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

提起圆明园,你会想到什么?

正大光明、九州清晏、大水法、海晏堂、曲院风荷、万方安和......

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或是那一片片令人心痛的断壁残垣吧!

圆明园,曾被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这座“万园之园”不仅有令人惊叹的雄威建筑,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文物,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对其赞誉有加,称之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1860年10月,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洗劫并付之一炬。在很多人眼里,圆明园现在只剩下残垣断壁,其实不然。随着圆明园考古工作不断推进,大量深埋地下百年的珍贵文物出土,一步步揭开万园之园神秘的面纱。

圆明园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仅瓷器碎片就高达10万片。近期,圆明园启动“修复1860”,持续修复圆明园出土的文物。第一批文物修复工作,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王勉老师带领修复团队,用双手复原文明的烙印,用“匠心”演绎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再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曾经断流的部分。

△由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网出品的《修复1860,让破碎的文物“活”起来》,揭秘了圆明园“修复1860”第一批文物修复中的文物故事和修复细节。

第一批修复的6件文物涵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多个历史时期,最久远的有三百多年历史。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1)

1件康熙红釉碗

清康熙年间制,2008年出土于圆明圆曲院风荷。器型规整、大气庄重,属御窑精品。使用者为当时的皇帝和皇室成员。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2)

2件青花八宝万福如意瓷砖

出土于圆明圆思永斋。十分讲究,贵重程度甚至超过金砖。据考古发现,目前出土的纹饰、器型相似的青花瓷地砖,仅在圆明园和故宫的三希堂出现过,数量极少。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3)

1件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

出土于圆明园坦坦荡荡,也就是俗称的“金鱼池”,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是皇帝及后妃观赏金鱼最佳处。据推算,这件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有可能就是当时皇上和后妃们赏鱼时的坐的“凳子”。这类器物在圆明园出土的文物中并不多见,绣墩这个品类,目前仅出土这一件。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4)

1件青釉鼻烟壶

2003年出土于圆明园长春园的大宫门和大广场一带。青釉,如冰似玉,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滋润,釉质坚致、细腻,在制作上十分考究,供皇室成员使用。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5)

1件康熙青花龙纹碗

200多件康熙青花龙纹碗瓷器碎片,于2008年在圆明园曲院风荷出土。它是一种花口的形制,描绘的是团龙纹,纹饰非常精美,底部“大清康熙年制”字样,证明了它的皇室身份。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

希望通过我们的修复工作,把圆明园历史上一些瓷器以一个非常健康完美的状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看到,圆明园它并不是只有石刻、废墟、遗址,曾经皇家使用过的器物是那么精美,古代制造工艺是那么高超。我们希望把湮没在历史尘埃中圆明园辉煌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铭记1860年那段历史。

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王勉:

这些碎片,在很多人眼里也仅仅只是文物的碎片,但是在我们眼里,每一片都是宝贝,它们是圆明园盛景的参与者,也是1860那段历史的亲证者。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修复,让这些宝贝能“活”起来。

圆明园出土的瓷器残件大都是清官窑精品瓷器,是专供清朝皇室在举行祭祀、宴飨、朝聘、婚嫁等活动以及赏赐官员的御用瓷器,从选择材料、绘制纹饰、制作工艺,无不精益求精。

圆明园曾经的宝物和下落(圆明园地下埋藏了多少宝贝)(6)

这批瓷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文物修复既要保持文物历史真实性,同时还要体现其美学价值,文物修复专家经过分拣、清理、粘接、补配、找平、做色、绘纹饰、上釉、做效果、拍照归档、形成工作日志及评审等步骤,将破碎的文物修复完好。

圆明园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故事。圆明园启动“修复1860”正是要通过活化文物,讲述历史故事,让大家印象中的圆明园不再是断壁残垣,让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圆明园,一个生动的圆明园,一个辉煌的圆明园。

记者:周佳佳 贾宁

摄像:张力洋 周晓东

后期:周通

编辑:李敏杰

审核:周佳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