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展现京味文化)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9月23日表决通过《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该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要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展现京味文化,体现京味文化内涵,保护京味文化的独特价值。

据了解,条例中所称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北京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展现京味文化)(1)

人们冒雨来到南锣鼓巷等地参观游览,体验浓浓“京味儿”。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条例提出,北京市传承古都文化,通过公共文化服务展现和阐释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河湖水系、城址遗存等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条例规定要展示京味文化,并加强京味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推广,推进文化典籍、民俗、口述史、民间传说等整理出版和视听化呈现。

此外,条例规定北京市要弘扬红色文化,挖掘重大纪念日、革命历史事件蕴含的红色文化价值,加强红色文化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培育红色文化重点品牌;依托北大红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革命活动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记者邰思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