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四大名著课程(四书精读大学精读)

曲阜彭门创作室编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系”,是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2019年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由山东出版集团、山东画报出版社策划出版。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对儒家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进行了现代性阐释。《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原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南宋朱熹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为之作注。宋代以后直至清末,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也是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思想文化影响巨大。

精读四大名著课程(四书精读大学精读)(1)

传第七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1]忿懥(fèn zhì):发怒的样子。这里可理解为“心烦意乱”“烦躁不安”。

【译文】所说的修身其根本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志,身体内感到稍有烦躁,则不能端正;稍有恐惧,则不能端正;稍有喜好,则不能端正;稍有忧虑,则不能端正。心思不在应在的那里,即使目有所视也如同没有看见,即使声声入耳也如同没有听到,即使吃下(丰盛筵席)也品不出其中滋味。这就是所谓修身首先要端正自己心志的道理。

【今读】在《大学》中,朱熹称谓本章“传之七章,释正心修身”。也就是说,本章的要点在于阐释了“正心”对于修身的重要性。在儒家看来,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即使开始的意念是真实真诚的,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因为诚意是很容易被人的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所支配,往往使人成为情感的奴隶而失去本来的意念。从这个意义来讲,所谓“正心”就是“心”要“正”,心正才能理性地对待世间万物,使自己能够与之和谐相处。所以必须加强心智的磨炼,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言谈举止符合道德的规范。

怎样修炼才能达到正心?那就是本章所及“不忿懥”“不恐惧”“不好乐”“不忧患”。

“内圣外王”,是儒家所极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的法宝。“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达到至善的境界,“外王”就是在前面修身的境界达成后,把这种品德付诸政治实践活动呈现的治国安民的行为。要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首要在于正心,用理智驾驭感情,不偏不倚,不为外在的因素困扰与诱惑,集中精力修养自己的品性。

无论当政者还是从政者,职业道德的根本在于正心。坚持公正,坚守正义,是他们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古人云:“政者,正也。”(《论语·颜渊》)就是在强调为政必须公正。公正的前提必须有正心。先秦古籍记载,官长有的以“正”为名称。如基层官职有“里正”(古代二十五家为里,一说七十二家为里,或百家为里)“党正”(古代五百家为党),宫廷里掌管音乐的官叫做“乐正”,掌管王宫戒令宫禁事务的官叫做“宫正”。《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直到唐代,官职名称“里正”仍在沿用。如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此“里正”就是自春秋时期沿袭下来的基层官职,主要掌管户口和纳税。可见从政官吏的职责就是“正”。

就让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先人的智慧,来启迪我们的人生吧!

精读四大名著课程(四书精读大学精读)(2)

正心修身 篆刻

《大学》正心章列举了“不得其正”的四种情况。

第一,“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此句点明了克制心中烦躁情绪的重要性。一个人情绪不安或怒火太盛,就会破坏内心的平衡与和谐,从而情绪化明显,导致不能冷静地看待问题、把握事情的真相。心境平和很重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感情用事,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有人还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据说林则徐曾把“制怒”的条幅悬挂于厅堂,时时以此来警示自己。

人在情绪的支配下,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轻者出现失策,过激者导致祸端。《孙子兵法·九变》谈到“将有五危”,其中一条就是“忿速,可侮也”。意思是说,将帅性格忿激急于求成,就可能被敌人的侮辱激怒,因而急躁冒进,招致失败。《孙子兵法·谋攻》篇谈到“攻城”时说:“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意思是说,将帅愤怒,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墙攻城,士兵死亡三分之一而城还没有攻克,这是攻城的灾难啊。也有人在关键时刻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从而避免了不良后果。《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

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

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

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

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

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韩信平定齐国,想要做齐王,刘邦非常恼火,破口大骂。但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及时忍住了心中怒火,才没有因自己的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人都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刺激,往往难免情绪激动,发火动怒。但是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激动的情绪放纵,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不计后果地做事,十之八九会后悔。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面对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忍耐,胜不骄,败不馁。要向古代的仁人君子学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雅量,包容乾坤。

第二,“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的情感,无论是谁,面对生老病死,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都难免畏惧。一旦心中产生了恐惧,就会畏惧不前,不知所措,优柔寡断,不能坦然面对、临危不乱。恐惧时的心境同样难以平静,也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所以心中有所恐惧,难以从容不迫,故而“不得其正”。

《世说新语·雅量·二十八》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邃,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通“旺”),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同“悦”),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既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谢太傅即是东晋人谢安,他是一位政治家,更是历史上著名人物。他逗留于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时,与孙绰、王羲之等人到海上泛舟。突然间风起浪涌,孙绰、王羲之等人哪见过这等场面,十分惊恐,皆嚷嚷着要立即回还。谢安不但没有恐惧,反而意气风发,只顾大声吟唱诗歌而不予理会。掌舵人看到谢安如此神情自若、从容自得,便一直向大海深处驶去。不一会,浪涛更加凶猛,大浪袭来,吓得众人惊慌失措,大喊大叫,乱作一团不肯坐下。谢安沉着冷静地告诉大家:如此乱动,我们大家就会葬身大海!听到谢安这样说,大家马上回到各自的位置坐下。有着如此的胆识与雅量,足以看出谢安具有安邦定国的本领。

