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哪里(床前明月光中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静夜思》,因为简单上口,通俗易懂,妇孺皆能成诵,是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等等……通俗是通俗,可未必“易懂”。这首诗的后三句基本是白话,很容易看懂,但第一句诗的意思就有待商榷了。若要解释第一句诗,恐怕会出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

“床前明月光”,是指睡觉用的“床”前面吗?有的观点认为:唐代的窗子很小,床腿又很低,月光是照不到床前的。

这个观点虽然乍一看很有说服力,但唐代的窗子却未必很小。唐朝建筑以木为主,多是直棂窗,即以竖格的木条为窗棂,国内的唐代遗建虽然不多见,却可以参考至今尚有许多唐风遗存的日本奈良建筑,也就知道唐代的窗户到底小不小了。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哪里(床前明月光中的)(1)

直棂窗

但是假如李白身在屋中,又如何能“举头望明月”呢,毕竟睡觉的床总不能放在院子里吧。那么透过屋中的窗就不能“举头望明月”了吗?

也不是不能,比如:牢房。为了防止犯人逃脱,所以古代牢房的窗户是很高很小的,犯人如果想在屋内看月光,的确得举头。但寻常住人的房子,应该不会这么设计,因为窗子还要满足方便打开的条件,李白的《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中就有“开窗碧嶂满,拂镜沧江流”的诗句,这就要求窗子的高度与人的身高大概持平,而在这个前提下,想实现“举头望明月”,那得探出头才行。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哪里(床前明月光中的)(2)

如果不是指睡觉用的“床”,又是指什么呢?这就要提到“床”在古代的区别了。床在古代多指坐具,《说文》中讲,“床,安身之坐也”,所以古代有胡床,类似如今的马扎。

但坐具的意思也颇多争议,因为李白在自己的另一首诗《长干行》中也提到了床: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如果按坐具理解,在《长干行》中是说不通的,“绕床”就说明这个床不容易移动,否则就不用绕了。因此《长干行》的床是另一个如今不常见的意思:井栏。

《乐府·淮南王篇》中就有诗: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这首乐府诗是《康熙字典》在解释“床”字的“井栏”之意时,用来做引证的。因此有人就认为李白并非在黑乎乎的房间里“思故乡”,而是在院子里散着步,看到井栏前的月光似是大地上了一层霜,于是抬头看看月亮,低头想想家乡,他们认为这样解释才合乎逻辑。

最早将“床”与井栏联系起来的,是元代的熊忠。在其著作《韵会》中他写道:“唐人谓井栏为银床”,此后明初的《洪武正韵》与清代的《康熙字典》都沿用这一说法。

然而奇怪的是,比熊忠的《韵会》更早的几部韵书《广韵》和《集韵》中却没有此项解释。《广韵》与《集韵》均为北宋的官修韵书,离唐代也更近,为何会将如此重要的一条解释无视掉呢?恐怕宋朝人并不认为“床”有井栏之意。

所谓井栏,又称银床,并非是在井周围竖立起一圈栅栏,而是指井口上凸起于地面的作固井之用的部分,这个“井栏”才是唐朝人所谓的“银床”。

但与李白同处于唐代的李贺有一首《后园凿井歌》的诗中写道: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这里也提到了床,意思却不太一样了,井上的辘轳在“床”上转,这个“床”就不太可能是井栏(银床)了,更像是插辘轳的转轴。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哪里(床前明月光中的)(3)

李贺这首诗并非孤证,古诗中还有很多相似的诗句。譬如:

梁简文帝《双桐生空井》:“还看稚子照,银床系辘轳。”

后蜀花蕊夫人《宫词》:“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

从这两首诗来看,“床”的意思用井栏都不好解释,只能解释为安放辘轳的轴。因此“银床”之称,并非唐代独有,唐代之前即已有之。而所谓“银床”,更应是指辘轳轴,而非井栏。

现在再来看《康熙字典》引证的那句诗:“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以银色物体作辘轳轴,辘轳上缠绕素绠(汲水桶上的绳索),将素绠系上金瓶,摇到井下去打水,在逻辑上是否更顺畅?

另外,从语言学的角度,井栏之说也很难成立。“床前明月光”的“前”是方位介词,只能用在面向性较强的事物前,比如我们可以说“门前”,却很少说“院前”,而是说“院内”。再比如庭院中有一张圆桌,“圆桌旁”很容易理解,但“圆桌前”则会令人费解。

既然“床”没有井栏之意,那《静夜思》中的所谓井边月光之说,也就不成立了。假如“床”解释为井栏,井栏是圆形,如何定义“床前”这个方位?且月光会洒在井栏四周,怎会只有“床前”才有月光?

所以马未都先生认为,“床”诚然不是“井栏”,却应是胡床。将胡床靠墙而放,“床前”一词也就能解释通了。因此,这首诗的诞生也许是这样的:

李白拎了个马扎(胡床),在庭院里思考人生,看着胡床前洒在地上的月光,抬头看天,低头想起了老家,于是,流传千古的《静夜思》诞生了。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的是哪里(床前明月光中的)(4)

胡床示意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