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河田方言书(长汀涂坊客话二)

丹溪古镇,将军之乡第二篇涂坊客话词义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长汀河田方言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长汀河田方言书(长汀涂坊客话二)

长汀河田方言书

丹溪古镇,将军之乡。

第二篇涂坊客话词义特点

有些词的含义,在涂坊话中具有特色,与普通话的意义有明显的区别,这种词义在一般字典词中是找不到的。故这些的意义都扩大了。下面举比较突出的词加以说明。

壮、在涂坊话除了与普通话相同“强壮”,“雄壮”的意思以外,还有“肥胖”的意思。如“尔人野壮”(这个人很胖);“壮捏捏呜”(胖呼呼的);又引伸为猪肉肥瘦的“肥”,“壮猪肉”(肥猪肉);又含有助长、助威的意思如“壮胆”。

分、分作为动词分给,分开的意思和普通话相同。在涂坊话中还含有“赠送”之义,如“分糖子得人食”(送糖果给人吃);“钢笔系渠分口格”(钢笔是他赠送给我的)。

鼻、鼻在普通话“鼻”只指“鼻子”一种意思,在涂坊话“鼻”还指“鼻涕”。如“该个大细子鼻流出来列”(那个小孩的鼻涕流出来了)。“鼻”还可以用作动词,相当于“闻”,如“你鼻下子尔朵花有无香?”(你闻一闻这朵花有没有香没有?)。

乳、乳和鼻一样,一词指两种东西。即指“乳房”又指“乳汁”。例如:“右只乳在漏乳”前“乳”指“乳房”后一“乳”指“乳汁”。译成普通话应该这样说“右边的乳房在漏着乳汁”。

烧、烧原本是“燃烧”(动词)意思,在涂坊话还可以当作形容词和名词。作形容词是“热”的意思。“天气热”说“天气烧”,“发热”叫“发烧”。作名词是“柴火”燃料的意思。例如:“上山着柴烧(上山砍柴);“天光冇柴烧嘞”(明天没有柴火了)。

无、“无”本意思是“没有”,涂坊话“无空”就是没有“没有空闲”,但是某些语言环境,“无”不是“没有”而是“此较少”的意思,这是普通话所无的。如:“新米做无饭”若译成普通话说:“新稻米做没有饭”便错了失去原意,应是译成“新产稻米出饭率低”或则“新米出饭量少”。

正、涂坊话“正”可作副词,“刚刚”的意思,如“依正来”(我刚来);“电影正城”(电影刚刚结束);还可以放在动词后面,对动词起一种补充说明作用。如“腌菜干食正来,会会酸”(腌菜干先尝尝看,会酸不会)。“你信写正,后日捱来”(你把信写好,后天我来取)。这种用法是涂坊等客家方言地区方有的。

空、涂坊话“空”可以作动词,有“倾倒”的意思,如“尔牵谷空到该一箩”(这谷箩稻谷倾到那口谷箩里)。又含有“使……空着”之意。如:“空出一眼间来得客人住”(腾出一个房间给客人住)。

食、涂坊话“食”相当于普通话的“吃”,但“食”的使用范围比“吃”大得多,在普通话吃饭、喝茶、吃酒、吸烟、吃乳、分别用了“吃、喝、吸、吃”等词,而在涂坊话用一个“食”字,食饭、食粥、食茶、食烟、食乳。这并不涂坊话没有其他适当相应的动词,而是习惯于统用“食”字。本来粥、茶、酒可以用“啜”,“乳”可用“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少说。“食”兼作名词、动词里古代传统用法,“吃”是以后从“食”分化衍生的字。

种、种作动词:种田、种树,涂坊话和普通话其意义是一致的,但在客家方言中还有“生育”的意义,所以妇女生小孩,涂坊称“种子”、“种女”“种细人子”。这也是“种”字的古义沿用。

供、涂坊客话“供”含“养”之意,而且不论对牲畜喂养,对人供养,都可以用“供”字表示。例如:“供猪”(喂猪);“供四口人”(供养四口人);“供爷娱”(瞻养父母)。而且还有“奉祀”之意,例如:“三牲供养祖宗”(三牲奉祀祖宗)。

唇、“唇”在普通话中指嘴唇,在客话则泛指一切器物的口和边沿。如:涂坊语话叫缸的边缘为“缸唇”,井的边缘叫“井唇”。还有“锅唇”“桌唇”等。

缘、古义有“爬”的意思,“缘木求鱼”的“缘”就是。在现代普通话已经无此用法。但在涂坊客话中仍保留古义用法。如把小孩学学走路叫“缘”,“苍蝇爬,乌蝇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