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

秋天也是薏米收割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薏米最新鲜了。

薏米是非常容易发霉的食物了,很多人不知道,买回来的薏米,总觉得不好吃,其实不是薏米的过错。

其实分辨薏米是否发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闻。

我每次去超市的时候,都在谷物那一片多逛逛,会多抓几把不同的谷物闻闻,其中霉味最严重的就是薏米了。

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试试,先抓一把大米或者其他的谷物闻,然后再抓一把薏米闻,会很明显的闻到发霉的气味。

不过很可惜,只在一次新超市刚开业的那几天闻到没有霉味的薏米。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1)

新鲜的薏米其实是有淡淡的清香的,我觉得有点类似玉米的香味。

好的薏米煮出胶了,吃起来的口感我也觉得像玉米。

薏米煮出胶真的是蛮好吃的,不过要炖出胶来,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家是夜晚浸泡,白天放在电炖锅里,炖一整天,晚饭刚好吃。

每次炖的不多,晚饭吃这个薏米,就不会吃其他主食了,但是其他的菜还是照旧。基本上秋冬10来天会吃一次。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2)

薏米炖出胶的特别之处是把它的薏米仁脂、薏米仁内脂、薏米多糖都给煮出来了,有很好的防癌抗癌作用,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和气虚 血瘀 热毒 气滞 痰堵有关。

薏米有益气养阴、消痈散结、健脾利水、清热排脓,清利湿热的功效。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体质虚弱,常常都会有很强的癌痛,对生活质量很影响。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3)

现代的研究发现,薏米仁素能控制肿瘤生长,使癌肿缩小或消失,减轻癌肿对组织、器官、神经的压迫,让损伤的神经得到修复。

而薏米仁提取注射液也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对疼痛相关的细胞因子产生影响。

经常食用薏米对化疗后引起的体质虚弱、食欲不振、腹胀、面部浮肿都有好的疗效。

但是注意,一定要炖煮出胶来哦。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4)

我们平时吃薏米大多数都是煮水喝,薏米煮水更多是取它的健脾祛湿,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

只是薏米的祛湿更擅长是脾虚湿盛引起的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数是和茯苓、白术一起用。

而清热更多是清肺热,薏米能排肺痈能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

当然我们日常食用薏米也可以多吃吃炖出胶的薏米粥,口感真的不差哦。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5)

我前段时间因为眩晕住院,虽然很快就出院了,回家后也是很快的查找资料,看看自己接下来的调理要注意的。

在中医上眩晕也是因为情绪异常,痰瘀阻塞或者身体虚弱、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所引起的。

医生给我开的药正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就是祛痰祛湿的。

康复后,我就给自己经常泡茶了,最近常喝的就是薏米和陈皮的搭配。

陈皮化痰祛痰的作用,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哈,忙碌的我们也是很适合吃陈皮的。

两款薏米陈皮的汤饮分享下,材料数量比较随意。用的是新会陈皮,如果是用普通陈皮,量要多些哦。

薏米陈皮茶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6)

薏米和陈皮先浸泡30分钟。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7)

然后加入茶叶,大火煮开,小火煮30分钟就好。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8)

就是当茶喝了。

这个茶健脾去湿,理气化痰,适合胸痹痰阻引起的胸闷、气短、痰多等。

薏米陈皮汤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9)

薏米和陈皮浸泡一夜。电炖锅炖一天,炖出胶质。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10)

加入红糖拌匀调味,完成。

吃的时候可以把陈皮去掉再吃哈,我是为了拍照好看,就特意留着呢。

说到红糖,又忍不住说句,今年经过一年的观察,我终于确定了,市面上很多红糖之所以有药味,是因为存放时间久了。

新鲜制作的红糖是甘蔗的糖甜香味。去年冬天制作的红糖,存放到今年9月份,不仅颜色深了,也有了药味。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11)

薏米陈皮汤,大家可以多放点水炖,我也是图拍照好看,水少放了些。

当然想要省事些的,也可以不炖出胶,只炖煮1小时就可以。

薏米陈皮汤多了红糖,红糖是温胃补脾,活血散瘀的。

这个汤有燥湿祛痰、健脾温胃的作用,适合痰湿中阻、青阳不升的眩晕。

薏米再说两句,想要清利湿热的选择生用,想要健脾止泻的就要炒下用。

薏仁茯苓陈皮代茶饮(两款祛湿化痰薏米陈皮饮)(12)

另外薏米偏凉,还是最好搭配点其他食物一起比较好,当然本身要去热的不用哈。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分享身边朋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