别——声音多少有些干,从 HIFI 的本意高保真来说,这种略偏干的声音无疑是更真实的,但显然就不那么好听。HA1 在较为中性的调音基础上,两端略微收缩,整个频段略微加厚,这种处理手段就形成了 HA1 那温润而不乏细节有动态却并不凌厉的风格,既没有极致的素质也没有浓重的调音,就像是一杯温热的红茶,谈不上好或者不好,但听着很舒服。

HA1 的耳放部分与解码的风格是类似的,但要更厚重一些,但这种厚重并不是糊,而是一种丰满扎实的感觉,官方说耳放部分使用了甲类的设计,实际上 HA1 工作时的发热量确实相当夸张。在解码和耳放的共同作用下,基本上搭配各类耳机都不会有很难听的感觉,但有时候未免会掩盖一些耳机的特点,A2000X 在这套组合下的表现就不让我满意,高频失去了那种通透的感觉。我目前比较喜欢的搭配是 HA1 解码 我的电子管放驱动 ESP950 和 LAMBDA PRO,既保留了静电通透细腻的特点,同时 HA1 解码的染色又让这套系统听起来更加丰满润泽。或者是 WADIA25 HA1 耳放驱动 PM2,在温暖厚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抹美系粗犷大气的味道。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9)

尤其是后者的组合,效果相当好,HA1 毕竟还是一个偏重耳放的设备,它的解码部分也不能说不好,只是没有鲜明的性格,这就造成原配系统听起来比较平淡,我和一些朋友也交流过,他们也有类似的感受,但在使用外接解码器的情况下HA1的表现就不同了。当然这也与 WADIA 25 强烈的个性有关,这套组合对于古典音乐的演绎是比较到位的,开阔大气又不会过于凌厉。

HA1 到底是什么样的定位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0)

对于 HA1 评价的关键在于你把它定位成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只是单纯的一个 PCHIFI 一体机吗?显然不是,支持蓝牙、手机遥控、前级的它完全可以脱离 PC 使用,我更愿意把它看做一个桌面化的音乐中心。打开电脑听听歌没有问题,想接一对多媒体音箱打游戏更没有问题,不想开电脑用手机听听相声更是没有问题,同时它又有着比那些中低端一体机更好的品质和效果,这才是 HA1 存在的价值——一个简单的、优秀的、全套的解决方案。

HA1 的做工用料

HA1 的做工用料大家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比如纽崔克的插接件,镀金的接口等等,可以说我们所要求的东西基本都有。而且 HA1 除了背面是看不到螺丝的,这也体现了 OPPO 工业制造的水平。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1)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2)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3)

当然,外观这个东西是见仁见智的,HA1 的造型比较保守,按键和接口排布也中规中矩,比起 HA2 那一见惊艳的设计,HA1 自然显得平凡了很多。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器有不少人性化的设计,比如 HA1 在设置增益之后音量电位器会自动跳转到最小音量,这是个相当细心且实用的设计,有效防止过大音量损伤耳机和耳朵。而且 HA1 可以选择全部静音和只静音前级输出,音箱耳机两不误。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4)

另外 HA1 提供了一个蓝牙天线,增大了蓝牙的可用距离,对于一个支持蓝牙遥控的机器来说这点相当重要。还有前置的给 IPAD 之类用的 USB 接口,精致且功能齐全的遥控器,可以说 HA1 是一个设计水准很高的产品。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5)

再谈谈 PM2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6)

一般提起 OPPO 台式西装指的都是 HA1 与 PM1 的组合,不过我这次只拿到了 PM2,就简单谈谈这个耳机的感受吧。

PM2 这个耳机是廉价版的 PM1,用料上有所简省但在核心单元和设计上是保持一致的。这个耳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采用了平面振膜的设计,这种设计出现的并不晚,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就有过关于等电动式单元设计的文章,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成本并不普及。从理论上说,等电动式设计与传统的电动式设计相比有很大的优势,相频特性好且没有分割振动,反映到听感上则是定位准确瞬态优秀两端延伸出色,而 PM2 似乎不止于此,又加入了不少黑科技,比如新式的磁路设计之类的,从振膜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平板单元与普通的动圈单元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7)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8)

