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不同的结构特点)
翡翠可以看做是由无数硬玉颗粒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岩石,硬玉的晶体形状为长柱状。至今自然界没有发现硬玉单晶体存在,都是以集合体出现。
翡翠的结构指的是组成翡翠的硬玉颗粒的大小、形状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这三个方面既有区别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下根据结构特点即可以识别是否为翡翠。
翡翠的典型交织结构
翡翠的结构类型较为典型,主要为变晶结构、交代结构和碎裂结构,且以粒柱状变晶结构最为常见,宝石学上常把这种结构现象称为纤维粒状交织结构。
翡翠形成过程中,遭受到长期巨大的挤压力,翡翠中硬玉颗粒呈拉长、碎裂,变形的长柱状晶体,近乎定向排列或交织排列在一起,形成了翡翠的高硬度、强韧性等特点,当翡翠受到剪切作用的影响时,较大颗粒碎裂成细小颗粒:当剪切作用足够强烈时,则发展成摩棱-超糜棱结构,矿物颗粒通常高度亚颗粒化,颗粒极细(d<0.05mm),因而透明度高,致密而细腻。高档翡翠多属于此。
某些翡翠原石可以受压扭结变形
翡翠的结构可以按硬玉粒径粗细进行划分。根据直接测量的颗粒直径的大小,翡翠的结构可以分为5级。
1)粗粒结构(>2mm):颗粒十分明显,粗糙感,水头差,不透明,豆种。
2)中粒结构(2mm~1mm):颗粒可见,如豆种
3)细粒结构(<1mm-0.5mm):颗粒肉眼不明显,放大镜下可见,
4)微粒结构(<0.5mm~0.1mm):颗粒肉眼不能见到,透光性较好。
5)隐晶结构:晶体极小,显微镜下难以看到颗粒,质地细腻,透光性好,多数为玻璃种。
研究表明,组成翡翠的矿物粒度越细、越均匀,翡翠的质地越细腻,光泽度越高,透明度也越好;反之,结晶颗粒越粗、越不均匀,质地就越松散,光泽度越差,透明度也越低。
颗粒越细小的翡翠,经打磨抛光后光滑明亮,润感越强,可显示出强烈的玻璃光泽。而结晶粗大的翡翠,打磨抛光后的成品表面常常不平整,很粗糙,光泽度也较差。一般来说,当矿物粒度<0.15mm,翡翠的光泽度高,质地细润。 当粒度>0.55mm,翡翠的光泽度差,质地粗糙,无润感。
硬玉的粒度大小与翡翠的透明度关系极为密切。透明度较高的品种,如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为0.05-0.15mm。当粒度达0.15-04mm时,翡翠可达半透明。当粒度>0.55mm时,翡翠就不透明了。
翡翠的翠性可见程度也是由硬玉粒度决定的。翠性是硬玉晶体解理面或晶体表面的反光,当硬玉平均粒度<0.15mm,极难观察到翠性:粒度在0.15-0.4mm时,在宝石显微镜下可见翠性;当粒度为0.4-0.55mm时,经验丰富者可见翠性;粒度>0.55mm时,翠性就十分明显了。
透明度高的翡翠经历重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具有纤维状结构或微粒状紧密镶嵌结构:透明度不太好的翡翠品种,经后期地质作用改造不明显,或受到的影响比较轻微,多具有细粒镶嵌结构;而透明度差的豆种翡翠一般未经过后期地质作用的改造,多具有不等粒镶嵌结构、细-中粒的柱状结构等。
具脉状、斑点状和团块状绿色的翡翠样品中,绿色部分的颗粒细,多呈微粒状镶嵌结构和纤维状交织结构。在结构特征相同的条件下,矿物成分较单一的翡翠,质地相对较好。
更多翡翠及其相关知识,点击下方专栏,三代翡翠世家传人项世菊老师给你一场人人都能学会的翡翠课程。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