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

在中国服装史上,上衣下裳作为华夏服饰的最基础形制,款式有很多,其中上衣下裙类的襦裙、衫裙、袄裙是女性的最爱,也是最能体现女性柔美风韵的古代套装

古代的襦裙、衫裙和袄裙,色彩斑斓、风格各异,不仅改变了深衣在搭配方面无法避免的单一性,还可以修正体型,更能展现女性优雅的体态和特有的魅力,是历朝历代妇女普遍喜爱的服装搭配。

01 襦、衫、袄的绰约风姿

作为上衣,襦、衫、袄略有不同,一般而言,衫为单层,袄为复层或夹层;襦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但襦多在腰间分裁,并接有一段“腰襕”,这个小心思使女性的腰部线条更加凸显,显得精致而内敛,别有一番风韵

早期的襦一般较短,仅及腰部,故称“腰襦”或“小襦”。中长襦与衫类似,但是衫较为宽松,襦则较为紧身。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

在穿着方式上,襦和衫既可以作为内衣穿,也可以作为外衣穿着。长襦衫穿在裙子的外面,飘逸而潇洒;中短襦衫穿在裙子的外面,秀气而干练;短襦衫穿在裙子的里面,俊俏而文雅。袄因较厚,一般穿在裙子的外面,下摆两侧常有开衩,也有在后面开衩的,厚实而稳重。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

02 裙的千姿百态

裙是从裳演变而来的。古代裙子的款式造型和穿着方式可谓千变万化,营造出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美装形象,也演绎了许多动人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汉代的留仙裙,魏晋的褶裥裙和间色裙,唐代的石榴裙、百鸟裙、晕裥裙、响铃裙,宋代的百褶裙、旋裙、掩裙,明代的月华裙、凤尾裙,都曾经在历史上留下过惊艳、飘逸、妩媚、温婉和浪漫。

齐腰裙、高腰裙、齐胸裙展现的是不同的韵味,拖地长裙、齐地长裙、膝下裙演绎的是多变的风格,百褶裙、千褶裙、马面裙勾勒的是曼妙的风姿。

裙子的造型变化充分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时装流行的特征及其不断演变的轨迹,是古人着装观念变化的晴雨表。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3)

03 襦裙、衫裙、袄裙的历史镜像

历史上,襦、衫、袄与裙子搭配穿着,就形成了古代的经典套装——襦裙、衫裙、袄裙。

1.先秦时期的襦裙

襦裙诞生于先秦时期,是一种古老的套装。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属于战国时期)出土的十余件小玉人,上身穿着窄袖紧身斜襟短上衣,下身配方格几何纹样长裙,是目前所发现的我国有实物考证的最早的襦裙。这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襦裙已经成为我国古代妇女普遍穿着的一种服装形制。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4)

中山王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身穿襦裙的小玉人及复原图

2.汉代的襦裙衫裙

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女子逐渐减少。但是汉代的劳动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方便又漂亮的服饰,汉乐府诗《陌上桑》中的采桑女秦罗敷“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都表明襦裙衫裙是汉代女子的普遍着装。

这个时期的襦裙衫裙样式,上身的襦、衫都非常短,一般只到腰部,多为交领,下裙则特别长,下垂至地。早期袖子较窄,后来袖子逐渐加宽、加长,增加了装饰性。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5)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发现的襦裙实物还原绘本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6)

采桑女秦罗敷

3.魏晋时期的襦裙衫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着装是襦裙衫裙的天下,妇女的衣裙式样新奇而诱人。上装为襦衫,衣身短小细瘦,紧贴身体;领口除交领外,还普遍使用对襟直领,露出较多的脖子和胸部;衣袖要么紧窄,要么宽大,追求夸张的效果,袖口处通常会点缀不同颜色的袖贴;腰间还会围一个类似围裙的“抱腰”,外面再系上丝带。下装为飘逸的长裙,曳地五尺,裙摆飘飘,仙气十足。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7)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8)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9)

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最为流行,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时期古墓壁画像中的女子就穿这种裙子。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0)

丁家闸十六国时期古墓壁画像

4.隋唐五代的襦裙披帛

如果说“仙”是魏晋时期女装最大的特点,那么“艳”无疑就是隋唐五代时期女装的亮点了。尤其是唐代女装,具有强烈、鲜明的个性和开放性,在中国服装史上留下了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笔。

