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为何有沙漠(如果实施藏水入疆)
小本认为,不计代价地实施藏水入疆,塔里木盆地会有局部改观,但不可持续,成为第二个天府之国是梦想,埃及的“新河谷计划”失败就是活生生的典型。
先看看塔里木盆地的概况: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处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南北最宽处520千米,东西最长处1400千米,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
塔里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缘,水向东流;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注入台特马湖,全长2179公里,其中干流长约1100公里,流域覆盖范围达102万平方公里。
塔里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更是中国经济大开发的盲区,确实有开发与治理的战略需要。
编辑
再来看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小本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典型的大陆腹地的温带沙漠,具体的成因有些复杂。
其一,塔里木盆地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的,这里距海洋非常遥远,又有几重较高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很难通过长途跋涉达到这里,也就是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属非季风区;具体来讲,东面的太平洋水汽到不了,南面的青藏高原又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面的阿尔泰山、天山山脉阻挡了北冰洋水汽,西面的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又阻挡了大西洋的水汽;由于降水少,形成了内陆型沙漠,这与中亚、外蒙一带的沙漠的成因雷同。
编辑
其二,山脉的背风坡区域常有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这里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水汽,绝大部分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雨水,而降落到迎风坡,而越过背风坡后产生了下沉气流,温度升高,湿度下降,产生干热风,既使有水蒸汽也很难形成有效降水,最终形成了沙漠地貌;具体来讲,受帕米尔高原的阻挡,西风环流以及由于青藏高原阻挡而形成的西风带北支流,翻过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之后形成焚风效应,由于水汽难以升腾,无法形成有效降水。
编辑
其三,塔里木盆地三面被高山环绕,没有海洋水汽进入,而从东北面进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却使这一带更加干旱。
编辑
其四,塔里木盆地离海洋太远,又是处于青藏高原的侧面,巨型抽风机效应影响不了塔里木盆地,不会从海洋带来水汽(处于非季风区)。
其五,塔里木盆地日照强,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升(多为50毫升以下),蒸发量却达2000~3000毫升,严重不匹配。
其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还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战争、火灾等因素,破坏了地表,引发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丧失了土地生产力,最后形成荒漠或沙漠,楼兰古国、罗布泊的消失,应该是教训。
编辑
其七,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或生态环境(降水少)的进一步恶化,还和沙漠的比热容有关,也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太大,昼夜温差更大,白天气温高呈低压气流集中却没水汽,夜晚气温低呈高压气流散向四周,最终的雨水还是降到了周边的山脉上(这些高大的山脉,既阻挡外来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还剥削塔克拉玛干沙漠蒸发的水汽)。
我们再说埃及“新河谷计划”失败的原因:
众所周知,埃及的“新河谷计划”野心勃勃,是好几代埃及人的梦想,动静很大,但也失败了,既有耗资大的原因,也有泥罗河属于国际河流,过度引水会引起国际纠纷有关;小本认为,真正的关键,还是沙漠有其特定的形成因素,改变不了这一“因素”,沙漠迟早还是沙漠!
编辑
编辑
谈谈藏水入疆老版本“红旗河工程”的难处: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如果花4万亿,启动“红旗河”工程,将会促进大西北的开发,让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变绿,增加的耕地能改变农产品进口局面,把塔里木盆地变为中国第二个天府之国。
其实,串联N条河道,绕了一大圈的“红旗河”工程仅在理论上成立,如果要实施,会面临与邻国的纠纷,复杂的地质构造,庞大的工程与天文数字的花销,落差变化形成的高额输水费用(单价),千里明渠的蒸发浪费(损耗),地质灾害形成的节点性断网(流)。。。
再者,除了输水成本造成的不可持续性,还因为人工修建大量水利工程、远程输水,还会打破生态平衡,这一生态灾难也不可忽视。
一句话,“红旗河”工程很美,很诱人,但只是梦想,只能止步于纸上方案!
