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背后到底谁是主谋(他的后代有人成就比他还高)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金国军队攻占宋朝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太上皇宋徽宗、皇帝宋钦宗与三千多名宋朝皇室成员被金国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被宋钦宗任命为兵马大元帅营救京都,可惜应了那句话:“来时好好地,回不去了”,赵构率领队伍到达开封附近的时候,金军已经挟持俘虏北上了。

公元1127年,赵构逃亡临安(今杭州),打着“光复河山”的旗号,建立南宋政权。在“光复河山”的大旗下,岳飞也崭露头角,建立了著名的抗金队伍“岳家军”。正当岳飞准备:“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时刻,却被当时丞相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岳飞的境遇如此悲惨,那么他还有没有后人呢?他的后人过的怎么样?


岳飞先后有两位妻子,妻子刘氏,生子岳云、岳雷;妻子李氏,生子岳霖、岳震、岳霆。

岳云随同岳飞于1142年被杀害。其余的孩子下场如何呢?

通过翻阅资料,发现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

秦桧既杀岳氏父子,其子孙皆徙重湖闽岭,日赈钱米以活其命。绍兴间,有知名士知漳州者,建言:“叛逆之后不应存留,乞绝其所急,使尽残年。”秦得其牍,令劄付岳氏知而已。

通过此文可以得知,岳飞的其余子女被迁徙到岭南一带,生活困顿,还被人落井下石。

岳飞的次子岳雷在此期间,不堪凌辱,含恨死于惠州。后世有《说岳全传》《后传》,岳雷成为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帅才。他继承父亲遗志,与岳飞部将的后代一起率领军队继续抗金,并全歼金兵、为父兄雪冤。可惜呀,这只是文学形象,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据记载,岳雷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岳经,二子岳纬,三子岳纲,四子岳纪,长女岳二娘,次女岳三娘。岳雷这一支后即乏力,逐渐淹没在尘烟之中。


岳飞的第三个儿子:岳霖。1162年,孝宗皇帝为岳飞昭雪时,拉着岳霖的手说: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浚、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

从此可以看出,岳霖已经是岳飞家族的代表,这也为今后子孙开枝散叶埋下了伏笔。

岳霖于1189年,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广州知州,1192年死在广州任上。岳霖有长子岳琮,次子岳珂。岳霖在工作之余,主要把精力放在整理父亲文稿上。可惜文稿未成,岳霖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他临终之时,将这项未竟事业托付给次子岳珂:

“子能成吾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岳珂不负父望,多方奔走,整理编撰成《金佗萃编》二十八卷和《金佗续编》三十卷,成为现存最重要的、最详尽的记录岳飞事迹的史籍。岳霖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把祖父的光辉事迹昭告世人。

如果没有宋孝宗对岳飞进行平反,岳飞会如蔡京、高俅、秦桧等宋朝著名奸臣一样被编入《宋史》的《奸臣传》,被后人唾骂。

如果没有人去搜集、整理岳飞的历史记录并汇编成书,岳飞的光辉事迹只能被无情的历史所淹没。岳飞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大历史形象,那首著名的《满江红》,也将不会被世人传诵。

岳飞之死背后到底谁是主谋(他的后代有人成就比他还高)(1)

岳飞


岳飞的第四个儿子:岳震,父兄遇害时6岁,随同母亲流放岭南。岳飞昭雪后,曾任朝奉大夫、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岳震有6个儿子:长子岳瓒,次子岳琯,三子岳玭,四子岳琚,五子岳踌,六子岳璇。

岳飞的第五个儿子:岳霆,父兄遇害时2岁,随同母亲流放岭南,岳飞昭雪后,曾任修武郎、閤门祗候、奉直大夫。岳霆有3个儿子,长子岳蹯,次子岳与,三子岳琨。


5个儿子叙说完毕,再回头说岳霖一系。岳霖作为岳家后人的代表,他的子孙枝繁叶茂,出了很多厉害人物,尤其是以下两位:

岳钟璜(岳飞二十一世孙),青年时即随堂兄岳钟琪军中效力,参与了征讨青海罗卜藏丹津的战役。后历任四川威茂营参将、副将,福建建宁、江西南赣、云南昭化、昭通诸镇总兵,广西、四川提督,谥“庄恪”。

接下来这一位,可以说是岳飞后裔中,战功最著,功绩堪比岳飞的人,他就是岳钟琪(岳飞二十一世孙)。

岳钟琪(1686年-1754年)

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评定准噶尔部策旺阿拉布坦叛乱之战中,岳钟琪为先锋,进行征讨。他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锋芒毕露,破敌如破竹,势不可挡。仅带600人抚定里塘、巴塘的反叛。后,带4000人奔袭昌都。平叛凯旋后,岳钟琪被授与左都督,四川都督,赐孔雀翎。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岳钟琪以参赞大臣随大将军年羹尧征出征,去平定青海蒙古族和硕部罗卜藏丹津发动的叛乱。在这次平叛中,岳钟琪出师仅十五天,就收复了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全部领土。

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岳钟琪任川陕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同年,岳钟琪领“宁远大将军”印,平定了准葛尔部勾结沙俄发动的叛乱。

岳钟琪此时名满天下,战功卓著。清军入关已有百年,天下太平,“狡兔死,走狗烹”,岳钟琪迎来了战场之外最大的危机。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雍正借口岳钟琪进击准噶尔部不力,以“误国负恩”加以免官拘禁。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在还没有发现岳钟琪罪证的前提下,岳钟琪被议罪“斩立决”。历史真是开了一个大玩笑,“莫须有”的罪名又一次来到岳家人的身上。可能雍正也觉得不好意思,最后法外施恩,改判“斩监候”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继位。乾隆二年(1737年),被关押了5年的岳钟琪被释放。

因为四川西部大小金川等地叛乱再起,1748年,乾隆起用已经回家种田十年的岳钟琪,再次授其为四川提督,赐孔雀翎。

岳钟琪参与大小金川之战,辅助傅恒,平定叛乱。

1754年,在镇压陈琨叛乱的路上,岳钟琪病死于四川资州,时年68岁。乾隆帝手谕褒勉,赐谥“襄勤”。

清朝前半程,满汉界限分明、等级森严,中枢权利牢牢的握在满族权贵之手。汉人被拜为大将军,就连满族权贵也要听命于他,仅仅岳钟琪一人。平定青海叛乱中,扩展72万平方公里领土,挥师进藏,把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纳入大清版图。这样的丰功伟绩,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他的祖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