唐代妇女大多上身着襦、袄、衫,或窄瘦或宽松,领子和袖子造型多变,丰富多样;下身束裙子,裙头往往上提至胸部以上,裙幅常常有六幅、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色彩绚烂,火红奔放的石榴裙、明艳亮丽的黄裙、赏心悦目的绿裙,都是唐代女性喜爱的裙色。“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文人墨客对于唐代襦裙装的赞美比比皆是。穿着在襦衫外面的半臂,披搭于肩缠绕于臂的披帛,更是将唐代女装的诗意之美与韵律之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1)

隋代襦裙披帛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2)

唐代齐胸襦裙披帛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3)

唐代坦胸襦裙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4)

唐代半臂襦裙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5)

穿襦裙的唐代妇女(陕西乾县唐朝永泰公主墓壁画)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6)

穿襦裙披帛的南唐妇女(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5.宋代的襦裙衫裙

宋代的女装,可以用“雅”来形容。贵族妇女着装的总体风格趋于保守拘谨,色彩偏于淡雅恬静。

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大袖衫长裙披帛,在宋代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7)

宋代女子上身穿窄袖短衣,即襦、袄、衫、半臂等,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褙子。可能是受到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宋代的衣襟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裙子多在胸以下系带,有六幅、八幅、十二幅,折裥较多,比较流行的有“千褶裙”、“百叠裙”,纹饰丰富。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失优雅庄重之仪。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8)

穿襦裙披帛的宋代女子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19)

山西太原晋祠宋代侍女像

低胸襦裙在宋代也有市场。一些宋代风俗画显示,社会底层妇女的襦裙穿得也挺豪放,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谨小慎微。如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提茶瓶的市井女子,南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中的汲水女子,梁楷《蚕织图卷》中的养蚕、织帛妇女,穿的也都是低胸的上装,露出贴身的内衣。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0)

6.明清的襦裙袄裙

明朝女子的襦裙装既不似唐代那般张扬,也不像宋代那样过于拘谨,她们只是安静、端庄地穿着窄袖或宽袖襦衫和肥瘦适中的带有织花图案的长裙,腰间常有打成蝴蝶结的腰带,腰带的两端长长地垂至膝下。一般在腰带的右侧垂下一串绦带,中间打成八宝结或蝴蝶结。结与结之间穿着玉佩,也有人佩着披帛,总体看来考究但不奢华。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1)

明朝的侍女、丫环等年轻女性穿襦裙时,常爱加一条短小的腰裙,大约是为了干活或活动时不弄脏长裙,有的还加上半臂,不仅让衣服多了几个层次,还在摇曳的动感中添了几分俏皮,显得活泼秀丽。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2)

袄裙是明代女装的一大特色。上袄下裙,是明代女装经久不衰的典型搭配。上袄形制多为两侧开叉,长袖通裁;穿在裙子外面,以膝盖为界限,分为长款和短款;领型有交领、圆领、竖领、方领等多种;袖子多为收袖口的琵琶袖,也有广袖,袖口可有缘边。下裙样式很多,如凤尾裙、百裥裙、鱼鳞裙等。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3)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4)

清朝建立后,汉人男子剃发易服,女子却并无限制,这就是俗称的“男从女不从”,因此汉族女装还是沿袭前代,以袄裙为主。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5)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6)

7.民国时期的袄裙

袄裙在民国时期仍然十分流行,受西方国家女性上装与下装分体设计的影响,袄裙也变得越来越短俏,袄的下沿从膝盖直接来到了胯部以上,成为了单纯的上衣;但是造型还是类似于右襟扣的传统服饰。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7)

民国时期一些青年女学生喜欢上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不施绣纹,也不用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品,称为“文明新装”。

适合齐胸襦裙里面套的衣服(从襦裙衫裙到袄裙)(28)

中国历史上的女装尽管千变万化,但上衣下裙的套装始终存在,并在大部分朝代占据着女装的头把交椅。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修长俏丽的黄金比例使女性的体态显得苗条而有风韵;裙袂翩翩,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之间,东方女性的民族气质也由此得以尽情彰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