说说“藏水入疆”实用版“红旗河工程”:
小本认为,真正实用的“红旗河”工程,不是千里迢迢,不是一步到位,不是理论规划,更不是不计成本(造价成本与输水成本),也不是不考虑地质灾害断网,而是更现实地优先开发青海柴木盆地或甘肃河西走廊,将两者打造成最终开发(绿化)塔里木盆地的前进基地;或者是利用管道深埋技术,直接通过藏北向塔里木盆地少量输水。
方案一:就是将通天河的110亿立方米年径流量截流一半,通过隧道(约120公里)或虹汲(约700~1000米落差),每年输送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进入柴达木盆地,一方面促进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另一方面可以改善柴达木盆地的水气循环(非季风区、内流区);长此以往,部分柴达木盆地的水汽会通过阿尔金山的隘口流向塔里木盆地,或者在阿尔金山脉形成冰雪,最终为塔里木盆地所用(借鉴秘鲁对安第斯山脉冰雪的利用方式),也可以利用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地势差(约1000米)铺设管道进行人工干预。。。
小本认为,原有老款的红旗河工程绕道河西走廊输水成本高、浪费严重、争议大、耗费大,而通过柴木盆地的新版红旗河工程,尽量利用地势差、利用水汽循环来进行原始输送、利用柴达木盆地这一前进基地循序渐进,更现实、更自然、更实惠。
大自然才是天然的廉价的搬运工,借用水汽循环、借道柴达木盆地也是可以实现藏水入疆的!
方案二:藏水入疆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相结合,加大西线南水北调的力度,在黄河上游大建水库,再引水进河西走廊,大力开发河西走廊,形成生态基地,同样期望这一生态前进基地会少量向新疆沙漠渗透水汽,扭转塔里木盆地水汽净逸出的局面。
方案三:藏水入疆,即红旗河工程,既存在成本问题,也会有国际纠纷,但仅将雅鲁藏布江的水小规模(管道深埋模式,防止冰冻)通过藏北输往塔里木盆地,还是可取的,仍然是弥补塔里盆地的水汽净逸出量。
聊聊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的其他事项:
其一,塔里木盆地南面与西面的高大山脉(昆仑山脉),既阻挡外来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还剥削塔克拉玛干沙漠蒸发的水汽,我们除了被动利用正面的雨水、冰雪水,还可借鉴秘鲁的经验,通过隧道工程,将山脉背面的冰雪水、雨水也引入塔里木盆地。
其二,塔里木盆地有多达8万亿吨的地下水,可以在“局部适度”的开采,改良局部水汽循环(大气环流)。
其三,针对蒸发量达2000~3000毫升和沙漠的比热容高导致降水少的问题,可以考虑广铺太阳能发电板,局部水泥硬化,修建大的温室搞(生态)绿化,鼓励搞超级大棚蔬菜基地,甚至是将太阳能发电板高置几米后下面搞绿化。。。
其四,学习借鉴以色列、秘鲁治理沙漠,开发绿洲的经验,除了地膜、滴灌,还要在水汽较浓的地区(生态已改善的局部地区)应用沙漠水雾凝水技术,收集雾水(多少也是肉,要与周边山脉争抢降水)。
其五,充分利用全球气候变暖,降水线北移的时机;这几年,西北方向降水略有增加;塔克拉玛干沙漠,去年夏天的洪水和11月底的大雪都是反常的,但这些降水应适当集中储存,用于改善局部的生态。
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开发前景:
我们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只能实事求是,局部实现气候改良,实现塔里木盆地不再有水汽净溢出,甚至是恢复到“楼兰古国”的状态;但是,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主要成因是客观存在的,这一区域的沙漠没法像毛乌素沙漠一样得到彻底治理,要想实现第二个天府之国,只能是美好的梦想!
当然,我们有新疆建设兵团这一先天优势,有组织,有经验,对塔里木盆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会循序渐进的,会有惊喜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