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一篇社戏课程预习(人教版八年级下社戏课文详解及重难点解读)
警告:作者是百度文库认证教育领域专家通过版权认证,这篇文章通过版权认证并且获得公证处公证证明。文章仅供互相学习,不能转载侵权,已办理全网监测,一旦发现侵权即刻起诉侵权人,要求其承担法律相关责任。
一. 作者简介及题目解读
鲁迅先生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男,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社戏》。
二. 题目解读——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创作
社戏:(宗教、风俗戏艺活动)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用以酬神祈福文化娱乐,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归戏”。课文以“看社戏”为中心事件贯穿全文,刻画人物。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
三. 中心思想
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我”(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课文文体解说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加工,通过对事件的描述,环境的渲染,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特点有三:
(1)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和表现生活。
(2)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
(3)有具体、典型的环境描写。
《社戏》就是一篇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的短篇小说。
四.内容学习
1.本课教学目的了解叙事详略得当的技巧。
2.理清故事情节,能够划分课文的层次。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与看社戏主要情节有何
关系。
4.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识记作者及其相关知识。
5.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人物性格特点只作了解。
06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作者看戏前后的心情变化。
五. 课文主要内容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
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六.创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从作品发表时算起,倒数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 中心思想这篇小说所着重表现的是“我”对都会和农村两种生活情景、两种人情人际关系的不同感受。
结构划分:
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描写“我”在大都会看京戏的描写,展现了那里丑恶的社会景象和庸俗冷漠自私的人情人际关系。城市剧场里喧闹嘈杂,拥挤不堪;名角摆架子,久盼不出,令人失望;胖绅士目中无人,俗不可耐,吁吁喘气,使“我”苦不堪言。“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哩哩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
作者用这段话总结了第一部分描写的内容及内心的感受,最后进一步强调对于都市京剧舞台的告别:从此“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
由此,小说描写的视角是“我”对都市戏园情景气氛及人际关系的厌恶和不满,重点落在“我”的心灵感受及审美评价上:此种环境气氛及人情人际关系不适合于“我”的生存。
小说的第二部分所描写的则是另一种迥然相异的环境气氛及人情人际关系。这里有美的自然环境,有美的生活情趣,有美的人际关系,有美的人情意味。乡下的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情趣,掘蚯蚓钓河虾,饱餐一顿,有迷人的月夜出航,小朋友合烧吃罗汉豆的活动,使“我”无比欢快,心旷神怡。这里的写景叙事绘人,同样聚焦于“我”的心理感受和审美追求:向往热情友好、淳朴温厚的人际关系,憧憬正直无私、美好和谐的人情味和人性美。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作者抨击都市剧场,盛赞农村社戏,所潜心抒发的正是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厌。通过“我”在京都看京戏栅在农村看社戏两种情景、两种感受的对比,表达了“我”对热诫友好、平等和谐的人情人际关系的向往。
七. 句文理解课文生词讲解
l.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2. 讲解生词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歌吹:chuì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àn 漂渺:piāo
miǎo 纠葛:jiū gé 旺相:xiàng 棹着小船:zhào
停了楫: jí 一折戏:zhē 撮着吃:cuō段落大意
八. 段落分析
(本文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 第一部分(1—3段)看戏前:写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第一层(1):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二层(2):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三层(3):平桥村乐土的乐事:钓虾、放牛,为最大乐事──看社戏做铺垫。
2.第二部分(4~30段)看戏中: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4~9):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10~13):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14~21):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22~30):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3.第三部分(3l一49段)看戏后: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九. 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看戏前(第1~3段),写“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社戏的盼望。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
① “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② 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③ 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第二部分:看戏中(第4~30段),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
主要写了:
第一层(第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这一层中作者抓住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
① 第10自然段对少年朋友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② 第11自然段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情入景,描绘出一幅十分优美的“水乡月夜图”,既表现出“我”心情的愉快,又表现出“我”心情的急切,非常传神。
第三层(第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这一层详写在赵庄看戏,按说小伙伴们这样兴师动众,就是想看戏的,但当小伙伴们看到戏后却是这样一种心态:戏不好看。小伙伴们很失望。
第四层(第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这一层主要写了偷罗汉豆。由此,我们知道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
① 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② 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这样写的好处一是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二是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第三部分:看戏后(第31~49段),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这篇文章以去看社戏为线索,写出了一系列的人与事,情和景,充分地突出了“平桥村在我是乐土”的主旨。课文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那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在城镇未曾见到
过,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深情回忆,表达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十.重点问题讲解
1.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 .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C.看社戏前的波折; 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G.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的是:C D E F 略写的是:A B G
2.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3.“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写“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4.“我”看社戏的地点是平桥村。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我为什么称它为乐土?
平桥村: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
因为:(l)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于幽幽南山”了;(2)许多小朋友伴我来游戏,掘蚯蚓,钓虾,放牛;(3)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5.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6.如果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偷豆,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
讨论并归纳:
(1)偷的是自家的豆,请的客是公共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
(2)从六一公公的话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
(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什么盗
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7.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
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2)(一进门)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揖,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的”——表现六一公公好高。
(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8.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令人读来如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非常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
得我们认真学习。
9.朗读课文第11节,(月夜出航)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
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1)我上船时的心情:轻松、愉快(与前文的着急心理形成对比)。
(2)出发时的划船动作及作用:拔、点开、磕、退后、出、架起,这样突出了他们划船技术熟练.(3)多角度描写“我”的见闻感受:
嗅觉: 清香 触觉: 扑面吹来
视觉: 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 歌吹 想象: 戏台、渔火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 烘托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 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10.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不满三十家,都是种田,打鱼的,只有一个杂货店。
11.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呢?
“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来到自由天地欢乐地生活。
12.这一部分与中心情节有什么关系?
“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来到自由天地欢乐地生活。13.这一部分与中心情节有什么关系?
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深化了主题。
14. 为什么又写“六一公公送豆”呢?
这一部分为中心情节的展开作了重要的铺垫,为下一部分的 故事情节叙述做了情节介绍。15.作者既然写社戏,
15.为什么还要写开头“平桥村的情况介绍”部分?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16.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
又为什么要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十一.巩固练习
1.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房屋 D.河岸
正确答案:B 知识点:参照物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
A: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能选“被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正确;
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与房屋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错;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二.为下列句中划线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但在我是 乐 土( )
A.供人游乐的场所 B.快乐自由的地方 C.胜地 D.好玩的地方
3.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
A.冷淡 B.待客态度冷淡而招待不周 C.懒惰、松懈 D.争先恐后
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A.欢腾 B.情绪热烈、积极 C.跳跃 D.争先恐后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
A.自己很悲伤、惆怅 B.自己失掉了
C.听得出神而忘掉了自己 D.若有所失
5.根据语意,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
我们年纪都相仿,________论起行辈来,________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________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我们是朋友,________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________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四.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C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D.这一次船头激水的声音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6.判断正误(正确的加对好号。错误的打错号)。
①《社戏》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被收入《朝花夕拾》,作者
叙述了自己童年看戏的一段经历,表达丁对自己少年时代快乐生活的怀
念。( )
②“船头看戏”一节足以少年朋友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这部分写“社戏”在伞篇中占的分量太少,与标题“社戏”扣得不太紧,
与中心有脱节。( )
③《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村小伙伴诚
挚情谊的眷恋。( )
④《社戏》开头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免念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反映了“我”对封建教育的方式,内容的厌
恶和不满。
练习答案
1.B
2.(1)B (2)B (3)C (4)C
3.但……却……,因为……然而,……即使……而
4.A
5.①× ②× ③√ 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