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该如何办好活动(社团活起来)

编者按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社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具有深远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社团该如何办好活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社团该如何办好活动(社团活起来)

社团该如何办好活动

编者按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社团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具有深远意义。

社团名片

蓝白·映像——创意扎染

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

2018年,宿州市第二中学成立了扎染艺术实践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扎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特色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是指以结扎纤维材料来防染为工艺手段的表现技能,通过纹样系扎和染色工艺表现出颜色的层叠变化。

工作坊以“蓝白·映像”为主题,使用蓝白两色展开系列创作。

教师从设计图稿阶段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他们从生活或大自然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多角度、多手法、多品类地展示在扎染作品中。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提炼出学生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时尚创意设计。作品类型中既有T恤、衬衫等基本款,也有《山水有相逢》《徽韵》等主题性设计,着重表现东方水墨的写意韵味在扎染服装上的创意表达。

学生们将扎染出的图案解构,设计和定位到服装中,使扎染和服装融合到统一的东方意境里,让作品形有限而意无穷。

在作品类型上,既有扎染小型创意作品和大型集体创作,又有学生自行设计的系列扎染服装及扎染衍生设计作品。此外,还围绕徽文化展开主题创作,如《徽韵》《山水有相逢》等。让更多人看到徽文化、关注徽文化、传播徽文化,在感受徽文化魅力的同时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学生感悟

入目的蓝白色使我浮躁的内心渐渐地静了下来,坐在凳子上,左手捧着布,右手中的针线在不断穿梭着,那一刻世界都宁静了下来。每天做不完的事情压得我喘不过气,可是,在那一刻,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心静”。

——工作坊学生 潘雅婷

不到展开布料的最后一刻,连这方染布的制作者,也无法看透作品的成样。可以说这世上绝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扎染作品,所以扎染会给制作者带来永不褪色的新鲜感。这是一种会使人上瘾的艺术。在蓝白的时空里,我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制作出令自己欢喜、令他人愉悦的作品。

——工作坊学生 苏 铭

山的层次通过一针针缝缀的粗细、疏密程度表现,水的波纹通过一层层的折叠和染色的渐变显现,创造出一种身处大自然的意境美。与时俱进,把传统融入现代文化中一直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让扎染与时装结合,把扎染带进时尚,让传统更好地传播。

——工作坊学生 汪素素

风采展

工作坊合影

扎染工作坊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的展厅全貌

教师指导工作坊学生设计服装

社团名片

旧韵新声 薪火相传

巢湖市第三中学巢湖民歌社

巢湖民歌起源于南宋和元朝,是巢湖市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也是江淮地区民歌的代表。

巢湖民歌分为喊秧歌、丫头调薅稻歌、耘田歌、风摆柳、刘姐姐、犟颈红,其中以“喊秧歌”最为著名。“喊秧歌”以歌唱劳动为主,节奏舒展、自由,旋律高亢嘹亮,具有山歌风味。

2006年5月20日,巢湖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初,巢湖市文化局为巢湖市第三中学巢湖民歌基地授牌。巢湖三中依托巢湖民歌社团,弘扬地方文化,传唱巢湖民歌。

因学生对民歌知之甚少,接受并学习民歌不能一步到位。学校在播放巢湖民歌前,不说歌曲名,只是让学生静静感受。在学生们熟悉后,会提出各种疑问,教师以此向学生介绍巢湖的历史文化和巢湖民歌。

《划龙船》让学生在唱的过程中表演划龙船的动作,感受巢湖渔民们在巢湖上赛船的场景。《唱四季》短小精悍,节奏平稳明快,充满欢快热烈积极向上的氛围,学唱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改编歌词,并让部分同学跟着音乐打节拍,增加歌曲的动感。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的优势,定期定时播放巢湖民歌。师生们共同编排歌舞,举办相关比赛,让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感受巢湖民歌的魅力,爱上家乡的民歌。

该校教师表演舞蹈《巢湖好》

教师感悟

传承巢湖民歌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不是说说而已,而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付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巢湖三中校园里,会响彻巢湖民歌,学生们为我们是巢湖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音乐教师 张菊湘

风采展

国家级巢湖民歌传承人李家莲到巢湖市第三中学传授巢湖民歌

社团课堂

□本报记者黄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