从听感上来说,PM2 的调音风格与 HA1 是类似的,走的同样是温润细腻的路子。但如果说 HA1 的调音在解码耳放中是一种很大众化的调音,那么同样路数的 PM2 在耳机中却是比较少见的。耳机似乎更强调家族化个性化的调音,虽然全面的 PM2 在各种风格音乐上的表现都不错,在从这一点上说 PM2 的竞争力并不是那么强(听说 PM1 风格鲜明一些)。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19)

PM2 的声音宽松顺滑,这可以说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好处是听起来不会像有些耳机那么有压迫感声音也不会显得很冲,但问题在于对于那些厚重大气的乐曲的演绎就不是那么理想了。比如它的低频,细节、动态、还有量感和质感上的把握可以说都没什么问题,但多少有些不够扎实,下潜不足,尤其是马友友《探戈灵魂》这张碟,PM2 对大提琴的演绎就不是很好,能表现出那种氛围,但显得有些浮,大提琴厚重的质感表现的不太到位。

高频部分也有比较明显的处理的迹象,在爵士乐《粉红豹》中,开头吊镲部分就显得不够脆,没有金属敲击乐器那种犀利通透的感觉,一些钢琴 SOLO 的片段也显得缺乏冲击力。当然这也与 HA1 有一定关系,HA1 的声音也不是那种富有冲击力的。但即使搭配其他系统也能够感觉到,PM2的声音是从容宽松的,那类激烈快速爆发力强的形容词与 PM2 是不沾边的。

它的人声是清新自然的,我很少评价一个耳机人声清新,因为现在这种风格的人声相当少见,现在主流的做法都是把中频弄得暖暖的厚厚的,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很有味道。从 PM2 的高低频表现来看,我猜测 PM2 的人声应该是类似森海的厚实风格,但听起来却完全不是这样。细腻而带一点清甜的味道,比较接近 K701,但又不完全一样,轻松舒展跳脱,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尤其是在听惯了那种温暖厚实的人声之后,PM2 的人声表现可以说让我眼前一亮,对于一些空灵清新的女声来说,PM2 的演绎相当到位。

PM2 是一只不太好评价的耳机,类似价位的耳机往往是各有特点,比如 T1 细腻丰满,HD800 开阔大气,但 PM2 的特点却不那么鲜明,宽松轻柔顺滑的调音风格使它并不适合那些古典类大编制,但一些弦乐小品或爵士流行却很对味。它没有追求那种厚重感或场面感,取而代之是一种小巧精致的演绎方式,就像它的外观一样——精巧细腻。

但以上的这些评价都是基于 HA1 和 PM2 的组合,在换用电子管耳放或 WADIA 解码的情况下声音又有所不同,HA1 略显保守的调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 PM2 的发挥。尽管更换美系解码后的 PM2 仍然没有歌德那种热情猛烈的声音,但在动态表现上却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单从这套组合上来说 PM2 没有太多的优势,但在搭配得当的情况下,PM2 的素质和韵味还是符合它本身的价格定位的。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20)

PM2 与 HA1 的组合带来的是一种平和细腻舒展从容的声音,没有极致的细节或动态,也没有那种威势与霸气,但又确实很耐听,也许 OPPO 就是要追求这种中庸全面的声音。对于器材来说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有些朋友在听了这样的组后之后认为这套系统不行,实际上是对这两款器材认识的不够。如果搭配一些声音比较有个性的音源或耳放就会发现不管是 HA1 还是 PM2,可玩性还是相当高的。所以说,如果你想入手 OPPO 的这套系统退烧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想玩出个性,那么搭配其他的音源或耳放也是可以实现的。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21)

oppoo-lens1评测(全能型选手谈谈)(22)

对器材品鉴的口味不同造成了大家对于器材不同的认识和评价,这也是为何我没有非常细致的去分析这套组合的声音。作为一个经常说退烧心里却一直在发烧的人,HA1 PM2 的组合并不太适合我,尽管从功能上说我很喜欢 HA1,但使用 WADIA解码 HA1 耳放 PM2 的组合显然更对我的胃口。所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耳听为实,不过建议多搭配一些不同的器材,有时候你所听到的未必是器材最好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