这个故事说明了修身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便会临危不惧,临危不乱。谢安与孙绰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谢安沉着冷静,遇事不乱,固然有其性格所致,但心中无所畏惧,才使他能够坦然对待危机。而孙绰、王羲之等则相反,这就是“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

第三,“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古人总结了一条经验,或者说是警示名言:玩物丧志。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着特殊的偏爱,或者过分沉醉于某种喜好之中,很容易对待事物不能保持中正之心。钟情于一种事物往往会带有偏见,被情感所左右就不能客观分析与把握其真相。智者曾说:壁立万仞,无欲则刚。特别是一个人有着自己私欲的喜好,他人就可趁此而入,导致自己无法自拔。爱财之人看到金子就会两眼放光,好色之徒见到美女就会想入非非,附庸风雅之人看到古玩字画就会拔不动腿。面对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现实,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不可胜数,唯有保持一颗中正之心,才不会误入歧途。

《尚书·五子之歌》其二有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此篇大概是说:“禹王曾经这样教诲我们,在宫廷之内不要迷恋女色,在外面不可沉迷于游猎翱翔。贪恋酒杯和喜欢靡靡之音,喜好高大的建筑而又奢华雕饰宫墙。这些只要偏好于其中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供自己宴饮作乐,结果二世而亡。汉刘邦当年攻入咸阳,也曾想贪图享受迷恋宫室,在樊哙、张良的劝阻下才保持住清醒的头脑,最终完成了大业。唐玄宗过度沉迷于歌舞,宠爱杨玉环,懈怠国政,导致“安史之乱”,致使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康乐公谢灵运任性妄为,逍遥放纵,生活讲究奢华,行为多有不逊,终遭谗言被处斩。

无数前人的教训告诉我们,欲壑难填,贪欲就像是人性的鸦片,你吸食的时候飘飘欲仙,完全忘记了它的危害,当你上瘾无法自拔时,却为时已晚。我们每个人也明白嗜好会带来过失,却总也逃脱不掉。人生不过百年,如果不自我克制,纵情享乐,往往会乐极生悲。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一颗纯正之心。一个人只有内心端正,才能不执著于外物侵染,虽处于物欲横流的环境,也可以持盈保泰,释然安生。

第四,“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里的“忧患”,是指患得患失,并非人们常说的“忧患意识”。人处世间,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故而人们常言“此事古难全”。得失本是人间常理,但有些人却杞人忧天,瞻前顾后,成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长戚戚”的大概就是指这种人。这种人处处计较,时时盘算,心灵得不到释然,也就无法保持内心的端正,终日在得与失的罗网里蝇营狗苟。

前秦苻朗《苻子》一书曾讲过一个故事,录于严可均《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二:

夏王使羿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夏王曰:“口人闻子之言,始得无欲之道。”(《御览》七百四十五)

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后羿是一位实力超群的神箭手,但即便是平常百发百中的他,在得失面前也会发挥失常。可见患得患失,必然导致身心不宁,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菜根谭》里有名言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对事对物,尤其是功名利禄,得之我幸,失之随缘。对于所拥有的,珍惜知足;对于失去的,淡泊无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与失,福与祸都是相依相成的。

总之,所谓“正心”,是告诉我们,对待外物应该豁达淡泊,去掉一切私心杂念,摒弃一切外来的诱惑和干扰,也不要受自己情绪的影响。做到超然物外,始终保持一颗不偏不倚的公正心态。

本章最后给我们指明了“正心”的途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是一种大意境。按常规道理,无论是读书还是做事都需要专注,心不在焉,必定事倍功半。但读书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一心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就有了功利性,就不可能得到“正其心”的结果。所以,这里的所谓“心不在焉”,是为心中没有功利性,不在乎功名利禄,一心只是为了求知求真而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心境。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写出千古绝唱之《史记》,就在于他能够不为身残所扰,不为功名所困,一心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历史的大任,后来竟然达到忘我的境界。如果一心专注富贵名禄,就不会有“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记》诞生。

克己修身要不受外界的影响,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才能专心专注,才能正心执中。荀子曾言:“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孟子·告子上》给我们讲了这样一则故事: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弈秋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棋手,他同时教授两名弟子,一人全神贯注专心听讲,不为外界所动;一人却心神分离胡思乱想,一心想着有大雁飞来,好练练自己的射箭本领。后者就没有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结果自然是不如前者的棋艺好。

精读四大名著课程(四书精读大学精读)(3)

王安石误食鱼饵 吴泽浩·绘

“食而不知其味”也是讲的同样的道理。当食欲霸占了你的心身,成天想着吃吃喝喝、研究美食,你是不会专注于修身的。史上传说王安石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至于吃的是什么,他从不关心。他无论什么样的聚会筵席只吃靠近自己的那盘菜,不是他品尝不出味道,而是他不专注或者不计较美味。最能体现王安石“食而不知其味”真谛的,是邵博《闻见前录》卷二所载:

仁宗皇帝朝,王安石为知制诰。一日,赏花钓鱼宴,内侍各以金楪盛钓饵药置几上,安石食之尽。明日,帝谓宰辅曰:“王安石诈人也。使误食钓饵,一粒则止矣;食之尽,不情也。”帝不乐之。

能够达到王安石境界的世间少有,只有心身专注自己的事业人,才能无意识地做到“食而不知其味”,就连仁宗皇帝都难以理解。


编辑:彭门创作室媒体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