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三个动作图解(站桩中十种必练的功法)

站功一直是传统武术的一个基本功,不管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都要求通过站桩来提高武术水平。

不同的拳种对于桩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内家拳,站桩是通过松静来寻找本劲,让全身的肌肉系统能够共同协调完成某一动作。这种全身协调不同于我们平时的运动习惯,比如打一拳出去,平时我们就是眼睛盯着目标,然后依靠手臂的力量快速击出。而内家拳则不同,当选择一个目标以后,首先是丹田内缩,然后通过脚,腰胯,背,手等等,以丹田的爆发,节节传导,充分调动各个部位的肌肉,共同协作完成。

站桩三个动作图解(站桩中十种必练的功法)(1)

站桩就是练整劲最快最好的方法,目前有很多人都在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但是效果却不一而同,甚至站了二三十年还现在门外的比比皆是。这有很多原因,比如有没有好的师傅给你看桩、自己有没有悟性、有没有下苦功夫等等,但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没有找到好的练习方法。我说说我的心得,就以浑圆桩来说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上下力的练习。通过虚领顶劲。虚领就是头要领起来,好比是空中有一根绳子系着你的头部,把你全身吊在空中。通过放松,让屁股通过地球的引力向下坠,与头形成一个对拉。这样脊柱就能松开,垂直。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胯。因为脚是站立与地面的,地面有一个人体重力的反力,要把这个力消失(当然不是真的消失),就必须要靠松胯开胯。就好比一个喝醉酒的人,你怎么都扶不起,他也站不稳一样,因为他的胯和膝盖是松的。要做到这一点,你得把你的膝盖挑起来,把你的胯关节那里错开。这些都是用你的意念控制才能做到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也很辛苦很累。做到了,上下力就有了,就像小孩子玩的那种塑料糖糖一样的玩具。

第二,前后力的练习。太极阴阳,有前就必定走后。站桩时,你的手臂前屈,向前棚,就必须要有向后的力与之平衡,这就需要我们的腰后靠。就好像平时坐在靠背椅子上靠着一样。

站桩三个动作图解(站桩中十种必练的功法)(2)

第三,左右力的练习。站桩时,我们的双臂和双腿向两侧外棚,想象是两侧有河水像中间挤压,我们的手臂要能抵挡住这种冲击,保持自己的桩形。

第四,内外力的练习。我们的双手双腿向外棚的时候,同时要具备外侧是向外抵抗河水冲击,内侧又要有绳子拉着,不让双臂双腿向外。这是一对矛盾力。

第五,螺旋劲的练习。双脚平行或微内扣站立,膝盖微弯,只要把胯打开了,不管是膝盖向内抱还是向外棚,都能行成脚底到小腿到大腿到腰的一条螺旋。同样的,手臂微微外旋,肘下坠,肩沉下去,五指自然分开,也会有一条手指到手臂到肩再到背的明显的螺旋出现在我们的上身。当我们向外的棚劲越大,这几根螺旋丝就绷得越紧。

第六,杠杆力的练习。以我们的丹田为支点,腰胯和手是杠杆的两端,体会屁股把手压起来的感觉。同理,体会屁股把两只脚撬起来的感觉。

站桩三个动作图解(站桩中十种必练的功法)(3)

第七。摩擦力的练习。当我们的双手旋于空中的时候,会有空气从我们身上吹过。我们要去体会,空气和我们的手臂,身躯,腿脚划过的时候,我们要用皮肤或者汗毛去感觉它的力量和速度,与我们身体的摩擦力的大小。

第八,三角力的练习。站桩看上去一动不动,实际上在不断的做着这种微动。因为这种微动是放松状态下的维持,所以也是很累的,靠的是筋的连接。当手腕前棚时,要想像有皮筋从肩从胯从胸从膝盖从脚板与之拉着,左右两个方向都有好多皮筋拉着手腕肘肩胯等等,你能想像多少都行,越多越好,整劲越浑源越累。

第九,丹田力的练习。丹田是我们胸隔膜以下腹部这一块。站桩的时候,要感觉憋着一泡屎,不停的吸憋着不让出来(哈哈,好像不太文雅,不过这样比较形象,多多谅解)。同时,你还要能想象把地球都能从肛门或者会阴吸到你的肚子里面去。然后一直不放松。

第十,折叠力的练习。当你把脊柱的感觉明显找出来以后,你可以去体悟在如水中以脊柱为中心线,左右旋转身体甩臂划水的感觉。这个时候,两条手臂就好像丝绸一般从后背相连在水中游动。脊柱一转,丝绸拉紧,胸腰折叠就会很明显感觉到。

以上十点是站桩中比较重要的体会,还有一些就不写了。只要能在40分钟,不断的去检查自己这就方面是否都时时具备,慢慢的你的桩功就能有很大的进步,对于太极拳的修练和养生都有相当大的益处。

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站桩三个动作图解(站桩中十种必练的功法)(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